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東亞恢復傳統秩序的第一步
2013/07/02 23:56:59瀏覽394|回應0|推薦6

東亞恢復傳統秩序的第一步

郭都人

韓國《朝鮮日報》中文網昨天發表關於朴槿惠總統訪問中國大陸成果的社論,全文如下:

[社論]韓中關係站在通向新時代的門前

朝鮮日報 (2013.07.01 14:30)

韓國總統朴槿惠結束對中國為期四天的訪問於上月30日回國。朴槿惠打破韓國新任總統出訪時按美、日、中順序訪問的慣例,先於日本訪問了中國。先於建交時間更長、有著共同的自由民主體制的日本,訪問僅在63年前就發生過戰爭的中國,這足以證明目前中國在韓國的國家戰略中所處的重要性。

建交21年的韓中關係現在站在了通向一個新時代的門前。之前,中國基本上站在北韓的一邊判斷東北亞局勢。但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任後,中國的態度和過去不完全一樣。兩國在此次首腦會談上就北韓擁核對韓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造成嚴重威脅達成了共識,和過去的韓中首腦會談相比,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中國公開闡明支持韓國政府的北韓政策,習近平對韓半島信任進程表示「樂觀看待」,這也是很大的變化。兩國首腦在正式會談中就北核和北韓問題花相當長的時間進行直接而坦誠的對話,這本身也是史無前例。

目前兩國就北核問題出現的所謂「分歧」不過是中方希望儘早重啟六方會談,而韓方期待進行能夠給無核化帶來實質性進展的對話。但這種意見差異,很可能成為韓美與中方的分歧,因此需要縝密協調。

過去在韓中會談中談論「韓半島統一」被視為禁忌。因為韓國主導的韓半島統一幾乎是唯一的出路,中方一直以來甚至忌諱談及該議題。但是,從幾年前開始,中國的最高層人士也開始在非正式場合把統一問題作為話題。此次朴槿惠花較長時間向習近平說明了韓國在韓半島統一方面的立場,而習近平回答:「支持韓半島和平統一。」

習近平的話也可以理解為和過去一樣的形式上的回應而已。但是如果和10年前、20年前作比較,中國對韓半島統一的想法確實在發生變化。如果按照這一趨勢向前繼續發展,再過20年,也許可以實現不同於現在的南北統一。從這一點上看,通過此次首腦會談雙方決定加強首腦間的對話,建立青瓦台國家安保室長和中國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間的對話機制,這些成果值得關注。韓中建交後,來韓國的中國人接近2000萬人次。朴槿惠在訪問期間得到中國民眾超乎尋常的好評。隨著政府和民間相互增進瞭解,中國的國家戰略判斷標準發生變化的時刻也逐漸臨近。

朴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表示:「很想通過韓半島真正的變化,把半島變成南北自由來往的新的半島。」韓國利用中國這一杠杆撬動北韓必然有其局限性。為了依靠韓國自己的力量改變北韓,也應該重新思考原則與現實相協調的北韓戰略。

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人口懸殊,南方是北方的兩倍,經濟實力更甚。

按照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算法,雙方的生產總值的比例竟然是,1611對40,而按照世界銀行的算法,比例赫然是1116對12,都到了極其極其滑稽的地步。

因此,任何可以想像的半島統一場景都必須以韓國為主導。金氏世襲政權的生存,靠的是北京的支撐,過去幾十年如此,現在,隨著韓國國力與國際地位的冉冉上升,北京的態度是半島統一的鑰匙,實際上控制其速度與過程。

朴槿惠說的「通過韓半島真正的變化,把半島變成南北自由來往的新的半島」是十分保守的提法。事實上,只要北京下定決心,金氏世襲政權的壽命期待值極低,不可能有幾十年的光景。反之,如果北京猶疑不決,半島的局勢一旦有變,金氏世襲政權可以憑藉核子武器闖下無法想像的巨禍。

說白了,半島統一宜早不宜晚。

事實上,半島早日統一是東亞恢復傳統秩序的第一步,也是徹底解決日本問題的充分與必要的條件。半島統一之後,日本的國際地位將急劇惡化,「棄日取韓」將成為美國唯一的戰略選項,而其他的必然後果,諸如釣魚台地區全面光復、琉球復國、台獨陣營自我解散、日本建立共和國,都將紛至沓來。

總之,北京與首爾既然有了「半島和平統一」的共識,就必須掌握歷史機遇,分工合作促成金氏世襲政權早日安樂死。須知道,日本是東亞的亂源,是中華世界與韓國的共同大敵。朝鮮半島統一,可說是天奉的空前機遇,稍縱即可能成為絕後。

「天」就是世界潮流。《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說:「奉不可失,敵不可縱,縱敵患生,違天不祥」。今日之事,「天」就是世界潮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違天非獨「不祥」而已。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朴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
圖二,朴槿惠會見習近平
圖三,朴槿惠、習近平、彭麗媛
圖四,朴槿惠在西安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786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