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3/27 09:25:28瀏覽299|回應0|推薦0 | |
中時專欄:杜紫宸》如果我是2020總統候選人2017/6/4 下午 09:17:33
杜紫宸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604003417-262104 台灣進入經濟學所謂中高所得陷阱之尷尬,對於下任總統選舉,本人謹提出22項建言,這些政見直接觸及台灣競爭力基本問題,每項改變都是動搖國本的困難工作。台灣社會已然出現重大轉變,許多民眾的需求並未被充分察覺,新政見將成為民意主流。 1、修憲改總統制。議會內閣制前提是要有公民參政文化,總統制優點是效率,這是台灣現階段政治最欠缺的元素。 2、與中國談判,成立邦聯。兩岸問題錯綜複雜,需灰色緩衝期。兩岸若成國協成員,並不影響台灣獨立性,反而化解危機。 3、提高油電水價格,創造產業轉型與能源節約效果,溢價成立綠能基金,貼補購用綠能差價及發展綠能科技。 4、重視小學教育,培育未來希望。對新任小學老師提供加給,爭取優秀年輕菁英加入,營養午餐由政府支付。仿效丹麥中小學生每周必修同理心課程,從小引導相互尊重,改善霸凌文化。 5、政府逐年釋出精華地,充實國庫,打壓房價。高房價是現代年輕族群民怨之首,政府寧願得罪房產業者,不要低估洶湧澎湃的年輕民怨。 6、制定特別法,提供大學原始捐贈股東及任職教師優惠方案,提供超額誘因,鼓勵競爭力不足的大學退場。 7、核一、二、三安全延役,高放核廢料外送再處理。綠電發展需要10年以上時間,使用燃煤燃油取代核電,既增碳又昂貴。核一、二、三每年發電400億度,延役10年減省發電成本超過1兆元。 8、廢除員工股票分紅費用化及實價課稅制,大陸在面板、通訊、精密機械、半導體等關鍵人才招聘待遇,已高出台灣企業5倍,台灣須提供誘因。 9、2024年勞工退休給付門檻提高至每月4萬元。如果平均經濟成長率達5%,財政觀念活化,4萬最低給付絕非不可能。 10、廢止刑法圖利罪、採購法最低標制。《刑法》31條、《貪汙治罪條例》第6條,《採購法》第52條造成政府無法使用民間資源以提高效率,應廢止。 11、開放寵物登記與健保制度,寵物飼主加入集體保險,政府提供免費定期健檢、給予傳染性疾病免費治療、介入棄養與領養媒合機制,並可考慮寵物在所得稅增加免稅額抵減。 12、積極爭取加入RCEP、亞投行。美國退出TPP後,台灣若不採取積極性出擊,雖自我安慰但坐困愁城。加入以中國為主體之區域經濟組織,小害大利,雖要佛祖,顧巴肚恐怕更務實。 13、未婚或失婚婦女未預期懷孕,選擇墮胎比例高達80%,主因為社會及法律歧視。解決少子化關鍵不在鼓勵第3胎,應於社會價值與法律層面給予未婚媽媽及父不詳子女充分尊重與接納。 14、開放技術及投資移民。鎖定東南亞落後國家及中國大陸,而非歐、美、日先進國。銀髮族低消費、不投資、大量耗用醫療資源,絕對不是台灣應該移入的人口結構層。 15、降低兒童青少年意外事件與自殺死亡率。政府應將降低兒童青少年車禍及溺斃死亡、傳染病死亡及自殺比例降低,列入國家重大施政指標。 16、依未來人口結構、都市發展、空間資源,以中長期社會健全發展觀點,重新進行國土規畫,不排除將部分良田土地釋出,做更高價值利用。 17、合併台北市、新北市區域,形成台北大城市圈;合併新竹縣市。開放外資、陸資投資限制,建立貨真價實的亞洲矽谷。 18、立法院遷移台中,分散政治集中度。高鐵開通後,不論從台北或高雄到台中僅需1小時,立法院搬遷至台中,不但解決現址不敷使用的窘境,也可發揮區域均衡功效。 19、鼓勵頂尖大學與美、英、德、法、日、中等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學共同辦理雙學位或擴大交換研究生制度。