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18 09:00:17瀏覽1068|回應0|推薦0 | |
長日將盡 在瑞典勇敢老去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瑞典報導 前言 聯合報慶祝創刊六十周年,為讀者規畫「借鏡國外,提升台灣」國外採訪系列專題,並以影音、幻燈片、廣播等多媒體形式呈現報導,邀讀者一起走向數位匯流的新媒體時代。 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長期照護的需求迫在眉睫,但目前台灣長照是靠十八萬名外籍看護工及無數家庭照顧者支撐。反觀瑞典,百分之九十三的老人能在家中老去,因為有高密度的居家照顧讓家屬安心。瑞典如何辦得到? 感謝中國信託贊助此次國際採訪計畫,長榮航空提供交通協助,與國人一起放眼世界,關懷台灣。 ●打開居家服務員道格拉斯‧阿爾比掌上型電腦的行程表,密密麻麻列出這天要服務的個案:先到馬茲家,為他做早餐、整理家務;再到葛楚家備餐、談心、倒垃圾;還要幫因糖尿病不良於行的英格麗敷藥,陪她上超市……。 「今天才十二個!」五十九歲、具護士資格的阿爾比輕快地說,「因為有你們同行,今天少排了點。」 居服員 穿梭照顧老人 告別社區「居服員中心」,阿爾比搭地鐵上路。他在地圖上比畫著,「我服務的區域就是地鐵兩三站的範圍。」 想像蜜蜂在固定花叢間來回穿梭採蜜的畫面──居家照顧的個案大多需要「一天多次」的密集服務,例如三餐加沐浴;所以阿爾比和同事的工作路線,大概也像蜂,在固定照顧的老人家間來回忙碌。 阿爾比是瑞典居家照顧大軍中的一員。瑞典是日本之外,人口最老化、最長壽的國家,八十歲以上的「老老人」占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全歐洲最高。瑞典人相信,最幸福的老去方式,是老人獨立、有尊嚴地「在宅老去」,約九成三的老人都住在自己家中,機構照顧為輔。 當生活能力漸失,靠的就是縝密的「居家照顧」體系──這正是急著打造長照制度的台灣,極度需要卻欠缺的。 老夫妻 一天受探七次 八十四歲的葛楚太太老早等著阿爾比了。他熟練地在她的流理台料理餐點、煮咖啡、備心臟藥、處理垃圾,邊絮絮叨叨地提醒葛楚:下周一她再度中風的丈夫出院回家後,她千萬不能再自己逞強照顧了。以後每天會有兩名居服員一起來照顧癱瘓及弱病的老夫妻,白天五次,晚班來兩次,一共七次,平均三小時多就有人來。 「我就像她另一個兒子。」阿爾比說,他已經照顧這對夫妻十年了,感情很深。葛楚兩名女兒住得遠,阿爾比會跟她們通電話。他在掌上型電腦勾選完成的工作,電腦也提醒他中午還要再回來為葛楚備中飯、購物、送洗衣物;「她的女兒若現在上網,輸入密碼,就可以看到我今天為媽媽做了什麼。她會很放心。」服務透明化,這是瑞典模式的一大特色。 老人家 在家幸福感高 「如果瑞典經驗能給台灣一點建議的話,那會是:老人在家老去,幸福感最高。當然,前提是政府必須提供協助。」瑞典延雪平大學老人學教授葉特‧山史川謙和地說,協助包括年金經濟安全、住宅支持及足夠的居家照顧等等。 山史川說,當老人逐漸失能,市政府會派出評估員,決定老人需要哪些服務及提供的頻率。老人的需求常由交通服務開始,政府讓行動不便的老人以「搭公車的費用搭乘計程車」,好外出訪友、購物,維持與世界的連繫。接著就會是安全警鈴(若有突發事件,社福人員能立即處理)、送餐服務、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等等。 防跌倒 維修員換燈泡 「活力老化」是國際潮流,瑞典成功將老年「疾病期壓縮」,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形容是:「瑞典老人離開網球場、游泳池、慢跑步道後不久,即可安然就木。」瑞典政府防患未然:以公帑派出復健醫師指導老人「要活就要動」;市政府也設有「維修員」,到老人家中換窗簾、燈泡等,防止老人跌倒。瑞典八十五歲以上老人自認健康良好的比率高達五成一,是全歐洲最高。 助行器 助銀髮趴趴走 「瑞典優質照顧」研究員艾彌兒‧奧斯柏格指出,這些都是「花小錢,省大錢」。例如瑞典街頭,推著附籃子四腳助行器趴趴走的老人特多,「助行器都是政府免費提供的,為什麼?因為助行器一個只要兩百美元,但如果老人跌斷腿,臥床後的照顧支出很快就暴增到每人每月一萬美元。」每年老人跌倒引起的相關醫療及照顧支出是五億克朗。 老人學 創造就業機會 奧斯柏格分析,一萬美元是住進安養機構的成本,瑞典政府不免思考:一萬美元能夠購買多少廿四小時的居家照顧服務?當然是後者便宜。於是,協助老人在宅老化,免費修繕加上居家服務,是人道,也是經濟理性,更創造了龐大的照顧就業機會。 當然,當失智症等長期疾病來襲,老人仍有機構照顧的需要。在南部小鎮延雪平,阿格妮塔九十三歲的母親艾娜搬進「玫瑰園」老人院一年多了。原本獨居的母親,即使有居服員幫忙,卻吃得愈來愈少,幾乎營養不良。評估員建議,就住進機構吧。 老人院 溫暖地像個家 帶著結婚紀念照、家裡的繡花桌布,艾娜的老人套房很有「家」味。這天恰是瑞典母親節,阿格妮塔帶了花和蛋糕,為母親慶祝。她說,這裡有廿四小時照顧,母親進食正常,讓她放下重擔;只是遠離熟悉環境,「媽媽的記憶喪失許多」。衰老的艾娜喝了咖啡,聽著談話,坐在輪椅上又睡著了。 ※延伸閱讀》 全文網址: 長日將盡 在瑞典勇敢老去 - 讓人敢於老去的制度 - 提升台灣 - udn時事話題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331190#ixzz1SPjUvysA Power By udn.com 社論-正視高齡社會的快速來臨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1071800116.html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日前於其成立10周年之際,提出一份「台灣老化海嘯來了」的報告,在其發布的新聞稿中的第一句話就說「你可曾想過,未來14年,台灣社會會有什麼變化?」的確,14年其實很快就到了。阿扁執政8年,馬英九總統任期也快滿4年,回顧過去近12年歲月的變化,「滄海桑田」四字庶幾可以形容。
