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蘇早晚分家
2008/09/23 00:48:04瀏覽779|回應0|推薦1

參考文章:
【台灣大統派引喻失當】
英蘇早晚分家

郭都人

英國正式名稱叫聯合王國,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這是關注足球世界杯的球迷耳熟能詳的事。

但是,理解英國含義的人,恐怕為數不多。華夏世界的論者更常常將英國與英格蘭視為一體,漠視蘇格蘭的作用。

例如,十四世達賴喇嘛就慣於稱英國外交官、涉及上世紀40年代西藏嚴重暴力慘案的蘇格蘭人黎吉生為英吉利人。

北京的電視片集《大國崛起》也採取類似的立場。例如,第三集《走向現代》的旁白說:伊麗莎白一世「用君主制把英國帶入強國之列」,指的顯然是英格蘭。其實,當時英蘇兩國互不統屬,都是獨立國家,各自有君主。

片集又說:「英國人趕走詹姆士二世、建立君主立憲制的革命,沒有發生流血」,即所謂光榮革命。但是,在蘇格蘭,推翻國王詹姆士的過程絕對不是什麼不流血革命。正確的提法是,英吉利人引進荷蘭軍隊,推翻國王,在英格蘭範圍內,沒有發生流血。

原來,當時的英蘇兩國依舊相互獨立,不過共奉一君而已。1707年五月,兩國合併。合併後,原有國會分別解散,另建統一的國會,會場在英格蘭國會原址,保持了英格蘭原有兩院制。

換言之,合併後,蘇格蘭喪失了自己的單院制國會,立法權從此屬於在倫敦的統一國會,使得蘇格蘭感到自己被英吉利人統治。這就是今天蘇格蘭民族主義思潮的根源。

事實上,兩國合併後,許多蘇格蘭人對新王國作出了劃時代貢獻。公侯將相之外,蘇格蘭人創造了近代經濟學、發明蒸汽機、建立了描述電磁場的方程組、發現了青黴素,等等。

在美國,蘇格蘭後代還發明了電話、創立了摩爾斯電碼,等等。更有意思的是,美國獨立之初,十三位州長之中,蘇格蘭後代竟佔了九位。美國開國內閣只有四位成員,即國務卿加上三位部長,全是蘇格蘭後代。在加拿大,有聲於世者,大多數也是蘇格蘭後代。

英國境內蘇格蘭人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十分強烈。他們紛紛要求對家鄉事務有更大發言權。倫敦當局不得已,在1999年恢復了蘇格蘭國會,希望緩和蘇格蘭的離心趨向。

北海石油資源原屬蘇格蘭,而後者人口僅佔全英的8%。如果蘇格蘭能控制石油資源,同時能拒絕與其他92%的英國人均分這些資源,那麼,聯合王國的解體不外就是時間問題。

英國工黨政府在布萊爾誤導之下,貿然參加美國新保守派設計的伊戰,以致本國國際地位大幅滑落。蘇格蘭民族黨乘勢鼓吹獨立運動。在歐盟、北約的框架下,蘇格蘭獨立絕非不可想像。

民族黨在日前蘇格蘭國會改選中得勝,獲得席位最多。英蘇早晚分家,似乎是無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222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