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01 11:23:15瀏覽986|回應0|推薦0 | |
倫敦時髦都市佬 農耕戀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英國報導 莎拉(Sara Davies)領著兩個女孩,在倫敦海克尼(Hackney)春田公園裡「下田」。看到我們來訪,她隨手從田畝旁的樹叢中摘下葉子泡茶,「這裡不灑農藥也不放肥料。」鮮嫩的葉片在茶杯蕩漾春天的氣息,這是我喝過最新鮮的倫敦下午茶。 「我住在倫敦,我熱愛種子與植物。」戴著墨鏡、耳環工作的莎拉,是個時髦的城市女孩,擁有倫敦最時髦的職業─都市農夫。 耕作日記 寫部落格 四年前莎拉參加「耕種社群(Growing Communities)」的都市農田,從志工、助理一路當到總監。如今莎拉管理三處農田,帶領逾百位倫敦人在假日「下田」。 「愈來愈多人搬進都市。但在都市裡,人與土地、食物的關係淡漠無比。我們走進超市買食物,卻不知道它們怎麼從土地裡長出來。」英國都市人口高達百分七十八,農業人口卻僅占百分之二,莎拉認為,解決之道是把農田搬進都市、把都市人變成都市農夫。 忙完農事,莎拉坐在電腦前,把這一天的耕作日記寫進部落格中。「你們很快就會吃到新鮮的捲心菜。」她貼上捲心菜照片,還附上自製食譜。 耕種社群 英國正夯 每周三上午,這群都市農夫的心血結晶,和廿五個專業農夫所種植的蔬果混合,一箱箱運往六個配送點。下午,上千名參與契約合作計畫的海克尼居民陸續抵達,帶走一袋袋為他們量身訂做的蔬菜。每個袋子裡放上一張紙,列出產地與食譜。 袋裡超過七成的蔬菜和三成的水果來自海克尼,近九成蔬果來自倫敦,沒有一份蔬果來自歐洲以外。耕種社群工作人員凱莉(Kerry Rankine)驕傲表示,「我們不但減低食物里程,還支持了廿五個小農、復興了四百英畝的農田」。
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耕種社群,是倫敦第一個「社區支持型農業」。這是英國正夯的一種農業組織,社區居民組成團體與農家訂立契約,預先支付耕作所需款項,農夫再根據居民需求生產蔬果,而社區居民還可以參與耕作、自耕自食。 小孩買菜 認識食物 耕種社群會員每年遴選理事,負責監督耕作方式與品質。本屆理事長潘妮(Penny Walker)說,耕種社群的農夫必須以消費者認可的方式生產食物,而農夫也會邀消費者進入農田,了解「土地守護者」的辛勞。 2003年,耕種社群成立倫敦唯一全有機農夫市集Stoke Newington ,設攤者全是本地農夫,多數農田位在距離市集六十哩處。 周六,原應放假的Willam Pattern小學卻是人聲鼎沸。這所小學在周六變身為Stoke Newington農夫市集,成為另一種學校。居民雪莉說,「我喜歡帶著孩子來這裡買菜,教他們認識食物與農夫。」 農田食物 凝聚居民 在這座大自然教室裡,老師是農夫,課本則是大自然。被居民暱稱「香菇老師」的馬修,攤位上堆著十幾種菇類。他一邊拿大湯匙攪動鍋裡的香菇湯,一邊向顧客介紹新發明的菇類食譜。「這裡每個攤販都能解釋食物的來源和作法,你不必面對冰櫃和一無所知的店員。」耕種社群工作人員妮可表示。 台灣顧客樂美琪驚喜發現,攤上多了台灣人喜歡的杏鮑菇,「這裡的食物會根據顧客的需要調整,因為他們自己就是生產者。」 「社區支持型農業讓社區更融洽。」留學倫敦的樂美琪最初是為了碩士論文而研究「耕種社群」,寫著寫著她愛上這裡,乾脆搬了過來,「農田和食物是凝聚居民最好的接合劑」。 食物運送 減少里程 市集和對面的連鎖超市Costco只隔了一條馬路,卻像兩個世界。超市裡是一排排冰櫃,市集裡沒有溫室食物和冷凍食物;超市主打「異國風味」,市集裡卻沒有一份蔬果來自倫敦以外。凱莉說,「我們不只減少食物運送里程,拒絕濫用能源製造的食物,還鼓勵消費者騎單車買菜。」 Stoke Newington只能買到當季的當地水果,卻無損於消費者對它的喜愛。顧客溫妮說她每次來Stoke Newington都充滿驚喜,「你雖然冬天買不到草莓,卻可以在春天看到幾十種草莓。」Stoke Newington曾被Time Out等多家雜誌票選為倫敦最佳市集。 成功企業總是擔心模仿者搶生意,耕種社群卻大方在網站公開經營模式。凱莉說,耕種社群正協助七個團體建立社區支持型農業,「我們透過社區支持型農業,恢復人和土地、食物的關係。」 全文網址: 倫敦時髦都市佬 農耕戀 - 都市農夫 - 提升台灣 - udn時事話題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333859#ixzz1Tk9amhmA Power By udn.com 倫敦高樓變回農田 把手弄髒吧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英國報導】 「把你的手弄髒吧!」