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醫生之所以為醫生
2013/02/21 15:56:09瀏覽779|回應2|推薦2

媽媽的脊椎病變已經痛二十幾年了,問了三家醫院,動過一次手術,復發。
回診的時候,媽媽像個犯錯的孩子一樣被執刀的邱醫生數落。復發是妳自己的問題,不是我醫術不好。
再次轉診,埔里基督教醫院說:「很嚴重,可能會下半身萎縮癱瘓,馬上開刀,二十六萬。」
我不信,因為埔基醫生兩次的診斷竟然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

再次轉診。
結果卻讓我難以置信。
竟然有一位醫生,他會傾聽病患的痛處,並且為病人耐心、仔細且再三地解釋病因與療法。除了突然冒出的一句:「妳是不是很容易焦慮?」觸動了我,那位醫生還親自站起身,對我的媽媽示範──如何用正確的姿勢拖地。
他是台中署立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鍾偉安醫師。
目前還不能確定他提出的療法是否真的有效,但是他作為醫生對病患所付出的關懷與體諒,我是感佩到心底去了。
我確定,我會擷取他行醫的精神,來當一位國文老師。


p.s:附上每一位迫切尋求良醫的病患家屬,都會渴望看到的資訊:
http://www.taic.doh.gov.tw/?aid=51&pid=68&page_name=detail&iid=302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nchiou&aid=7325809

 回應文章

電鍋
2020/08/07 01:15

或許用慈悲心及同理心包裝的醫生常會被稱作良醫;

不過有哪個病患不希望醫生親自給予示範及建議呢?

鍾:「不單純,馬上住院檢查。」

沒錯,竟然有一位醫生,他會傾聽病患的痛處,

並且為病人耐心、仔細且再三地解釋病因與療法。

鍾:「建議自費、自費、再自費,七、八十萬。 」

每一個生意人,只在於銷售手段不同;鍾偉安亦同。

連骨科手術最基本的併發症都不清楚的神經外科醫生,會被稱為良醫?

術後六年再回頭看...真是令人以鼻嗤之啊。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19 22:31

或許是社會的變遷吧, 仁心仁術的醫師 有時候不是那麼好尋. 我爸爸說起 六十年前我生病, 帶我到有名的老醫師那裡, 看完病 老醫師竟然說 不要錢 , 原因是 知道軍人沒有錢 不肯收錢, 太不可思議了 .

像台北榮總 那樣肯耐心善待無權無勢的老榮民, 也善待一般病患 很少見), 反之 自以為高於一切 傲視病人的 愈來愈多. 你母親還好有你陪伴, 我常覺得 不管是為老人家撐腰也好 , 是了解醫師說的 那一些專業性的 說詞也好, 都要有個人 陪著應對.

甘弟(glenchiou) 於 2014-02-20 22:53 回覆:

這樣的現象確實時有耳聞,

當社會對於醫生的認知只剩下高材生和高薪資,

而醫生自己的認知只剩下皮膚科和醫美,

那樣流芳杏林的醫生也將逐漸凋零。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

母親總算在遇見一位有德行的醫生之後,

透過開刀擺脫了糾纏她大半輩子的骨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