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求你別當醫學生」台生在港實習月薪20萬 港校搶人、國內就業差 台灣高教內憂外患 為什麼學生對什麼都沒興趣?
2017/02/18 10:47:29瀏覽783|回應0|推薦0

 

 

「求你別當醫學生」 過來人經驗引發熱烈回響

https://udn.com/news/story/6925/2298111

2017-02-21 16:24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一名就讀台北醫學大學的劉姓網友在臉書道出醫學系背後不為人知的辛苦,引發熱烈迴響。...
一名就讀台北醫學大學的劉姓網友在臉書道出醫學系背後不為人知的辛苦,引發熱烈迴響。 圖擷自劉姓網友臉書
分享

考上醫學系、畢業後當醫生對不少人來說就像是人生勝利組般的強者,不過一名就讀北部某醫學大學的劉姓網友卻道出醫學系以及醫生背後不為人知的辛苦,甚至還以幽默的口吻表示「求你別當醫學生」,引發熱烈迴響。

劉姓網友在臉書分享「申請醫學系的543」,他指出,在一般人眼裡也許以為醫學系是要研究生物和化學等知識,但實際上醫學生的課業以背誦為主且相當繁重,在進醫院實習以前,記憶性的科目很多,像是藥理學、微生物與免疫學、解剖學、寄生蟲學、病理學。等到大五進醫院見習,每周還要在醫院「夜間學習」,大六則是要「過夜學習」,且沒薪水還要付學費。

至於畢業後當上醫生是不是就代表邁入康莊大道,年薪上看300萬呢?劉姓網友表示,根據現行規範來換算的話,假設住院醫生每天平均工作12個小時,時薪大約不到當家教的一半,他反問想考醫學系的人是否能接受每天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工作、時薪比家教低、還得面臨醫療糾紛、醫院暴力等風險?

不少網友看到貼文後,直呼實在是太中肯了,有人說「光是藥物名稱就要背到頭大了」,還有網友表示自己計算過住院醫生的時薪,應該小於120元,學弟妹如果沒做好心理準備,真的別來念醫學系。但也有人呼籲醫生的工時長、工作量又大,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應該被正視與有效解決。

 

 

大一就能開始實習 台生在港實習月薪20萬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291835

2017-02-18 07:36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台灣明星高中學生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最佳代言人,左至右為南一中周益宏、雄中張宸維、...
台灣明星高中學生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最佳代言人,左至右為南一中周益宏、雄中張宸維、北一女周世婷。記者馮靖惠/攝影
分享

高雄中學畢業的香港中文大學計量金融學系三年級學生張宸維說,香港大學生從大一就開始實習,很早就接觸職場,他也在升大二的暑假開始實習,升大四的暑假實習則已簽約,將到國際券商實習,月薪新台幣廿萬元,希望能留港工作。

張宸維說,他有很多讀台大財經系或經濟系的同學,大二、大三想到業界實習,業界卻沒有提供這麼多實習機會,反觀香港,大一就可實習,培養自己的軟實力,提早適應工作環境。

北一女中畢業的周世婷在香港中文大學主修環球經濟與金融,以學測七十五級分申請港中大,「想到香港的大學讀商業,並且體驗不同文化。」

周世婷曾在大型保險公司及國際性會計事務所擔任實習生。

周世婷提到,香港政府很鼓勵台灣學生畢業後留港發展,且留港工作的機會比較多。在香港找工作,實習經驗非常重要,香港的公司不僅提供多樣的實習機會,甚至有長至一年的全職實習。周世婷因實習表現良好,目前已拿到畢業後的正式工作。

港中大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二年級學生周益宏去年從台南一中畢業。周益宏說,學校旁邊就是科學園區,他大一就開始在園區實習。

 

 

港校搶人、國內就業差 台灣高教內憂外患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291836

2017-02-18 07:38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學測剛放榜,香港中文大學立刻來台搶優秀學生,開出學測頂標以上的高要求,吸引近三百人報名。大學校長說,台灣高教面臨少子化、資源少、就業環境差的「內憂」,加上全球搶人才的「外患」,已逐漸失去競爭力,疾呼「台灣不該人窮志短!」

就業環境差/兩岸三地裡 我漸失競爭力

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說,香港、澳門、大陸的大學資源豐沛,反觀台灣高教捉襟見肘,令人憂心。台灣的高教系統管制多,仍執著於計畫經費、學費障礙等,競爭力逐漸喪失。

李天任說,各國來台找好學生,是認為台灣有人才,也希望人才為該國所用,但台灣的大學在招收外籍生時,仍只想填補生源的不足,「把高教當商品化」,「面對高教困境,不該人窮志短,不能只為生存而努力,而是要把眼光放遠。」