鼓勵年輕人先就業再創業,取代目前大學生畢業即創業之倡議。 20、開放台灣基礎較弱、人才不足學科,如高等數學、材料科學等大陸、印度優秀人才來台工作,給予多次出入境或永久居留優惠,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 21、重視台灣在全球具競爭力的產業,如半導體、汽車及航太認證零配件、特殊化學、精密工具機床、精密光學器材、特殊金屬扣件及醫材、抗癌新藥研發。 22、活化財政,修正《公債法》,提高政府舉債上限,但限定使用於可創造經濟、財政倍數回收之投資,以積極性財政政策創造財政收入。 (作者為資深網路評論員)
教出禍國殃民總統院長 楊志良:台大愧對國人該道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28日表示,蔣家之後、台灣3任總統都是台大畢業,政府內閣團隊也幾乎都是台大人,但卻把台灣治理成這樣,認為台大「教出了這批禍國殃民的總統、院長及部會首長,台大該不該向國人道歉?」 楊志良在《蘋果日報》專欄發表《台大愧對國人》文章指出,在3位台大人總統及眾多院長、部長的「同心協力」之下,台灣從四小龍之首淪為之末,未來恐將落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後頭。 楊志良寫道,這些台大人讓房價高漲、炒房炒股不用繳稅,但薪資卻退回16年前,貶抑勞動價值,一切向財團靠攏,讓年輕世代不婚、不育、不養、不活,沒有前景。 他直言,台大教出這些學生,難道不用道歉嗎?「台大人對台灣的貢獻,與台大畢業人數及國家的投入可成比例?」他說,自己在台大任教多年,「也是罪孽深重,就此深深鞠躬道歉」。 楊志良認為,新任台大校長楊泮池目前從事改革,強調教學、服務和研究並重,這是好的開始,但遠遠不足;大學應追求對台灣社會的貢獻,而非爭取世界排名,若論對國家貢獻,台大恐還不如成大。 對此,楊志良接受《中國時報》訪問表示,大多數國人認為台灣現在很糟,不少高官從台大畢業,這篇文章是想提醒台大應對社會有更多貢獻,雖不能期待所有台大生都有這種想法,
李凈瑜:只有自由沒有尊嚴 人會活得像狗一樣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2393814?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4-10 12:02聯合報 記者管婺媛╱即時報導 民進黨前黨工、文山社區大學學程經理人李明哲遭中國當局以「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拘留,至今已22天,李妻李凈瑜原預定今天下午1時搭乘長榮航班飛北京營救丈夫,但出發前卻被告知台胞證已遭註銷。 李凈瑜中午仍抵達桃園機場對外說明,自己直到今天才被通知台胞證被註銷,航空公司也沒告知何時接到通知。李凈瑜在提及此事時,一度情緒激動難掩失落,講話數度停頓。 李說,自己一個弱女子前往探視,中國政府卻要用如此強大力量來阻止,「阻止的動機、目的?這個動作恰恰是跟外界證實,中國逮捕李明哲是不當的。」她也說,中國作為如此強大的國家,竟然會用如此不堪的小動作,「我真的無語問蒼天!」 李凈瑜並出示所謂國台辦「傳話人」、蔡正元前特助李俊敏的親筆信,指當李俊敏拿著李明哲「親筆信」來找她時,宣稱這是國台辦基於人道考量,讓丈夫寫信給他,「但事實上,李俊敏先生對我威脅、利誘並恐嚇我」,也讓她不得不要求他留下文字承諾說明,她為何不能接受這樣的訴求,「因為自由跟尊嚴必須兼得,如果只有自由沒有尊嚴,就活得像狗一樣,我不希望李明哲的一生,活得像狗。」 她說,自己從頭到尾訴求,就是人道的探視,但中國政府卻用貌似人道的管道告訴她,卻使盡恫嚇之實。 國台辦昨天也發出新聞稿證實,海協會透過「台灣有關團體」轉交李明哲寫給其父母和妻子的親筆信。而傳「台灣有關團體」指的是蔡正元前特助李俊敏,蔡也證實此事,但強調李只是單純傳達訊息,並無介入。
