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7 19:46:48瀏覽2374|回應7|推薦29 | |
人性的自私、虛假與不可測是人類社會紛紛擾擾的癥結,幾千年來,科學不斷地進步,但人性卻沒有改善,若有一種科學或技術可以改善人性,那將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所有人與人、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都將因人性的改善而煙消雲散。
另一種寄望則是宗教,在台灣,各宗教蓬勃發展,若宗教家們都發揮了正確的影響力,台灣的人心應該愈趨善良,社會愈加祥和,實際上呢?
說個真實的事:
老余是我的老朋友,相交數十年,彼此的情誼很深,他有個富有的哥哥,是一家電子公司的董事長,老余在私人企業上班,經濟情況尚可。 老余的父母一直與他同住,現在都已老邁,需要24小時全天照護。我與老余夫妻交往幾十年,由他們口中的點點滴滴,我認定老余的兄嫂為人小氣又不孝,例如:兄嫂不只不照顧,也很少探視父母,只與弟弟平均分攤看護的費用,但一分一毫都算得清清楚楚,並沒有因為父母一直由弟、媳照顧,以及自己較富有而多負擔一些,此外,兄嫂對自己公司的員工並不寬厚。當然這些都是由老余夫妻口中所獲得的印象,雖是片面之詞,但我們非泛泛之交,也無利害關係,老余沒有醜化其兄嫂的道理。 世間小氣又不孝之人多的是,但令我訝異的是,老余的兄嫂是「慈濟人」,而且是捐款超過一百萬元的「榮譽董事」!我上網搜尋到「大愛人物誌」專訪他們的影片,看了讓我大吃一驚,好一對慈眉善目,既善待員工,又熱心助人的夫妻,和老余口中的兄嫂完全不同! 如果專訪節目中的老余兄嫂是真實的,那老余就是一個說謊家,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有一方是不堪的。我傾向相信老余,因為至少,老余的父母一直與他們同住、由他們夫妻照顧,這是我親眼目睹的。無論哪一方較真實,人性的難以理解都令我低回不已! 老余兄嫂的「榮譽董事」是以父母的名義捐款而獲聘,有人認為這是替父母做功德,是一種孝心。以父母之名捐款,沽得孝順之名,又釣得「榮董」之譽,一舉兩得,十分划算,但這是孝順嗎? 慈濟為榮董們成立了「榮董聯誼會」,信眾中的企業家夫人成立了「慈友會」,榮董們自己又成立了「靜思生活營聯誼會」,信徒以父母名義捐款亦可獲聘為「榮譽董事」。這些做法與機制讓很多有虛榮心的人都想成為慈濟榮董。 慈濟的「榮譽董事」表面上是給予善心人士的榮譽頭銜,其實是十分商業化與企業化的設計,例如:「一年內捐款一百萬」,約束了捐款的期限,讓慈濟獲得更多捐款,「可以父母的名義捐款」,則不費成本地創造了捐款人「孝順」的名聲,增加了榮董的價值,都是令人讚嘆的好設計!但也因此,榮董之中言行不一的可能不在少數。 捐出一百萬,獲得一個高尚的頭銜以及孝順的美名(若以父母的名義捐款),還可與許多有頭有臉的人定期聯誼,擴大自己的人脈,「榮董」的確是個好「商品」,難怪許多人趨之若鶩,也難怪慈濟事業鴻圖大展! 資本主義與美式民主攀附著人性的弱點發展,所有商品廣告與選舉文宣都依據人性的弱點(如:貪圖私利、愛慕虛榮)來設計,即使有法律規範,不誠實的操作仍然經常得逞,忠厚善良者難與奸巧小人競爭。這世界留給善良人的空間很有限,若連宗教也利用人性的弱點來發展,則不啻摧毀了善良人原已十分狹小的生存空間! 各宗教的宗旨都包含「行善」與「淨化人心」,也就是「改善人性」,是所信仰的佛、神的旨意,如果宗教家不以改善人性為志業,反而利用人性的弱點與缺點來發展自己的宗教事業,如何坦蕩地面對所信奉的佛或神? 慈濟佛教有許多作為令我讚佩,但這真實故事的人物是慈濟人,我沒杜撰,也不替慈濟掩飾,這種事不僅僅發生在慈濟,各宗教都有。 台灣的宗教發展蓬勃,社會風氣卻日益敗壞,雖然我對宗教有許多疑問,但仍期盼宗教家們能引領眾生改善社會風氣,如果這篇文章獲得您的共鳴,也請指教我的另一篇文章 –《請問,宗教大師們》。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