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4 23:56:26瀏覽433|回應2|推薦8 | |
香港才子的民族自卑感 郭都人 香港有所謂第若干號才子,姓陶(曹)氏,號稱作家。 他的特點是信口開河。這本來是許多中國大陸論者的通病,在香港也有氾濫成災的態勢。 充滿諷刺意味的是,某些從來不放過任何痛斥、嘲弄中國大陸機會的香港作家,為了不可告人的原因,也從事香港式的邯鄲學步,導致信口開河惡習成為當地常態,陶(曹)姓香港才子 就是顯例。 以揮舞港英廢旗為特徵的小汪精衛、小陳璧君們無疑很受陶(曹)姓才子鼓舞,紛紛走上不歸之路。 參考文章:香港才子的英文程度 香港才子妄作影評再露餡 香港才子的文化水平 參考文章:香港才子的關公戰秦瓊 香港才子的戴高樂神話 香港才子的羅馬軍事史 參考文章:香港才子的泰國笑話 香港第一才子露餡 香港才子的英國王室史 信口開河本身也許足以自娛,有時甚至能夠發揮小丑式的娛人效應。 可是,信口開河的動機如果在於發揚作家的民族自卑感,煽動香港的小汪精衛、小陳璧君們挺而走險,哪就不能不予以認真對待了。 說實話,陶(曹)姓香港才子的民族自卑感已經達到病入膏盲的地步。 例如,他最近說的「200年來,世界文明由英語國家來領導,除了他們的創意,還有洞悉人性透視歷史的觀察力」便是不可忽視的病徵。 如果「他們」代表正在緊鑼密鼓企圖顛覆香港特區的外國勢力,哪麼,陶(曹)姓香港才子絕對不能勝任「他們」的駐港代理。也許,「他們」所嚴重缺乏的,就是「洞悉人性透視歷史的觀察力」。 理由其實很簡單,「200年來,世界文明由英語國家來領導」之說,難堪推敲。不妨以最能描述「世界文明」狀態的諾貝爾獎得主名單為依據,說明陶(曹)姓香港才子的毛病。 從開始授獎直到到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秋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澎湖光復,至少有三十人得到諾貝爾物理獎,他們都不屬於什麼「英語」國家。屬於「英語」國家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只有十九人; 至少有三十四人得到諾貝爾化學獎,他們都不屬於什麼「英語」國家。屬於「英語」國家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只有九人; 至少有三十一人得到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他們都不屬於什麼「英語」國家。屬於「英語」國家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只有十八人; 至少有三十二人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他們都不屬於什麼「英語」國家。屬於「英語」國家的諾貝爾文學獎只有六人; 至少有二十五人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他們都不屬於什麼「英語」國家。屬於「英語」國家的諾貝和平獎得主只有十三人。 可見,直到二戰結束,大批歐洲學者、科學家移居美國之前,「英語」國家根本就不可能領導什麼世界文明。 如果不喜歡物理、化學、生理學、醫學、文學,甚至不愛好和平,哪麼不妨參考有諾貝爾數學獎之稱的菲爾茲獎得主一覽表。 原來,從中華民國二十五年開始授獎至今,一共有五十一人上了榜。其中屬於「英語」國家的不到四成。如果注意到二戰結束之後二十年,美國數學家才紛紛湧現,而在最近五屆的世界數學大會席上得獎的「英語」國家數學家總數不超過三人,與非「英語」國家的得獎人數目(十四人)的對比十分強烈。陶(曹)姓香港才子的「200年來,世界文明由英語國家來領導 」之說純是取寵的胡謅。 總之,陶(曹)姓香港才子似乎無可無可救藥。《左傳·成公十年》說得很清楚:「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陶(曹)姓才子今後將頻頻露餡,可以預言。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以揮舞港英廢旗為特徵的小汪精衛、小陳璧君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