台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說,香港的大學經費比台灣多好幾倍,連大學部都願意提供獎學金吸引優秀學生,現在也較多家長願意讓孩子在大學期間就到國外讀書,因考量「未來就業及人生發展」,大概都是為了留在當地工作,也反映出台灣近年經濟環境不好。

港校來搶人/想找頂尖生 近三百人報名

香港中文大學今明兩天在台舉行說明會和面談。「台灣生源太好了!」港中大協理副校長王淑英說,去年原目標招五十名台生,但因台灣學生素質太好,增額到六十名,今年也將錄取五十至六十個名額。

王淑英說,台灣學生可用學測成績申請,基本要求是頂標以上,但希望吸引接近滿級分(七十五級分)的頂尖學生。為此,港中大提供許多獎學金機會,其中最優的全額獎學金,包括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四年約新台幣三百萬元。

港中大今年也推出三個新課程,包括工商管理學士及法律博士雙學位、金融科技學、全球傳播學位學程。

其中,全香港首創的工商管理學士及法律博士雙學位課程,讓學生五年內可獲得本科學士及博士雙學位;商學領域向來是港校強項,畢業後起薪新台幣六萬五千元以上,如果進到跨國企業,甚至有人月薪達卅二萬元。

 

 

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一:為什麼學生對什麼都沒興趣?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2/2288478

每當到學測完寄發成績單,高中生要選填志願的時候,許多老師與升學專家通常都會宣稱「興趣很重要」,還有「選填志願不應該盲從」。但是不論是高中老師、大學教授與家長應該都有一種共同的經驗:當你與學生(小孩)談論「你的興趣是什麼」的時候,他會告訴你「不知道」;問他為什麼「不知道」的時候,他還是會回應你「不知道」。

這樣的學生其實也不是現在才有,我當年念大學的時候也遇過不少「對甚麼都沒興趣也說不上來自己的興趣是什麼」的同學。但是當年的就業環境比較沒有那麼嚴峻,目前台灣社會的幾個重大問題也還沒有浮現,所以過往那種「甚麼都沒興趣的學生」也不會受到多大的關注。

以前剛開始教書的時候,我對這種「什麼興趣也沒有」的學生有著很多的不理解。總認為「對某件事有沒有興趣不是問問自己就知道嗎?不是很直覺嗎?為什麼還要問別人?為什麼還要做那麼多有的沒有的興趣與職涯性向測驗?」後來我大概比較理解那種「對任何事都無感卻又說不上來」的困境是怎麽來的。

首先,我發現許多學生並非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而是「他們從小就產生的興趣與好奇心沒有被好好對待」。所謂的「沒有被好好對待」可能是因為自己缺乏對興趣的察覺,也可能來自於周圍的忽視與壓力。

好比說,有些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明顯喜歡畫畫,但是他很可能沒有察覺到這是一種天分(有些人連一個圈圈都畫不好),自己也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這個天分,也很少受到稱讚或接受建議。當年歲漸長,「所謂的主科功課」越來越多以後,這個天分就在記憶中被抹去了。但是許多成人在看待孩子的興趣時,又習慣太快與未來就學科系與職涯(甚至是薪資)連結,因此只要在當代被認為「不賺錢」、「不穩定」、「不高級」與「不熟悉」的興趣領域,都會被直接發落成「沒有用」與「不值得」。這個時候那怕學生有多少的興趣,那種小小的火苗被大水撲滅以後,以後就會被國中與高中(以後變成7-12年級)的課業弄得無影無蹤。

有些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明顯喜歡畫畫,當年歲漸長,「所謂的主科功課」越來越多以後,這...
有些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明顯喜歡畫畫,當年歲漸長,「所謂的主科功課」越來越多以後,這個天分就在記憶中被抹去了。 圖/shutterstock

第二個情況是「缺乏專注與耐性」。我發現有些學生對某些事物是有興趣的,但是對任何事情都是淺嘗即止。我在各校演講的時候經常問學生一個問題,「從小到大自認為曾經完整做完、做好一件事情的請舉手」。我後來才知道我問了一個天真的問題。因為很多學生根本不清楚什麼叫做「把一件事情從頭到尾完整做完與做好」。他們從小到大,無論是自己的事、家事、學校中的學習,還有與社會的連結,幾乎都是片段破碎的。回家吃飯,只要負責吃就好,不需要參與菜單設計、採買、清洗、烹調、擺盤、與收拾;在學校上課,也只需要負責填答以及在當週的幾小時課程中記下一些知識,或完成一些操作,然後再拿來通過各種考試。如果學生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上的學習與體會都是淺層的、片段的、與蜻蜓點水的,其目的就是完成緊湊課程安排所意欲達到的「立竿見影」效果,那麼你給他再多的職涯性向測驗都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他們的聰明與智力都能讓他們完成那些測驗並吸收片段的知識,但他們缺乏從頭到尾完整耐心學習的經驗,只有耐著性子把考卷寫完,然後迅速放空什麼都不想的體驗。

