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軍事專家危言聳聽的結果
2011/08/19 23:56:33瀏覽265|回應0|推薦2

軍事專家危言聳聽的結果

郭都人

香港雖說是彈丸之地,居然不缺軍事專家。

其中有張姓軍事專家,原籍中國大陸,長期為日本​​吹噓,還擅長危言聳聽。

1998年克林頓總統宣布「三不政策」,讓台獨運動遭受幾乎致命衝擊後,張姓軍事專家就不失時機高調宣稱:中國大陸對台灣「可能會毫不猶豫地使用中子彈」、「台灣也不是光會捱打的,因為台灣有在短期內秘密製造戰術核武器的能力。台灣在這方面的技術和人才與日本不相上下,可躲過美國的監視與壓力,在兩週內製造出 報復任何核攻擊的武器,因為電腦科技進步到不必實地試爆,可以模擬試爆」,云云。

張姓軍事專家顯然親日,李登輝、李遠哲卻對他很有戒心,不願意為他的「日本兩週內可以造出任何核武」論背書。陳水扁兩次(2000,2004)競選總統,也不敢輕言邀清這名專家赴台助選。

當時,台獨陣營也許害怕這樣的情況:美國高官們相信張姓專家的諛日危言,恍然大悟,認為東京當局包藏禍心,早晚對美國的核心利益悄然構成威脅。因此不敢張揚他的驚世言論,以免賈禍。

短短十三年之間,東亞形勢起了莎士比亞所說的「海變(見《暴風雨》,第一幕,第二場),雖然說不上翻天覆地,卻展現了不少世殊事異的特點。

日前,就有消息傳來:中華民國國防部楊姓副部長在美國智庫網站,以《中國大陸的軍事發展與台灣的反制措施》為題目發表雄,宣稱「共軍全力推動現代化,已對台灣造成嚴重威脅,其廿顆以上的軍事衛星,有能力全天候監看國軍的部署等軍事動態,並有能力對台灣進行一定程度的海、空封鎖」,云云。

儘管這位楊姓副部長文章的英文水平,與香港張姓軍事專家相比,可謂大巫見小巫,其基調同樣卻同樣是危言聳聽,不可輕信。

香港張姓軍事專家當年吹捧的是日本(以及台灣)的舉世無雙的核子武器製造潛力,而當今楊姓副部長所吹噓的是他所謂解放軍的「新型飛彈驅逐艦、隱形快艇、核動力潛艦」等等,雖然對象各異,其譁眾取寵意圖並無不同。

最危險的分別倒是,張姓軍事專家當年對台灣民心、士氣起不了什麼作用,而楊姓副部長的危言可能弄巧成拙,讓已經焦頭爛額的美國不再向台灣出售高性能武器。須知道 ,《台灣關係法》並無罰則,而楊姓副部長最關心的售武規定,執行與否,執行的範圍與力度,完全由美方決定,是政治問題,與武器性能關聯不大。

總之,吹噓對方實力過甚,可能產生對自己極其不利的後果,不可不慎。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莎士比亞(1564-1616)
圖二,慶祝《台灣關系法》三十歲誕辰
圖三,美國軍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55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