馬凱/納稅人血汗餵吸血鬼 天理何存?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37089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台灣有一個人人都知道的秘密,但無人戳破。講明了就是:幾乎每一項道路建設,不問鐵公路還是捷運,都是炒地皮建設! 半世紀來,這個不能說的秘密不知養肥了多少地方政客、造就多少台灣首富、吸取多少納稅人的血汗錢,同時也徹底汙染政治風氣,嚴重敗壞官箴。 因此如果要找出阻止台灣向上提升的罪魁禍首,此必當之無愧。 也正因為如此,每個當政者、分享公權力者及其嘍囉爪牙,不分藍綠黑白,個個惦惦吃三碗公,又有誰會無聊地強予戳破,壞了眾人好事? 也就是因為如此,歷任政府投入道路建設樂此不疲也從不嫌辛苦勞累;而且還要變本加厲,錦上添花。自古已然,於今尤烈。 新政府喜孜孜推出規模上兆的前瞻基建,正是一個顯例。在這加上一般預算遠過兆元的天文數字當中,一點都不奇怪,軌道建設就占了九千五百多億,遠超過其他水環境、數位、綠能等更澤及全民而且迎向未來的建設,也正是地方諸侯搶破頭要分一杯羹的目標。 軌道建設的魅力為什麼如此難以抗拒?在一個吏治不清、官箴敗壞的環境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依照多年的往例,一項道路建設經費從發包、大包、二包、三包…輾轉落到最後真正負責建設者手中,常已剩下不到一半。試想,將近一兆的巨款,其中好幾千億雨露均霑,那是多大的一塊肥肉? 但這會讓真正的行家笑掉大牙,因為那是二、三等人搶食的骨頭。第一等人早在規畫階段決定路線時即已荷包滿滿。當然,搶到一條道路建設是必要的第一步;這條道路涵蓋的全部範圍即鯉魚跳龍門,全體受惠。 計畫到手後,如果是公路建設,則此路一定要經過我家、親朋好友、死黨、盟友、嘍囉、爪牙的土地,於是個個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身價百倍。每次路過一條本該筆直方正的馬路卻迂迴彎曲甚至直衝山壁,當可會心一笑。 若是軌道建設,則每個車站就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一站到手,方圓數公里的土地都雞犬升天,價格大漲,鈔票來不及數。 不要說近兆,只要數十百億的軌道建設,炒地皮的利益在潛力雄厚的地段恐怕都要以百億、千億甚至以兆計,怎能不讓人爭得頭破血流? 可怪的是,數十年來,這一切利益都還要從納稅人拿血汗錢埋單開始,後面百千億、上兆的利益方能實現。這裡藏著兩大問題:一是何等不公平!一是何其愚蠢! 不公平已毋庸贅言。蠢在何處?如果只要掏出區區幾百億,就能創造出十倍、百倍的炒地皮利益,那些可以左右公權力者又何樂而不為?除了過度貪婪之外,原因應當還在於官員的食古不化,不知變通。 一旦想通,叫那些炒地皮者捧著鈔票爭奪每一項道路建設規畫路線的權利,則不僅前瞻基建軌道建設的預算分毫不必納稅人埋單,全台各地的道路建設會像雨後春筍一般遍地開花,十兆、百兆,叱吒立辦,豈非國家與全民之福!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聯合/執政一年,民進黨究竟抱持什麼價值?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66765?