第三個狀況是「缺乏興趣與專業的連結」。實際上,很多學生是可以說出自己「想做的事」,例如「逛街」或「旅行」。但是他們或許也看過一些「逛街和旅行達人」的事蹟,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要成為「達人」所需要的專業是甚麼,也不懂得看門道。

好比「旅行」,除了觀光、餐飲之外,還需要交通運輸、歷史、地理、語言、攝影、政治、社會與經濟的知識。如果他們的興趣永遠只建立在「一次性消費者或使用者」的角色上,那麼一時的好奇與嘗新都不能衍生出真正的專注、狂熱與鑽研。我們在媒體上也經常看到各式各樣的「達人」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然而媒體報導的角度經常只著重在「心態」、「是否戲劇化或故事性」以及「成果」。甚少報導告訴大家成就一個受人稱許的專業究竟需要什麼知識與技術的養成,從最初的興趣到最後的成品之間有多少的轉折。如果學生從來不知道這些,也不知道要深究這些議題,那麼他的初始興趣當然不會成為一個生涯的選擇。

我們在教學現場上經常要面對這些「已經考上大學但是對甚麼都說不上來有興趣的學生」,這類學生的比例還相當高。這些學生通常早就把小時候發自直覺的興趣給丟了,然後一直仰賴「考試成績的高低」來評估自己的興趣,甚至把那樣的「成就感」內化成自己的興趣;因為他的興趣就是「藉由考試得到成就與存在感」啊。

我曾經遇過好幾個學生跟我說「現在回頭想想,我真希望自己不要那麼會考試」。為什麼呢?「因為一但很會考試,就會被當成優秀學生,就會被賦予一個不能回頭、不能出錯、不能做與分數門檻不合的選擇」。學生告訴我「我都已經快要大四畢業了,才發現自己的興趣根本不在這個科系,但是現在要告訴爸媽我不想要繼續下去,想要跳出去學點別的,也才發現問題在自己沒有勇氣割捨過去經由考試成績決定的人生選擇」。這其實是大學生相當普遍的困境,也就是「有能力通過不喜歡科目的測驗,但沒有機會與勇氣鑽研自己的最愛」。

所以,如果高中生在選系的時候很想依據興趣選系,但說不上來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是否應該先想想自己在什麼時候、哪個階段、甚麼原因,把興趣給丟了?是自己的敏銳度太低?旁人的壓力?自己太容易放棄?還是沒看見興趣與專業的關聯呢?

 

 

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二:興趣究竟能不能當飯吃?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2/2290200

顏聖紘

如果你的興趣是吃豬排飯,最好還白飯和高麗菜絲可以一直加的那種,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要吃到這一客定食,會需要甚麼樣的知識、技術、政策法律與服務? 圖/shutterstock

前文中我提到「許多高中生在選系時不知道興趣所在」的原因可能來自於「自己太早丟掉興趣」、「旁人的壓力」、「缺乏對興趣的敏銳度」還有「不懂得了解興趣與專業之間的關聯」。可是我們這個社會總是有一種輿論氛圍告訴大家「興趣不能當飯吃」。這聽起來超怪超氣人的。如果興趣不能當飯吃,那選系的時候一堆老師學者專家幹嘛還要還要呼籲「學生應該依自己的興趣選系」?這不是鬼打牆嗎?

我認為「興趣不能當飯吃」這個議題應該要拆解成幾個面向來討論,分別是:「所謂的飯是什麼?多大碗才叫飯?」、「興趣為什麼不會變成飯?」、「如果興趣等於飯又吃不飽怎麼辦?」、還有「如果興趣很多怎麼辦?」。

飯是什麼?多大碗才叫飯?

當然我們都知道飯碗就是職涯。可是甚麼樣的職業才會被「認可」?所得要多高才叫「穩定」?這完全得視個人對於「完滿人生」的想像以及「真實人生」的認知是什麼。沒有人會嫌錢少,大家都會認為薪水要越多越好。但是完滿人生是否應該只由薪資來衡量?高中低薪資背後的代價是什麼?父母、師長、媒體、學長姊、網民有沒有告訴你?有些長輩喜歡告誡年輕人要找「穩定的工作」,但是「一入行就做到退休的工作」有多少?我們又為什麼常常看到有些人「一直在換工作因此人生多采多姿」?我們容易見到別人的光鮮,也容易看見某些人的辛苦,可是那與我們對美滿人生的想像與實踐有沒有關係?

