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02 23:56:55瀏覽312|回應0|推薦6 | |
英國王冠今非昔比 郭都人 《中時電子報》今天刊載關於英國女王加冕六十週年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女王加冕60周年 英熱烈慶祝 * 2013-06-02 01:24 六月二日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屆滿六十周年的日子,英國各界紛紛展開慶祝活動,但值此同時,英國反皇派支持民主共和主義者也再次倡言,後伊莉莎白時代最好的選擇,就是廢除君主立憲終結帝國。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日,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在倫敦西敏寺舉行加冕儀式。今年六月二日適逢周日,英女王與家人將在溫莎城堡渡過,但六月四日,八十七歲高齡的英女王將重返一甲子前接受加冕的西敏寺,參加慶祝儀式。 伊莉莎白二世在其父親喬治五世過世後,隨即於一九五二年二月登基,加冕儀式則到一九五三年六月二日才舉行。儘管英國去年才慶祝女王登基六十年,此次為慶祝女王加冕六十周年,白金漢宮和各界依然籌劃了各式活動。 一九五三年伊莉莎白加冕後遊行經過的倫敦攝政街,高掛了一百八十九面印著金色王冠和慶祝女王加冕六十周年圖案的紫色旗幟,整條街充滿歡慶氣氛。西敏寺則特別展出澳洲裔畫家海門斯為女王畫的畫像,以及一九五三年加冕典禮時加冕寶座的複製版,並將舉辦一場大型音樂會。 然而,強力主張推翻君主立憲的英國共和主義者,也趁此時機,再次發聲,大喊六十年前的英國君王加冕典禮已屬於「黑白影片的記憶」,疾呼英國朝野在「後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時代來臨前,應就英國皇室的存廢進行更公開廣泛的討論,強調英國是否要有另一次君主加冕典禮,決定權應在代表人民的國會而非皇宮。民調顯示,英國目前有五分之一民眾支持廢除君主立憲,改制共和。 上述文章頗有錯誤。 首先,伊麗沙白二世並無登基(登極、即位)之舉,也沒有這類的手續程序。事實上,在她父王逝世時刻,伊麗沙白立刻成為女王。因此,「在其父親喬治五世過世後,隨即於一九五二年二月登基」之說與事實頗有出入。 其次,伊麗沙白二世女王的父王是喬治六世,不是喬治五世。 模仿《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筆法,他們的世系如下: 維多利亞女王生愛德華七世,愛德華七世生喬治五世,喬治五世生愛德華八世、喬治六世,喬治六世生伊麗沙白二世。 換言之,從維多利亞女王到伊麗沙白二世,一共五世。伊麗沙白二世的丈夫,即愛丁堡公爵菲力普親王,則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女兒的兒子。因此,從維多利亞女王到愛丁堡公爵菲力普親王,也是五世。 問題是,愛丁堡公爵菲力普親王的母親,即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的女兒,早在中華民國十九年確診為精神分裂病患,先後在精神病院居留兩年。因此,愛丁堡公爵菲力普親王的所有直系後代,說白了,都難逃精神病遺傳的陰影。 1953年,伊麗沙白二世舉行加冕之際,絕大多數世人對精神分裂症毫無概念,而女王婆婆的病歷,是英國官方所嚴守唯恐不及的國家機密。六十年過去了,彈指一瞬間,通過美國電影與傳媒的傳播,關於精神分裂症的敘述,已經成為西方社會耳熟能詳,甚至談虎色變的題目。 很難想像,在互聯網暢通的今天,有哪個英國女王能夠不顧國內外各界(特別是歐洲輿論界)關於她婆婆病史的質疑,若無其事,照樣舉行加冕大典。 事實上,1953年,伊麗沙白二世舉行加冕之際,韓戰尚未停戰,法國也還未在越南奠邊府遭受慘敗,阿爾及利亞抗法反殖戰爭也尚未打響第一槍。英國軍隊還未撤出蘇伊士運河區,英國殖民主義在塞浦路斯、肯尼亞等地的支配地位也尚未明顯動搖。至少,在回鍋首相邱吉爾的愚昧領導下,大部分英國民眾似乎覺得把殖民主義堅持下去就是勝利。 當時,在女王加冕之時,英國各殖民地的確張燈結彩,不少殖民地居民額手相慶。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就在同一段時期,英國加緊顛覆伊朗,最終會同美國,在女王加冕之後的十個星期之內發動、完成推翻伊朗民選政府的政變。六十年來,伊朗政變的後遺症狀,一直在中東蔓延、擴散到今天,而且有惡化的徵象。 他們也夢想不到,邱吉爾在肯尼亞施行的鐵脘殖民政策有一名土著受害人,正是當今美國總統的祖父。 因此,「熱烈慶祝」之說即使無訛,其適用範圍只限於英國境內。在蘇格蘭獨立運動呼聲日益高漲,而英蘇分家無可避免的大環境,英格蘭的前景十分暗淡,而當道者還有退出歐盟的打算,無疑是譁眾取寵的策略。 幾乎可以預測,英國將經歷殖民主義帶來的不同程度的種族糾紛、宗教衝突、社會動亂,讓有識之士對該國的華僑、華人的福祉前途,倍感關切。 總之,英國王冠的地位與號召力,都今非昔比。在英蘇分家之後,如何處理王冠的下落,恐怕也將成為議題。 參考文章:英蘇早晚分家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英國女王的婆婆愛麗絲公主(1885-1969)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