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3-27 03:48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未來,人們想起台灣的同志婚姻釋憲案,法務部長邱太三恐將以「妣考邱」贏得奇異的歷史定位。 邱太三身為內閣法務首長,在憲法法庭辯論,選擇以祖宗稱謂「考考妣妣」的民俗衝擊表示反對,卻未以部長的高度論及法律調適、人權與宗教的衝突等核心議題。 這不僅令人對政府閣員的素質憂心,若邱太三的發言代表了政府的態度,那就更坐實蔡政府已成「騙票」政權。 除了同志運動,「被道歉」半年的原住民,為了「傳統領域」問題在總統府前夜宿逾月,除了風言風語,不見官員聞問。「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虛晃一招,原住民的「凱道大露營」將如何收場,至今看不見結局。 至於勞工,從蔡英文「心裡最柔軟的那塊」,被各式背離勞工權益的決策,「砍七天假」、「一例一休」、「四周變形工時可連上廿四天班」等燃成失望的烈火,硬到無法下嚥。 觀察蔡政府近一年來的施政風格,一言以蔽之:「選前公平正義,選後政治算計」。政府不表態、不決策,看風向、試水溫,任由民間對立衝突,各自動員人馬上街展現「實力」。年金改革、婚姻平權、勞資對立,無一不是如此。 不同社會位置的群體利益就會有衝突,意見就有不同;總統強調「溝通再溝通」不能說錯,但召開各式國是會議、成立對話平台,卻也是某種形式的意見壟斷或引導,或者只是拖延戰術。 蔡英文上台不到一年,原本因為她的承諾而挺她坐上大位的同運、原運及工運,都在政策上遭到「背叛」。在同婚議題上,當初因蔡英文一句「我支持婚姻平權」,一萬八千張「彩虹悠遊卡」十五分鐘售罄,足見同志族群的厚望。 如今,同婚法案連立院優先法案都排不上,一萬八千張彩虹卡成了總統背信的證物。 同樣失望的,是被當成政治道具的原住民族群。蔡英文去年盛大邀請原住民耆老北上,接受她的「元首級道歉」;但半年後,原住民傳統領域「變不見」。政委張景森說「不能憑口傳歷史剝奪他人財產」,將「自然主權」與「財產權」混淆;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說「轉型正義不是變魔術」,必須思考對社會的衝擊。那麼,轉型正義追討黨產對國民黨的衝擊,又何以不在考慮之內,而急著「變魔術」? 曾在總統就職典禮演唱的巴奈說得傳神:「騙一次就夠了」,「當政府需要包裝的時候,就請你上台唱歌;當政府決定犧牲你的時候,連開記者會的馬路都不給你」。工運就更不用說。去年蔡英文執政百日時,勞工已上街頭怒吼血諫。 新政府除了個案式地解決了華航空服員、國道收費員等問題外,在政策層次上,大話說盡,行動卻反其道而行,讓許多勞工的現實困境反更惡化。 社運與民進黨有長遠的淵源。早年爭取民主化時,民進黨的政治主張與各式環保、性別、勞工、原民議題結合,團結在「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催眠曲下。每逢選舉,各路知青、憤青進入綠營選舉機器,推出一波波帶著左翼社會福利國家理想的美好文宣,吸納對舊勢力不滿的新世代選票。 但民進黨真有什麼左派理想嗎?除了台獨主張、兩岸政策,民進黨的治國術和國民黨的右派理路有何不同? 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一上台就喊出「拚經濟」,下一句則是「社福暫緩」。當時,社運團體早就該體悟:選舉時喊「公平正義」只是文宣,是開完票就可以拋棄的東西。 若早點認清現實,何必今天還在傷心?社運團體如果不建立自主性,甘願當政黨的馬前卒,註定將是「用完即棄」。 對一般社會大眾而言,是期待繁榮、安定而不可得;對社運團體而言,則是期待改革卻樣樣落空。這是蔡政府把話說得太大,還是實踐的能力太弱?
