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08 10:06:13瀏覽1559|回應5|推薦38 | |
關於「嘉南大圳」三首之比較
──究竟該如何評定呢 〈此文已參加「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活動〉 本文參加愛詩網的「大家來讀台灣詩」徵文比賽讀者投票活動; 有意支持泥土此文觀點的網友,歡迎往該網投票http://ipoem.nmtl.gov.tw/files/904-1000-12001-2012.php 「嘉南大圳」是八十年多前完工的建物,在當年是我們台灣先民所見過的最大的工程;就像今天的任何政府,誰會故意地給自己漏氣呢?更何況如果他所曾經犯下的是巨大的疏失或錯誤? 面對這樣的處境,文人作家應該如何自處?個人在這裡就以此次主辦方面提示的入選詩文為例,選擇了三首不同觀點的詩篇,來探討其間的差異,試著深入其問題。 那是 三月三十日余遊烏山頭觀嘉南大圳工事五首選二 三屋大五郎 機器鑿摧縱又橫,砂崩石撼氣難平1。陽春三月晴天日,雷響轟於萬煩聲2。(其三) 移山堰水半空中3,開拓富源誰比工。請見他年業成日,禹王不得獨擅功。(其四) 官田圳 賴惠川 水入田頭漲綠波,三年輪作1慶嘉禾。潺潺不盡先民血,厚澤偏貽2此日多。 觀嘉南大圳有感 蘇東岳 狀似長蛇水路悠1,不知損盡幾靑疇2。嘉南負債如山海3,省識田多疊疊愁。 這三首中的第一首,是對於官方主持的這項工程,順著統治者的宣示,在工程施工期間自然寫就的作品; 第二首與第三首,都應該是水庫完工後的作品;兩者也都是就其所見所思,直書而出的作品。 不過,有趣的,由三首詩本身看,若由專家細究格律,或可作專業品評,對於一般讀者言,他們實在都寫出了自身的感受,但是他們卻各自對於嘉南大圳有著不同的評價;在這樣的情況下,到底作為後人、讀者的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三首詩篇呢──對於外國人言,可能只要說「各自有各自的觀點」,就可算解答,但是對於我們後人言,那樣能讓我們心安麼──這是否對於習於思考、樂於思考的所有讀者,應該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就是在這樣的一個不肯滿足於「瞎子摸象」的認知方式而進行的。 大象究竟長得是什麼樣子,當摸象的人們正好都是瞎子的時候,人們確實只好接受那種認知的方式,但是顯然今天我們應該都已經不是瞎子了,為何還把我們的認知與判斷能力,保持在過去那實在大家都看不見得年代! 為何過去我們看不見,我們不要埋怨上述的三位作家,因為他們當年看得到第一手資料麼?他們如我們今天已擁有判斷問題的能力麼?它們處在怎樣的時代──就日本人言,他們也只能看到官方的宣告,作家並非學工程的,站在現代化機械前面,除了慨歎鬼斧神工與想像官方所宣示的未來成就之外,能做什麼?就我們台灣先民言,日據五十年在教育上不平等,使得我台人在行政上只能做低下的職員,不能作主官,簡直看不到任何完整的原始報表;除了醫生應該較能體會自身同胞的處境外,大家對於自身社會的認知,實在難以充分的提升;可能它們真的最努力地做,也只能做到像那「瞎子摸象」的程度啊! 但是,來到今天,我們的讀者們已經不一樣了,我們可以見到許多重要的資料,簡直可以使所有可能虛假的數據都可以掃開了;舉三例言之: 第一、 如,為設計兼監造人八田與一粉飾的傳記出來了。 我們得以知道了他的「吹牛」習性;我們知道當年在隧道工程上曾經發生過嚴重的災變 ,很顯然八田在開工前沒有給予工人必要的「職前訓練」,所以挖掘隧道時,工人挖到石油卻毫無警惕心,才釀成大災變;而對那當場犧牲五十多人的慘劇,八田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責備工頭,沒有把挖到石油的事即時通報他;還有該書洩漏了八田曾經在奉命裁員過半時,所採取的竟然是「以劣幣驅逐良幣」的政策,說是怕被裁的人沒有出路,所以把部門中優質的員工淘汰 ──真的不是普通的「吹牛」而是很「雄才大略」第「吹牛」了!此外還有如美國權威曾經提供專業批評,他以自身與國家的榮譽努力拒絕接受 等等。 