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5 23:58:22瀏覽187|回應0|推薦3 | |
台灣親日作家的浪人觀 郭都人 1998年,克林頓總統宣布「三不」政策,還在北京發表涉日談話。關於日本的經濟困境,他說得很乾脆: 「說到底,假如可行,江主席和我會不惜一切代價,魔術杖一揮,事情自然化解。可是,這個局面不光取決於中美兩國,許多事情應該由日本政府和人民去做;中美兩國政府可以幫助,但是日本自己必須作出正確決策。」 以上所引,在台灣本應家喻戶曉,讓以雙李(李登輝、李遠哲)為首的新、老皇民心膽俱裂。 可是,當時台灣媒體要么別有用心,要么懾於雙李淫威,未能廣泛予以報導,更不敢指出:美國總統沉重打擊了日本的自尊心,是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以後最甚的一次。 日本之所以一直懷有「擁核」野心,不放棄極端危險的核工業設施,還成為世上最多核廢料的超級鈽(Pu)大國,相信都與克林頓當年的談話有直接的關聯。 克林頓的談話是肺腑之言,目的在求日本改革開放。不料,日方不但做不到自身應做的事情,反而讓本國情況繼續惡化,以至東南亞親美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直言不諱,其他亞洲國家即使加上日本,也無法與中國大陸抗衡。參考文章: 吹捧昔日日本無濟於事 親美東南亞國家的台灣觀 在台灣,克林頓1998涉日談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流傳,結果是從1988年到2008年,台灣相對於中國大陸的種種優勢,喪失殆盡。到如今,台灣百姓經過雙李一陳亂政二十年之禍,陷入取捨由人的狀態。參考文章: 台灣是不是主權獨立國家? 更有親日論客,有意無意忽視這樣的無情事實:日本是亞洲最大亂源,要消除台灣社會的大小亂象,非徹底進行「去日本化」不為功。歌頌往昔的日本,只能增加困擾,造成對歷史的嘲弄。 可是,就是有若干台灣論客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面地繼承日本人的各種陋習,特別是篡改歷史,拒絕認錯,從不道歉。參考文章: 台灣親日作家的二戰殘局 不妨以張姓台灣親日作家的最新雄文為例。 在他的筆下,日本浪人竟蛻變成為所謂「脫藩浪士」,而其中有名叫坂本龍馬的,列出的生卒、歲數也與史實頗有抵觸。例如: 「坂本龍馬,在三十三年的生命歲月中盡情地發光發熱」云云。 事實上,除非另有同名同姓的坂本龍馬,坂本龍馬生於公元1836年元月三日(大清宣宗成皇帝道光十五年十一月中),卒於1867年十二月十日(大清穆宗毅皇帝同治六年十一月中),享年不到三十二歲)。 張姓台灣親日作家也許對曆法、算術不求甚解,才有「日本先戰敗,蘇聯後侵略日本」之類的說法。可是,他又說, 「龍馬之所以成為日本人心中最受歡迎的幕末英雄,並不僅在於他自由奔放的人格特質,還有他勇於承擔、功成不居的生命情操。大政奉還之後,西鄉隆盛在新政府官職名冊上沒有看到龍馬姓名,頗感納悶,經過探詢,才知道龍馬根本對當官沒興趣」云云。 這是明顯的「關雲長鏖戰尉遲恭」,不是數學的問題了。事實上,張姓台灣親日作家所津津樂道的所謂「大政奉還」,真正發生在坂本龍馬被殺之後,根本不可能委任他當新政府的官員。幕府垮台還要等到戊辰戰爭結束,談不到功成不居。 篡改歷史,拒絕認錯,從不道歉。「台日」「共識」,思過半矣。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日本浪人阪本龍馬(1836-1867)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