中時快評》呂秀蓮最近很酸2017/3/29 下午 06:26:24
呂副首先自曝泰國不發給她簽證,還出言譏諷說泰國是個不入流的國家,看似對泰國不滿,實則棉裡藏針刺向蔡政府。(本報資料照片,合成照)
前副總統呂秀蓮最近講話很酸,不斷抱怨蔡總統的領導能力不夠,下指導棋的意圖很明顯。 呂副首先自曝泰國不發給她簽證,還出言譏諷說泰國是個不入流的國家,看似對泰國不滿,實則棉裡藏針刺向蔡政府。首先,同黨的前副總統要出訪泰國,竟然連簽證都拿不到,而且還是1年內2度受阻,民進黨政府的外交部會不會太弱、太不夠力了?難怪呂要「外交部硬起來。」 泰國是蔡政府首批免簽國之一,是「新南向」政策重要打交道對象。呂秀蓮的「不入流」之譏簡直是狠狠打了蔡政府一槍。 不只如此,呂秀蓮還加碼說,如果蔡政府真要推新南向政策,就必須先確保國人旅行的自由、安全及尊嚴。言下之意,蔡政府連這些基本的工作都沒有做好,還談什麼新南向! 針對特赦陳水扁,呂秀蓮要蔡英文別讓自己人受委屈了,她並且意在言外地撂話提醒蔡英文,不趕快特赦,「選民會不高興的!」蔡英文可要多多斟酌綠色選民的感受啊。 呂秀蓮對2018年台北市長提名也有意見,她直言,這回民進黨一定要提攜自己的候選人,不可再禮讓;如果這次民進黨再不提名,就是「自我毀損」。身為黨主席的蔡英文對提名自然有主導權,呂秀蓮的指點,未免多事。 但也別怪呂秀蓮管太多,怪只怪蔡英文自己民調太低且每下愈況,讓綠營人人都自覺有權力可以給蔡英文下指導棋。 蔡總統就任即將滿周年,諸事不順,政績乏善可陳,民進黨山頭大咖們已蠢蠢欲動,這正是民進黨典型的政治文化現實。
邱太三:同婚非普世基本人權
同婚釋憲案辯論攻防 邱太三考妣說爆爭議 https://udn.com/news/story/10966/2363783?from=udn_ch2cate6638sub10966_pulldownmenu 2017-03-25 01:28聯合報 記者王聖藜、林河名、鄭媁、丘采薇/台北報導
沒軌道技術 如何成就前瞻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63768?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3-25 01:36聯合報 鄭博文/國立屏東大學副教授(高雄市)
前瞻基建/80億蓋輕軌 「吃掉」學童午餐費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61663?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3-24 03:20聯合報 陳靜山/大學生(台北市)
基隆輕軌汐止人才不希罕 http://blog.udn.com/chuchiayih/97473460 2017/03/20 01:48
前瞻大餅 3都拿走5000億
新聞眼/為數眾多小礦場 更應優先退場 https://udn.com/news/story/10967/2365324?from=udn_ch2cate6638sub10967_pulldownmenu 2017-03-26 02:58聯合報 記者蔡惠萍
一例一休門診緊縮 名醫教你這麼做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365082 2017-03-25 21:54聯合報 記者魏忻忻╱即時報導
彭淮南憂重蹈新加坡慘痛經驗 「一例一休沒彈性 恐失敗收場」
聯合/「還權原民」掉進了大話陷阱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65343 2017-03-26 04:55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以總統身份向原住民道歉,隨即要求立法及行政部門修法或頒布行政命令照顧原民。這一系列「還權原住民」的設想雖立意良善,但過度標舉理想的結果,落到現實卻見各部門只顧政治正確、不惜扭曲行政常規的舉措。 如此一來,未必能照顧原民權益,反可能埋下汙名化原民文化的因子。 