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2/15 11:22:02瀏覽288|回應0|推薦0 | |
葉丙成/請別再說:他們不是辦教育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28525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2-15 00:34聯合報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在上周,史無前例全台二五二位高中校長、教務主任連署,針對大學端(招聯會)所草擬的考招新方案對高中教育的傷害,提出沉痛呼籲。二五二位高中校長、主任聯名提出一個真正能維護學生完整學習的理想方案。高中端所提的方案,是在觀察現行二階段大學考招在過去十餘載對高中教育所造成的傷害後,凝聚而成的共識版本。 根據隔日民調,這樣的呼籲得到全台超過六成民意的支持。然而報載,元智大學吳志揚校長在受訪時表示: 「連署的高中端根本不是在『辦教育』,只是害怕學生考上了會讓上課秩序混亂,沒有辦法『管秩序』。」 看到吳校長如此的發言,我內心感到十分難過且內疚。我可以理解吳校長為何如此發言,因為四年前的我,對高中教育也是同樣地陌生。當時身處大學的我,認為高中就是讓學生升上大學就好。考上大學後,高中任務已了,學生何必再留學校? 直到這四年我在全台走透透跟中小學老師演講、分享,跟各地基層老師頻繁交流。我才發現四年前的我,對高中教育的看法,是多麼的大學本位主義!我看到許多高中老師、主任基於對教育的熱忱,已不甘於高中淪為「以升大學為目的」的類補習班機構。老師們想給學生真正的教育、教會學生真正有用的東西! 這樣的想望,在過去似乎是癡想,不可能實現。但在教育部決定推動一○七課程改革後,這樣的想望開始有了實現的契機。教育部所制定的高中新課綱,將在高一著重基礎,高二著重探索;進而在學生找到興趣方向後,在高三加深加廣。一○七課程著重的是素養、是孩子運用知識的能力,而非考試。這是OECD各國教育都在努力改革的方向,連極端升學導向的日本也都在努力改革。這樣的課綱設計,讓有理想的高中老師相信,台灣的教育是有可能脫胎換骨的!於是,這幾年全台許多老師開始集結起來,每個周末利用自己假日南北奔波,努力幫助各校老師設計出符合一○七課綱精神的各種探究式課程。 但這樣的努力,需要新的一○七大學考招方案配合,才能成功。如果大學端還是不了解課綱精神,繼續把高中視為「以升大學為目的」的機構,那大學端主導規劃的考招方案,將嚴重傷害對一○七高中教育脫胎換骨的契機。台灣的高中也將繼續沉淪於僵化的升學導向,葬送台灣年輕人的未來競爭力。這樣的後果是如此的令人擔憂,全台高中校長、主任也因此才會集體聯名沉痛呼籲。 四年前的我,對高中是如此地陌生而無視。四年後的我,看到高中老師們想改變台灣教育的理想與投入的心力,充滿感佩。衷心期盼大學端的夥伴們,能對一○七的新課程規劃有更多認識,幫助高中端的夥伴們;大家一起攜手改變台灣的教育。讓更多高中生在升大學前找到自己方向,而非成為許多大學課堂裡的無動力行屍走肉! 以後,可否別再對這群為台灣教育全心全力奉獻的老師們說:「你們不是在辦教育!」 大學端、高中端,我們一起努力! (作者為台大電機系教授)
劉源俊》新課綱 美固美,急不得劉源俊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215005598-262105 現行的大學入學方式既複雜,也嚴重影響正常高中教學,又利富害貧,著實應當改!但最近各方人士為「大學招生及入學考試調整方案」爭論不已,莫衷一是。 民國81年5月教育部成立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專案」經3年研討,提出《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秉持「漸進、包容、兼顧」的原則,設計「學科能力測驗」及「改良式聯招」與「推薦甄選」兩主要入學管道,廣受各界支持。惜該方案因有違某些在位者的執意,致遭擱置甚至扭曲;後來入學方式更愈改愈亂。 