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辨異亦以求同
2012/11/04 17:09:24瀏覽76|回應0|推薦0
錢穆〈略論朱子學之主要精神〉:

蓋求同必有辨異,辨異亦以求同。
而二者之間,則終以求同為要,辨異為次。
先秦如墨,如荀,辨異過於求同,皆不為後世所重。

《呂覽》、《淮南》,集賓客為書,
而主會通和合,其見重乃轉有勝於墨、荀。
而如《易傳》、《中庸》,亦已會通儒、道為言。
濂溪、橫渠著書,多據《易》、《庸》。即二程,亦多會通儒、道。

至如釋氏禪宗,理學家采及其意者亦不少。朱子亦明白提及華嚴。
今人乃據此等處疑理學家亦多出入釋、老,
不知此正理學家長處,非理學家短處。
會通和合,以求共同之一是,始是理學家所用心也。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25575&aid=701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