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大陸文風滲透香港
2012/02/06 23:27:51瀏覽166|回應0|推薦5

中國大陸文風滲透香港

郭都人

最近,香港報刊的無聊話題,幾乎都和中國大陸旅港遊客有關。

例如:「大陸蝗蟲」、「雙非嬰孩」、「地鐵禁食」,等等。

於是,當地就有若干論客趁機發表讜論雄文,宣洩自己的優越感,甚至鼓勵港獨思想。他們的基本信念似乎是,必須阻止任何促進香港與中國大陸一體化的努力,必須設法維持、擴大兩地之間的所謂「文化差異」、「社會矛盾」,等等。

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的信口開河作風完全抄襲中國大陸,似乎無意中證明最反對與中國大陸靠攏的香港論客與大陸最能融洽相處。參考文章: 香港才子的泰國笑話  香港才子的關公戰秦瓊   香港才子的戴高樂神話  香港第一才子露餡  香港才子的英國王室史    吹捧過度自亂陣腳

其實,中國大陸的文風早已滲透香港,許多不曾須臾或忘散播香港優越感的作家,赫然是這種文風的最忠實代理人。

不妨,以當地知名專欄作家為例。最近,他說:「建立有秩序的民主法治是兩代人痛苦的過程,比趕走獨裁者困難百倍。法國大革命把皇帝送上斷頭台所花的時間也不比今天的阿拉伯革命多」、「阿拉伯人的游牧民族激情,可能令這個轉型需要更長的時間」云云。

從「阿拉伯人的游牧民族激情」的提法,幾乎可以斷言該作者從來不曾涉足埃及開羅、黎巴嫩貝魯特、敘利亞大馬士革,也不曾知道一位阿拉伯基督徒說過:「談論阿拉伯民族主義,首先要從一個廣闊的基礎出發,這就是,凡是講阿拉伯話的人,都是一個民族」云云。

當然,阿拉伯人的定義,見仁見智。在以色列與以占區,阿拉伯人分為三類。其中一類的確是游牧民族,另一類則否。還有第三類,完全是城鎮、鄉村的定居民族,包括穆斯林與基督徒。三類各有名稱,界限極嚴。第一類、第二類阿拉伯人可以參軍、持械,而其他阿拉伯人不但不能參軍,持械者的下場極端悲慘,牽連祖產及家庭全體成員,不在話下。

因此,任何人要談論「阿拉伯人」與「游牧民族激情」,必須先學點阿拉伯文,然後去以色列與以占區實地考察。否則,徒貽以訛傳訛、盲人摸象之譏。

要明辨「建立有秩序的民主法治是兩代人痛苦的過程,比趕走獨裁者困難百倍」之說,則不妨戲改其中兩個數字,讓它變成「建立有秩序的民主法治是三代人痛苦的過程,比趕走獨裁者困難千倍」,然後比較兩者,擇善而從。

讀者受眾在猶豫未有所決之際,恐怕都恍然大悟:兩者都是信口開河的產品,全是失去娛樂效應的新版天方夜譚。

至於「法國大革命把皇帝送上斷頭台所花的時間也不比今天的阿拉伯革命多」之說,可以說是既是信口開河之作,又像露餡的小籠包,無從搶救。

首先,從大清高宗純皇帝乾隆五十四年(1789,是年也,美國首任總統就職,十全武功平定安南​​)的法國大革命算起,並無甚麼皇帝被送上斷頭台。事實上,兩名拿破崙之外,法國至今尚無其他皇帝。

其次,歐洲文化史嚴「國王」與「皇帝」之辨,不容混淆。被法國大革命浪潮送上斷頭台的是國王路易十六,不是皇帝。路易十六的祖上包括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之妹,卻沒有皇帝。弗朗索瓦一世本人也不是皇帝。

話說,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年也,十全武功平廓爾喀),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微服化裝企圖逃亡,未遂,被扣押在杜伊勒里宮。乾隆五十七年年底(即1793年元月,是年也,十全武功再平侵略西藏的廓爾喀),路易十六被判死刑,四天后被送上斷頭台。

突尼斯政權更迭,始於2010年十二月的街頭暴亂,至今不到十三個月。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從喪失人身自由到上斷頭台,少說也有十八個月,從法國大革命爆發算起,則有三年六個月,法國大革命把他「送上斷頭台所花的時間也不比今天的阿拉伯革命多」的提法,真不知從何說起了。

總之,上引的短短三句話,就露餡多處。中國大陸評論界的信口開河、以訛傳訛風氣,似乎已經早在香港生根、開花、結果。其造成的禍害,實在遠遠超過最富想像力的任何香港譁眾作家對「大陸蝗蟲」、「雙非嬰孩」,等等的恐怖描述,正是一切關心台灣海峽兩岸福祉的觀察者,所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大清高宗純皇帝十全武功之六:平定安南
圖二,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圖三,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609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