原民會稍早發布「原民傳統領域劃設辦法」,要輔導部落及地方政府劃設原民傳統領域;但台東阿美族都蘭部落搶先公告傳統領域管理原則,挑戰原民會「私人土地不劃入傳統領域」之決定。原住民團體並隨即在凱道長期紮營抗議,要求政府收回成命。原住民團體呼籲蔡英文政府要落實轉型正義,就要廢除「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並公布原住民傳統領域面積。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董俞佳/攝影分享 在這樣的抗爭態勢下,陸續有若干涉及原民傳統領域爭議的公共計畫受阻,宣布停建。 其一,是台東縣府興建的「知本棒壘球場」,使用的雖是知本橋下的荒地,尚未劃為傳統領域;但因為當地的卡大地布部落要求擁有球場的經營權,且不接受與縣府「共管」的條件,縣府只好喊停計畫。 其二,是花蓮縣府在鳳林鎮規畫安養流浪動物的「愛狗樂園」,但因兩名當地原住民屢以「施放狼煙」的方式宣示主權,造成狗園的出入成為問題,花蓮縣府只好放棄。 其三,水利署規畫在新竹尖石鄉興建「比麟水庫」,因當地原民部落擔心傳統領域遭淹沒,只能打住。台東縣政府去年動土闢建知本棒壘球場,但球場位於原住民傳統領域,遭部落反彈,縣府無奈宣布停建。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尤聰光/攝影分享 除土地權之外,一些牽涉原民文化、行為的「除罪化」修正,也可能有破壞法治之虞。以立法院甫完成朝野協商的《野生動物保育法》為例,重點在開放原住民族狩獵;但立委不顧主管機關實務上的不同意見,強行完成協商。 由於《原基法》已開放非營利的自用狩獵,立委因而要求《野保法》配合修正原民得以「自用」需求狩獵;對可狩獵的物種、區域、獵具全面放寬,違法狩獵行為也排除《刑法》之適用,僅處以行政罰。如此一來,等於全面除罪化,也引起動保團體的異議。 剛出行政院的《礦業法》,也有類似情形。現行台灣礦業的問題,是對於不當開採無法徹底禁制,礦業需做的政策環評也仍缺乏法源。明知仍有一堆問題未解,但行政院的修正案卻只增訂了原住民採礦「除罪化」條文,以為如此即可了事。 一連串的原民除罪化之舉,其實是陷原民於不義。試想,台灣山林盜獵從未消弭,這是原民所不樂見。原民在傳統上講究與山林共生,「不時不獵」,嚴格要求繁殖期禁獵、抓大放小、捕雄棄雌……,以資源永續、生生不息的思維守護山林和祖靈。 如今,若盜獵保育類動物除罪,獵場不限、獵具不限,最終得利者其實是漢人主導的盜獵集團。若把山上的問題全推給原民,豈不汙名其山林文化? 《礦業法》的修法原有其必要,遺憾的是,行政院僅處理原民採礦除罪化條文。事實上,礦業開採需要龐大資本,原民通常無力獨自採礦;因此,為原住民採礦除罪,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現行礦業法一面倒地包庇礦權所有人,對礦權屆期的展延「原則核可、例外再議」,等於允許永久持有。 更嚴重的是,採礦幾皆規避環評,設定礦權的礦場有二四六座,僅廿五座通過環評。試想,一個礦場動輒五千坪,改變地貌、排水等,卻無須環評,豈非匪夷所思?修改礦業法本應補上這個缺口,結果卻只在原民採礦除罪化上著墨,根本是避重就輕。 追根究柢,原住民族希望他們的傳統領域及山林智慧受到尊重,這是漢人需要學習及尊敬之處。但是,蔡政府「還權原民」的政策仍需審視台灣社會的各種主客觀現實,而不能將之變為「政治正確」的教條,甚至流於潦草「除罪化」的形式主義。否則,如果現實上無法實現政治大話,不僅將增加法治的困擾及利益的糾葛,也將使原住民的處境更加為難。
2017/3/26 下午 07:57:22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326003059-262101 主筆室