倫敦「首都種植(Capital Growth)」網站的計分版,數字一天天增加。這個數字代表倫敦社區農田的數量。「倫敦政府希望在2012奧運之前,達到擁有2012個社區農田的目標。」倫敦農夫麥可(Michael Turrisi)表示。 迎接奧運,有的城市大興土木、將農田變高樓;倫敦卻反過來,將高樓變回農園。 由倫敦市長波利斯主導的「首都種植」,以資金和技術協助倫敦農夫「開疆闢土」。目前已在都市開墾逾千處社區農田,遍布學校、大廈屋頂、教堂等都市角落。麥可工作的Wenlock Barn農園,便是利用住宅區空地。 以網路將廢地轉為農田的「農地交換網站」也盛行一時。2009年「土地交換(www.landshare.net)」網站成立。擁有閒置空地的地主可上網登記,讓想當農夫的人從中挑選,用「以物換地」方式承租,兩年來在英國速配超過三千英畝的農田。 蜜蜂也是倫敦急欲迎進門的嬌客。「首都種植」的姐妹計畫「首都蜜蜂(Capital Bee)」,目前已協助五十個「社區蜂巢」在這個大城市落腳,彷彿好萊塢「蜂電影」真實上演。 都市農田因此成為倫敦新景點。旅遊雜誌Time Out新出爐的「一千種玩倫敦的廉價方法」,將「都市農園」列為必遊。根據書中所列,倫敦最精華的一、二區,竟有十個以上的大型都市農園。 其中最大的麥塞特農場公園(Mudchute Park & Farm)占地卅二英畝,卻與高級金融區金絲雀碼頭相距不遠。麥塞特歡迎認養牲畜和承租農田,公園裡一幕畫面讓人莞爾─一群南美駱馬躺在草地,遙望不遠處的摩天大樓。 碩士研究倫敦農業的樂美琪表示,倫敦政府歡迎非營利組織以低價承租公園土地、改成農田供居民耕種,是台灣可仿效之處。 「社區農田的終極目標是自給自足。」麥可說,經歷狂牛症等汙染,可就近監控生產過程的社區農田大受歡迎。他主持的Wenlock Barn農田除供應參與契作居民,並成功外銷連鎖餐廳。 全文網址: 倫敦高樓變回農田 把手弄髒吧 - 都市農夫 - 提升台灣 - udn時事話題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333854#ixzz1TkA6IwdM Power By udn.com 自耕自食樂 離開超市重新認識食物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英國報導 「我們必須跟農夫和社區合作,把我們的食物從溫室和超市中搶救回來。」耕種社群創辦人茱莉亞(Julia Brown)說。 農田餵養人們,人們則以支持農地做為回報,共同承擔風險;消費者在市集裡與生產者面對面溝通,享有自耕自食的樂趣和責任。耕種社群「和食物做鄰居」的經營模式,對台灣五、六十歲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是工業化與全球化餵養出的超市,隔開了土地和人。這一代人在超市中長大,從廣告和冰櫃認識食物。 冷凍技術和全球運輸系統消滅了食物身上的季節密碼;而超市光鮮誘人的蔬果果皮底下,藏著人工美化的謊言與跨國廉價勞工的血汗。 身為工業革命與全球化源頭的英國,上世紀末吹起了「食物在地正義」的號角。 1990年代英國農業受全球化影響,只生產經濟效益高的作物,大量倚賴進口作物。為了對抗作物不均衡和支持本地農夫,茱莉亞和幾位海克尼居民,聯手創辦了「耕種社群」。 食物汙染與能源危機刺激了社區支持型農業的成長。不相信進口、基因改造食物的農民,重新尋找讓他們安心的食物。耕種社群2007年達到收支平衡,旗下三處農田,一年創造逾廿萬英鎊的產值。 為什麼要當都市農夫?高學歷的麥可(Michael Turrisi)答案是:「為了社會正義!」現代食物的銷售所得,僅百分之十回到農夫身上。只有當消費者有機會扮演生產者,體會食物鏈的不合理,才能產生扭轉的力量。 離開超市,讓我們重新認識食物。麥可說,食物廣告強調的視覺效果,讓消費者誤認光豔欲滴的蔬果才是最新鮮、美味的水果。 而擺脫經銷商與添加物的社區農田,生產的蔬果往往「賣相」不佳,讓陷於「色香味」迷思的餐廳、賣場卻步。「消費者還需要教育」,回到田園是第一步。 到農夫市集,讓我們向自然學習新的消費觀念。樂美琪說,農夫市集的食物雖較貴,卻可以「吃多少買多少」;超市的食物便宜卻必須大量購買,「吃不完就丟了」,長久下來未必省錢。 改變世界,就從改變你的食物開始。 全文網址: 自耕自食樂 離開超市重新認識食物 - 都市農夫 - 提升台灣 - udn時事話題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333855#ixzz1TkAj9Bvh Power By udn.com 莎拉本是上班族,如今「轉行」當起都市農夫,依然時髦。 記者徐兆玄/英國攝影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