第二、 我們很容易地可以看到當年的報章資料,以及日本投降後整理出來的報表資料,我們已經有相當能力查核各種日據下漂亮的數據與文宣背後的真相; 例如,我們可以很詳細地看到當年我台灣先民對於大圳工程的訴苦,甚至到完工後怨訴不斷的史實,那些當年我先民真實的生活血淚。 更重要的事,我們還能夠見到完工僅半年的烏山頭水庫工程在1930年十二月,竟被一個中型的地震震得就破損了360尺!而當時日本的地震測候所的所長公開在報上指出「地震是強中的弱,台灣的民房由於是土角屋所以有倒塌的‧‧‧」;而尤其,此一在當年媒體上大大刊登的地震,在上述日人撰寫的八田與一傳記中,竟然隻字未提‧‧‧想想如果當年不是正在冬季枯水期,怎會只是如報載的「數十甲如魚塭」‧‧‧。 第三、那是 設計與施工的實際情況終於出現了。 這是在日本人投降離去之後,過去我們台人沒有機會深入理解,戰後能夠深入理解才知道的。當初已知水源不夠,民間極力爭奪水源,官方設計工程以努力增加產量為目標,然而,為何竟然在輸運灌溉水的圳道內面多沒有敷上水泥?據戰後美援專家估計每年由此所滲漏的水量,可達總供水量的四成以上,試想這對於整個工程的農業效益會有多大的影響,這又是多大的疏忽啊!換言之,日人努力地宣揚嘉南大圳的實效如何,除了他們沒有考慮該實效中,應該有多少來自稻米的品種改良,以及當年的嘉南大圳並不就是我們今日所見到的「嘉南大圳」啊。 換言之,在我們今天的觀點裡,是否應該隨著我們時代的進步,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吸納這些過去絕對得不到的資訊,然後欣賞與判斷? 最後,本研究願意在此另外再提幾項資料,給讀者朋友們幫助朋友們判斷; 那是日本投降後,台灣總督府主計課課長鹽見俊二在被遣返回國以前,奉命整理的日據五十一年下的重要統計資料,這些都是過去我台人絕對看不到的資料,他在1947年一月由國府印出來了──在其中我們看到了日據殖民統治下逐漸各種產業真的發達,然而,相對的卻是我們台灣先民的平均死亡年齡竟然以1908年的二十七歲多為最高!到日人宣揚的台灣工業產額超過農業產額的1939年前後,那無限進步了的年代,我們先民的平均死亡年齡竟然沒有上升,只在二十三歲左右盤旋!那真是我們台灣文學家賴和所曾經痛苦寫下的現象,那沉痛的── 「時代說進步了,的確!我也信他進步了,但時代進步怎地轉會使人陷到不幸的境地裡去,啊!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的幸福!原來是兩件事,不能放在一處並論啊!」 其次,我們在理解了農民必須面對綿延一萬六千公里,坡度平緩的水路,以及烏山頭水源的含沙量竟達到預估的兩倍以上,並且嘉南地區本來與日本一樣為地震帶的自然條件,他們必須承擔所有的清淤與修護負擔時,那是日據下絕不可違背的 「家長務須注意埤圳暢通,遇有障害或危險者,宜立即報保正、甲長、警官。有破壞埤墻、盜用圳水、妨害水利者,甲內各家長負連坐之責。家長相互戒慎,‧‧‧家長有負掃除及修繕道路、橋樑、水溝、堤塘之義務。」, 違背者要受嚴厲的罰金處置──他是不計入農家支出的要項,我們由當年的媒體上看見的史實是 「像縱貫道路那樣的大工事,全都是拿這個東西來徵役了無數的苦力工而造成的。又高雄州潮州郡下的道路,稱揚是全台第一的,也是仍然埋伏著保甲制度的妙用!……倘若一日不去做工,便罰金一圓,單單第一保每月所罰的不下三十人……」,
這就是全台各地為何在總督府的調查中,似乎人民所得確實增加了,可以做為明白的政績;其實在沒有易於淤積破損的渠道的地方,還有許多其他的種種勞役可以抽取我們先民的血汗,我們台灣先民的平均死亡年齡怎麼會增加呢? 以上就是我們隨著時代的進步提供的新的資訊,請問,任何一位讀者請以您們的理性面對這些史實,在這樣的情況下,本研究想就一切比較就都尊重您的判斷了。 感謝您的閱讀,您的閱讀就是對我最大的鼓舞。 泥土敬白 本文參加愛詩網的「大家來讀台灣詩」徵文比賽讀者投票活動; 有意支持泥土此文觀點的網友,歡迎往該網投票http://ipoem.nmtl.gov.tw/files/904-1000-12001-2012.php 推薦「好詩大家寫」活動之「為『無名山水』虔敬告白」,歡迎指教。 http://ipoem.nmtl.gov.tw/files/900-1000-1,c2012-2.php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