國防部長馮世寬在立法院提出4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指導方向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他解釋「要具備多重、多方、多能力戰備,利用潛艇、戰鬥機和導彈,阻止大陸登陸台灣」。但國軍有多少力量實現「嚇阻」?代價為何?社會能否有效支援?國人是否有共識呢? 且看蔡政府國防自主政策的進展,國防部大力推進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展現自主防衛的決心;蔡總統更親登潛艦宣示國造潛艦8年下水、10年成軍。總統信心十足,但實質上困難重重。海軍造船發展中心組成7人小組密訪歐洲4國,希望獲取潛艦外殼建造授權,卻連遭拒絕,如今恐怕只能依靠美方支援購買日本封存潛艦,再由美方組裝,但能否如願仍待觀察。 至於國機部分,雖有進展,但局限於高教機計畫,且周期甚長,預計到2026年才會完成交機。至於所謂匿蹤戰機研發,恐怕只是意願表達,距離可行計畫出爐還非常遙遠。 武器裝備當然重要,但國防更真實的難題在部隊軍紀廢弛及兵源不足。近年來國軍屢現醜聞,吸毒事件頻傳,讓人管窺國軍內部混亂不堪的冰山一角。至於武器操作規程執行不嚴格就更是所在多有,先有雄三誤射事件,日前又發生飛彈快艇海上撞及娛樂漁船,造成遊客驚恐事件。 不僅如此,國軍形象受創,年輕人不願從軍,基層軍官缺員嚴重,軍事學校為了避免招生不足,不惜調降學測分數,更形惡化基層軍官素質,無能軍官領導下的士兵豈能作戰。部隊軟體問題不改善,大肆擴增預算提升硬體武器裝備也難發揮應有戰力,反而提高風險災難程度。 但政府和民間社會並未正視危機,究其本源,在多數人認定一旦台海有事美國會提供支援。但美國智庫學者指責這是「免費搭車」心態,川普總統也宣示,要美國提供保護必須付費。何況美國內部對是否應為台灣不惜與大陸對抗一事,始終存在分歧,美國民意對此支持度也偏低。雖然美國不斷提升與台灣軍事合作的水準,但並不意味美國會願意與大陸兵戎相見。所謂美國的戰略保護,雖然非常重要,但也愈來愈不可靠,台灣又豈能將自身安危寄託在美國身上? 或者說,即使要依賴美國的支援,前提也是自己有足夠的自主防衛能力,且有充足的經費提供保障。美國宣稱要提升對台軍售,金額達10億美元,不談對台灣安全的實質助益,政府已準備編列兆元基礎建設特別預算,300億元軍費從何而來? 對台灣來說,這些思維都不現實。實現安全保障的唯一策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是透過兩岸和全球兩個連結,讓大陸放棄武力攻台的戰略選項,願意接受和平協商解決兩岸問題。首先,兩岸交流應該繼續推動,並真正建構兩岸一家親的命運共同體。 兩岸和平與否,取決於大陸在實現統一進程中,是否認知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仍在,只要有機會實現和平統一,兩岸關係就處在正向軌道上,大陸自然就沒有武力犯台的動機,畢竟軍事衝突損人亦不利己,且與大陸當前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戰略基調不符,大陸並不希望輕啟戰端。如果台灣能夠照顧到大陸有關兩岸一中的核心關切,且能推動兩岸交流的繼續深化,台灣自然沒有武統的疑慮。 其次,台灣應該擴大開放,與包括大陸在內的全球各國合作,並與全球經濟深度融合。台灣與大陸的經濟融合,將升高大陸武統的代價。而台灣與世界各國加強經濟合作,擴大投資、貿易領域的互利共贏,也將使各國認識台灣的重要,為維繫本國利益,也會更願意幫助台灣,提高大陸實施武統的國際壓力。 台灣所能做的就是通過與大陸乃至世界各國合作,讓大陸認識不能使用武力,也不需要使用武力來解決兩岸問題。如果能夠實現,就不必再糾結於如何完善國防戰略,更無需空耗公帑提升軍備,有限的資源就可以投入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進一步提升台灣的吸引力,反過來又可繼續消除大陸武統的必要性,構成一個正向循環,這才是台灣發展的最佳選擇。 全世界都在認真評估大陸國力與軍力的成長,並謹慎因應,唯獨台灣不怕別人所怕,異哉!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