我認為在大學以前,我們的學生很少觀察與思考這些議題。美滿人生的定義只有一種嗎?實踐美滿人生的方法只有一種嗎?怎麽評量出社會工作以後需要多少錢才能讓自己有「安全感」?一直做一種工作表示「人生穩定」還是「因為沒有其他的本事」?一直換工作是因為「一直找不到工作的成就感或合理薪資」或是「多才多藝」?在退休年齡延長與經濟狀況變差的狀況之下,這些都是許多人一生的課題,並非只有高中畢業生須要面對。可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家庭教育與社會氛圍能不能讓學生開始思考這些議題?或只能無窮無盡地複製成人基於「舊時代與舊經驗」的期待?

興趣為什麼不會變成飯?

姑且不論「工作與興趣結合」是否真是一種理想境界,興趣之所以不會變成「職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嘴巴說說的興趣從來只是蜻蜓點水與走馬看花」,所以不可能從興趣進入狂熱、專精、專注。當興趣沒有成為專業的可能,就不可能達到某種門檻、認識具有近似興趣的達人們,並且看到門檻後面的機會。

但是我們先退回一個點,也就是「興趣如何衍生出專業」?這就涉及「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觀察與理解」。我舉個例子來說,你喜歡吃豬排飯,最好還是味增湯、白飯和高麗菜絲可以一直加的那種。這是一個興趣。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要吃到這一客定食,會需要甚麼樣的知識、技術、政策法律與服務?

好吃豬肉哪裡來?是養豬的人養的。但是要養好一頭豬,就需要動物科學(畜產)和獸醫的幫忙。但是豬的宰殺又要如何符合動物福利?這是動物行為科學、神經生物學,和人與動物的社會學議題。豬肉要如何分級?如何確保品質?這是食品科學議題。那麼豬肉要怎麽送出去?這是農產運銷議題。但豬肉為什麼變貴了?這是農業經濟議題。豬肉要怎麽烹調才好吃?這是餐飲的專業。但是你為什麼被廣告吸引?這是行銷和視覺傳達議題。如果豬生病了,得了豬流感,居然還變成豬傳人的疾病,那會牽涉那些法律、政策與部會呢?光是一塊豬排就有這麼多的專業可談,我們還沒談到海帶芽、高麗菜是怎麽來的,外加定食店的勞動條件是否合格?

我不是說吃一塊豬排要想東想西的,那這樣也太辛苦了點。但如果一個人宣稱自己有某種興趣與嗜好,卻不曾想過「怎麽來的」,那麼有再多的興趣都不會成為專業,更遑論職涯了。

如果興趣等於飯又吃不飽怎麼辦?

就好比很多媒體工作者的勞動環境很糟糕,沒有所謂的上下班,沒有朝九晚五這件事。他們的興趣與專業就是觀察與描述這個世界與社會,他們也有相當敏銳的觀察力與文筆,但是媒體產業就是無法提供新人入行四萬五的薪資。

這就是一個現實問題,興趣有了、專業有了,但是那個產業無法提供你滿意的、令人感到安全的薪資水平。就算抗爭也沒有用,因為你沒有那個本事,你的同行沒有那個利器,也看不到加薪的願景。那怎麼辦?這時候你就必然要面對一個抉擇:理想和金錢之間的拉鋸。不過就算你很大方地說「我不幹了」就表示你會找到一個沒甚麼理想性但是會給你滿意薪資的工作嗎?這也不見得,這個社會多的是沒有理想性、沒有專業,然後薪資水平也很低的工作。因此興趣、那個工作能不能實現理想、薪資、時間、空間與心情的餘裕有多少,都是下一個決定時需要被衡量的因素。

最後,有學生常跟我說「如果興趣很多怎麼辦?」,「感覺自己多才多藝反而不知道怎麽挑」。這個簡單。以前我常常被一些大學教授訓示說:「年輕人一定要聚焦在一件事情上,不要這個也想做那個也想做,看起來沒重點」。我當時覺得好莫名奇妙啊,人家就是多才多藝不可以嗎?後來我發現,一個人要發展多種興趣並沒有不可能,但是時間要規劃好、不能只學到皮毛就到處獻寶,最重要的是「身體要好」。如果身體不好,年紀一大腦神經衰弱,學習能力變差,就會真的會變成一個光說不練的嘴炮了。

興趣當然可以當飯吃,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敏銳度,你喜歡看門道,你願意去學習,你希望越過某個門檻去加入某個專業。但是就算興趣真的變成職涯,也有一定的風險,而如何面對這些人生風險,則是一生都需要的學習。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242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