為什麼健康局提出14年後的變化呢?因為在未來14年內,台灣將以「三級跳」的方式快速老化。健康局的資料顯示,第一批戰後嬰兒潮(35年出生)在今年(民國100年)邁入65歲,以後將逐年明顯增加,宣告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老化潮」。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民國82年達到7%,預估106年(6年後)老年人口比率將到14%,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接著再8年後(民國114年)即可能達到20%,而成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
其實許多先進國家早已達到所謂的高齡社會,如日本、德國等。但台灣令人憂心的是,人口老化速度太快了。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說,國際上以老年人口由7%增至14%的年數代表「老化速度」,與各國相比,法國歷經115年的時間「慢慢變老」,瑞典花了85年,美國將花73年,臺灣卻只需24年。其原因就是大批戰後嬰兒潮將湧入成為老年人口,而另一端則是生育率急速降低、後繼乏人,導致老人的比率相對上升更快。再往後推估,台灣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只要8年,換言之,再過14年台灣社會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老人。
健康局提出上述報告,想必是為了示警,若不及早做好準備,不到10年,整個國家的生產力與競爭力就將面臨極大危機。因為臺灣的扶老比(15-64歲生產人口數對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的比值),在民國100年是7:1,推估11年後(民國111年)就會降為4:1,再6年(民國117年)降到3:1。健康局所推估的每一個數字,都令人怵目驚心,難怪該局要大家想想未來14年的景象。
我們不妨從台灣目前出現的幾個奇特現象來觀察。 其一,現階段的台灣民眾是全世界最喜歡擔任公職的人民。根據考選部的資料,今年高普考合計報考人數逾13萬5千人,創15年來新高,預計錄取2千多名,平均錄取率只有1.61%。雖然今年景氣復甦,各企業都反應缺工情況嚴重,不過歷經金融海嘯民間企業大裁員風暴後,讓不少人寧可選擇當公務員。加上優渥的退休保障,等於取得公務員資格後就可保障終身。尤其當人民的壽命延長後,退休保障變成非常重要的考量。
其二,台灣獨有的全民健保也是個嚴重問題,現在的老年人口,亦即65歲以上人數占10.3%,但醫療費用卻高達34.4%,這個支出今後恐怕還會呈現跳漲情況。但同時由於勞動人口的減少,健保的收入來源卻愈來愈少,健保的破產似乎已可預見。
其三,一百年前的青年有感於國家社會的衰敗不公,揭竿起義參與革命,而有了民主的誕生。不過現在的父母卻每天為年輕族群擔心,畢業即失業。過去的年代「養兒防老」,但現代父母完全不敢奢望。甚至許多父母把這句成語改為「養老防兒」,意即自己不但要做好養老準備,而且還要防止子女賴家,變成啃老族。日本老人就是如此,不敢花錢,就怕無法支撐未來的日子。有人戲稱,全世界中,日本老人死的時候最有錢,義大利老人死時剛好把錢花光。而日本在2005年時65歲以上人口佔比就已達到20%,這也說明日本何以失落20年未見轉機。
雖然政府已注意到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的事實,並已列出若干優惠措施,希望鼓勵年輕人生孩子,並藉此延緩台灣老化的速度。不過多數年輕族群表示,不會因為小小的補助就生孩子,因為台灣整個大環境都不利生養孩子。
上述的每一個現象,都是不利的因素,並逐漸侵蝕台灣的經濟競爭力。雖然鼓勵生育沒錯,但釜底抽薪解決之道,則一定要直接面對人口老化的真相,並且集合各界的智慧,檢討各種退休制度的合理性,中高齡就業的創造,甚至教導老年保健,以降低醫療支出等,都是可以及早規劃的措施。否則台灣還未進入已開發國家,就很快將陷入「失落」的境地。
現在總統大選活動逐漸加溫,或許因為人口老化的議題並無急迫性,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未來14年的期間,我們還可以選出3位總統,然而如果現在不重視也不思考解決方法,14年後選出什麼總統將不重要,因為屆時台灣的處境,就會和現在的日本一樣。 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家,才住進有護理人員的養老院裡,八十歲以上老人約百分之十七住在特殊機構中。 記者陳柏亨/瑞典攝影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