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菜根譚精華
2009/07/25 16:03:57瀏覽798|回應0|推薦0

菜根譚精華

進德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術者,淒涼萬古。達

     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

     淒涼。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世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朴魯, 

   其曲謹,不若疏狂。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纔是進德修行

     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

     中。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後;受享毋踰分外,修為毋

     減分中。

 

      完名美德,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

           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已適性怡情。

 

  居官有二語,曰:唯公則生明,唯廉則生威

 

  居官不愛子民,如衣冠盜

  平民肯種德施惠,便是無位的公相,士大夫徒貪權市

      寵,竟成有爵的乞人

  

  不責小人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

      德,亦可以遠害。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才

      用事矣!

 

         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

 

  德隨量進,量由識長。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

      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識。

 

  進德修道,要有木石的念頭,若一有羨慕,便趨欲境。

 

  責己者,求有過於無過之內,則得進。

 

     修身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 

      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

      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

      當使其可從。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

      德。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

 

  藏巧於拙,用晦於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

      一壺,藏身之  窟也。

 

  人之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人

      有頑固,要善為化誨,如忿而疾之,是以頑濟頑。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無

      窮意味,亦無窮受益。

 

 

  處世不宜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宜令人厭,亦

      不宜令人喜。

 

      和氣

 

  和氣致祥,喜神多瑞。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風光,草木欣欣。可見天地

      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燥性者火熾,遇物則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殺,……

      俱難建功業而延福祉。

 

  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念頭刻忌

      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冷清者,受享亦

      薄。唯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

 

     平淡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

      只是常。

 

  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

      蓋志以澹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

 

  淡泊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寧謝紛華而甘淡泊,遺個清名在乾坤。

 

  濃豔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

 

     寬大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後的恩澤要留長,使人有 

不匱之思。

 

  待人寬一分為福,利人實利己之基。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

        險側之人情。

 

  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

 

     謙讓

 

  經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此是涉世一極

安樂法。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為福,利人實利己

    的根基。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

      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欹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故君字寧居無不居有,寧處

      缺不處完。

 

  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妒之門。

 

     

交友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分素心。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mpan120740&aid=316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