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英九何必心虛?
2008/07/23 14:21:06瀏覽547|回應0|推薦2

08.02.28《多維新聞網》

看完台灣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我就三大議題給馬英九打的分數是﹕兩岸關係 60 分、民生議題 80 分、廉政 90 分。

之所以給馬英九的兩岸關係陳述判低分,是因為他心態有陰暗角落,且似乎全然不「知彼」,也並不「知己」,這使得他的兩岸關係論述充滿患得患失、一廂情願,及缺乏自信的空洞。

首先,馬英九何必一再表白自己「愛台灣」、不會在處理兩岸關係時「賣台」?愛不愛台,選民眼睛雪亮,且已明確表達。一如「民選政權就是本土政權」的道理,民意支持度高,說明選民的信任。馬英九的民調數字遠在對手之上,中間選民大半站到他一邊,唯缺的那塊深綠,是無論如何也爭取不來的,何必在意被他們指責「不愛台」,表白得近乎泛濫?

很清楚,馬英九擺脫不了「外省人原罪」的情結,對自己的族群背景有自卑感,所以只要對手一暗示他會「賣台」,就心虛辯解,該做的事也不敢堂堂正正去做,展現不出破冰兩岸「大開大闔」的魄力。

民進黨以族群背景「切割」社會,「種族詮釋」一切,當然錯誤,馬英九一碰到「族群切割」就心虛默認,又何嘗正確?主動的族群切割與被動的心虛默認,其根源的族群意識同樣落後。馬英九該好好學習美國的歐巴馬如何不揹「黑人族群悲情」,先從「外省人原罪」的族群意識中解脫出來,否則,當了總統後還懷有深重的「族群自卑感」,以後處理族群和兩岸問題,一定會出紕漏。

其次,很難理解馬英九為何和大多數台灣人一樣,並不觀察大陸走向,尤其是大陸對台灣態度的變化?

以台灣總統大選為例,大陸已將其態度大幅調整三次。包括今年,台灣已有四次總統大選,第一次在一九九六年,李登輝呼聲最高,大陸的態度是武力威脅,發射導彈;第二次是二 000 年,陳水扁來勢洶洶,大陸是言詞警告,由朱鎔基喊話,那兩次是大陸態度的第一階段﹕恐嚇。

二 00 四年是陳水扁與連、宋對峙,雙方勢均力敵,大陸態度調整到第二階段﹕沉默。今年一月立法院選舉時,大陸仍保持「沉默」,然而,不到兩個月,態度已進化到第三階段的「釋善」:前不久批准台灣慈濟在大陸成立基金會,成為第一個非大陸的 NGO 法人、開放台灣醫師到大陸執業、台商子女就讀中小學享受國民待遇…,接著,在「兩會」期間,胡錦濤宣佈,即使是以前搞過台獨的,也要「團結」。此說一出,大陸輿論跟著變調,「反獨」火藥味立即淡化。

雖然在外交上對台封鎖依舊,但以上調整畢竟是進步,且預示將來會有更多善意釋放。這一切對台灣意義重大,台灣輿論沒人關心也算了,馬英九怎麼能看不到?理解大陸的變化與進步,把這些如實告訴台灣民眾,減少他們的敵對情緒,可讓馬英九少揹「賣台」罵名,如此對自己有利的事情,馬英九何以認識不到?以這種「不知彼」姿態與對岸交往,能不出差錯,圓滿「捍衛台灣利益」嗎?

過去總覺得大陸對台灣立場僵化,可是按今日情形,大陸不再僵化,僵化的反而是台灣,包括台獨的執政黨與反獨的在野黨兩方!

最後,馬英九打算以什麼「實力」與對岸打交道?靠「硬實力」嗎?台灣今天哪有什麼可與大陸「叫板」的硬實力?台灣的實力是「軟實力」,那是大陸今後多年也望塵莫及的,可是馬英九不提這些,他平時口口聲聲的「台灣價值」哪裡去了?是忘了,還是他潛意識裡知道,他所羅列的「清廉、勤政、中道、善良…」,這些所謂的「台灣價值」,只能在島內哄人,拿到國際上是絲毫沒有說服力的,所以不敢端出來面對大陸?

「清廉、勤政、中道、善良…」並非不對,但這些都是「普世價值」,而非「台灣價值」。台灣當然有自己獨特的、足以傲世的「台灣價值」,這是台灣的軟實力,可是馬英九似乎並不知道,他實在很不「知己」。

心態不正、不知己彼,一個總統如此與對岸交手,台灣能不捏一把冷汗嗎?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zhl2005&aid=207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