當年的方法是先列出良好大學入學方式的評判規準,然後據以設計方案。一開始是提出14項規準,經調查發現最為重視的是:「能引導高中正常教學」、「公平公正及公開」、「能正確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成就」、「能顧及學生的特殊才能和性向」、「能鼓勵學生向學的動機」這5項。此外,「各大學擁有招生自主權」也被納入重要考量。其他規準還包括:入學方式要明白易懂、省時省力省錢、避免性別及城鄉文化背景的歧視等。 時經20多年,高教環境、高中課程與人們心理已有很大的變化。當年「僧多粥少」,現在則是「粥多僧少」;當年高中課程缺乏彈性,「107課綱」則賦予許多彈性;當年普遍對「申請制」有疑慮,現在則在教育當局硬推下,經申請入學的名額已大幅增加。現在來設計新方案,想來「規準」應有所改變。然而,新的規準是哪些?其優先順序如何?研究者應先排列出來以利抉擇。 良好的大學入學方案,在考慮「學生適性適所、大學公正選才」之外,當注意「十不」──不複雜、不影響高中正常教學、不讓大學窮於應付、不勞民傷財、不利富害貧、不一試定終身、不引誘造假、不降低學生程度、不讓普通學子陪「菁英」受煎熬、不間接鼓勵高中生出國留學,這樣才會有利於我們的教育。 其中必須特別注意「不誘假」。現今入學方式到處都是假──以選擇題為主的測驗測出的能力是假,不良設計性向測驗所量出的性向是假,測驗後依「落點分析」所填的志願序當然也是假。就怕將來許多人過度美化的「學習歷程檔案」在全面推行後也全都是假。是否將來學生一進高中就要面臨處處造假的人生? 觀察目前各方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各有缺點。例如,若全面推行學習歷程檔案,會鼓勵造假;若將考試、申請時程密集放在6月,必會加重學生焦慮,也勢將影響大學正常作業時序。 110年的「招考案」據知是為配合高中「107課綱」推行,需在今年上半年定案。但據了解,目前「107課綱」的進度嚴重落後,不可能如期推行;既如此,何必要急於定案? 過去20多年,種種教育改革都失敗收場或收不了場,究其原因都是「想得美,推得急」!欲速則不達,還望各方多集思廣益。 (作者為東吳大學名譽教授)
大學就能學飛行 淡江與業界合作推機師課程 2017-02-14 11:32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即時報導 根據波音公司預估,未來20年全球至少需要50萬名機師,其中亞洲市場缺額就近20萬名,台灣機師也長期面臨供不應求困境。淡江大學與安捷飛航訓練中心今共同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將由淡江大學開設就業學分學程,安捷飛航訓練中心則提供業師、獎學金、實習機會等,從小夢想飛行的學生不用再離鄉背井出國,在台灣就能圓夢成為專業飛行員。 安捷飛航訓練中心董事長高健祐表示,美國、澳洲、大陸等國大學都有設置飛行相關科系,但台灣沒有,有志成為機師的學生都得等畢業後才能開始機師訓練,從考到商用飛行駕駛執照、到航空公司培訓完畢,往往得花上兩年以上時間,機師進入飛行市場時間晚、工作生涯也因此縮短,人才長期不足。 此外,高健祐說,在安捷飛航訓練中心成立之前,台灣學生要參加機師培訓,都得到國外,過去20幾年至少花了數百億費用於國外培訓,中心成立後培訓已可轉移至國內,未來與大學合作,可進一步幫助學生早一點進入機師市場,提早接觸機師實務。 淡江大學與安捷飛航訓練中心的產學合作將採「7+1」模式,大學前7個學期在淡江大學上飛航相關課程,最後1學期則可到安捷飛航訓練中心實習,實際接觸飛行實務,在擬真如機艙的機艙環境中,熟悉、練習各種飛行情況。 淡江航太系主任湯敬民表示,兩機構的產學合作,將針對嚴格挑選、經訓練合格的學生,提供飛行教官訓練保證就業方案,畢業後可獲得在安捷就業的機會,未來雙方也將針對大學生提供飛行相關學科、術科訓練。預計每年培養出10到20名優秀飛行員,讓台灣飛航實力更扎實。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