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東京綠屋頂 有田有菜園 韓國型暴風雨
2011/08/08 15:06:44瀏覽1051|回應0|推薦0

在政策引導下,東京的天空愈來愈綠,圖為六本木之丘的大樓群,屋頂均綠化植栽,為城市降溫。 記者潘俊宏/日本攝影

東京綠屋頂 有田有菜園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日本報導】

聯合報慶祝創刊六十周年,為讀者規畫「借鏡國外,提升台灣」國外採訪系列專題,並以數位匯流的方式呈現報導,邀讀者一起走向新媒體時代。  

永續未來是人類生存唯一的選擇。當你我只能用空調迎戰熱浪和嚴冬,日本和瑞典卻師法自然,以綠屋頂和綠牆回復自然的冬暖夏涼。瑞典生態城馬爾摩市從「校園有機午餐」出發,成為瑞典第一個「公平貿易城市」。

感謝中國信託贊助此次國際採訪,長榮航空提供交通協助,與國人一起放眼世界,關懷台灣。


「那對水鴨是從附近公園水塘飛上來的。」站在七層樓高的空中庭園,東京「六本木之丘」大樓資深公關經理秋田朋宏一眼就認出牠們,好像串門子的左鄰右舍那麼熟。水鴨在空中庭園吃飽喝足了,展翅往東京鐵塔方向飛去。

不速之客來來去去,空中庭園的「原住民」也不少。吃蚊子的大肚魚和泥鰍是工作人員放的;不時把頭探出水面的青蛙,是當初蓋空中庭園時,躲在泥巴裡「移民」的;麻雀、蝴蝶、蜻蜓……都把這裡當遊樂場。

「這裡每年能收割一次稻子。」秋田指著約四十坪大的稻田說,一周前才邀在地青少年插秧,體驗農耕生活,「九月可收成六十公斤的糯米,正好可做一百人份的麻糬」。在六本木之丘,秋天是分享和歡笑的季節。

在屋頂種稻 頭一回見到


在屋頂種稻還是頭一回見到。作為當今世界流行資訊中心,六本木之丘以「農村風景」為主題,在地標大樓「森」旁邊的七層樓建築,打造一座花園與菜園兼具的空中庭園,意在保留三百六十年前江戶時代的庭園意象。

為了要在空中賞櫻,整座庭園舖了八十公分厚土,加上稻田和菜園,四百坪庭園總重達三千六百五十噸,占整棟建築重量的百分之八。這些重量原本不利耐震,但建築師利用懸吊式的避震系統,讓庭園成了抗震助力,遇到強震可化解二到三成的搖晃程度,減少每層樓四成的變形角度。

秋田說,雖然平時庭園只限員工休憩,但這座都市「綠島」可以觀賞四季花卉,又能種菜、種稻,提供蟲鳥飲水和食物,不但把地面失去的綠地從屋頂找回來,也發揮構築都市生態廊道的效果。

六本木之丘 好多綠屋頂

其餘十棟六本木之丘大樓也都有「綠屋頂」,綠化面積各占四分之一。全區共有十三處地下雨水貯留槽,收集雨水用於大樓沖廁和植栽澆灌,因為這項調節雨水設計,也減輕基地周邊排水系統的負擔。

「因為綠屋頂,六本木之丘比鄰近地區平均降溫攝氏二到三度。」秋田拿出東京的紅外線熱感影像,證實平地廣為植栽、屋頂廣設庭園的六本木之丘真的比較涼。

東京農業大學客座研究員涂智益指出,日本冬季的綠屋頂,可讓頂樓維持十二度恆溫;夏季在台北實測,有綠屋頂的頂樓住戶,室外溫度可相差二、三十度,室內空調用電可省四成左右。

甩熱島效應 節能又減碳

「這是一帖節能減碳、趕走熱島效應的好藥方。」涂智益說,聯合國環境計畫研究顯示,當綠屋頂普及率達到七成時,整座都市的二氧化碳含量將減少八成,熱島效應也將完全消失。

看上綠屋頂好處多,東京都率先在二○○一年修法規定新建築須設綠屋頂,截至去年七月,創造一千兩百卅三公頃空中庭園,相當於四十七點五座大安森林公園。

日本人不僅熱中為建築戴「綠帽」,連建築外牆也要穿「綠衣」。


福島災變後 勤種隔熱簾

三月的福島核電廠災變,逼使東京人必須節約用電。包括衛浴業者TOTO,以及日本最大的連鎖餐飲集團「雲雀」,旗下的skylark加州風洋食館,都主動在數百家東京店面的窗外種苦瓜、絲瓜,形成隔熱「綠簾」,能省電兩成。

日本政府同時採取立法和補助策略,催生更多的綠屋頂和綠牆,城市變好看,也發展出新興的園藝產業。

涂智益說,在屋頂種花、種樹,土壤、施肥、防漏等技術愈來愈講究輕量化,光是東京每年綠屋頂的工程費就有上百億日圓,近幾年還成了技術輸出的「知識經濟」,「這是低碳產業,值得台灣借鏡。」



全文網址: 東京綠屋頂 有田有菜園 - 永續大未來 - 提升台灣 - udn時事話題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335299#ixzz1UQ0HV54F
Power By udn.com

韓國型暴風雨

  • 2011-08-07
  • 工商時報
  • 【譚淑珍】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6404/122011080700183.html

■小巷變溪流、富村變廢區,只見光鮮、高聳的三星大樓屹立在淹水的街道中,7月26日起連降3日的雨,是韓國104年來不曾一遇的暴雨,也從而暴露出首爾破壞生態的開發、排水系統落後的窘境。

     

■Korea is still recovering from damage to the central region by the heaviest rain in 104 years over the four days since Jul. 26.

     

7月26日起連降三日的雨,是韓國104年來不曾一遇的暴雨,也讓首爾江南區的「富村變廢區」,暴雨也造成首爾、京畿道、江原道等地區日常運作幾乎癱瘓,更造成全國60人死、10人失蹤的災情。

     

首爾最繁華街區的江南地鐵站的十字街,在大雨中成為澤國,湍急的暴雨淹沒街道中,只見高聳的三星大廈有如島上一根的浮木;首爾江南地區居民最常遊玩、散步的牛眠山,成為暴雨成災的禍源。

     

牛眠山下的田園村,有很多帶庭院的高級住宅,暴雨讓整個村由富村變廢區,依據韓國消防防災廳統計,光是瑞草區牛眠山周邊,因山坍、造成地塌,土石流侵入住宅,就造成16人死、3人失蹤。

     

天災...其實是人禍

     

牛眠山會成災禍,其實是人禍,2011年初開始,首爾市政府以打造生態公園為由開挖人工湖,挖山建湖的結果,不但沒能打造生態公園,反而破壞了生態。

     

有當年整治首爾清溪川、並被國際譽為是奇蹟的總統李明博,李明博又是將綠能經濟、綠色大國,列為任內重大政策目標的總統,怎麼可做出挖山建湖、破壞生態的事?然而,這是事實,災情說明了一切。

     

事實上,牛眠山只是這次暴雨所暴露的缺失之一。很難想像,被譽為是國際設計之都的首爾,在排水系統的設施上,是相對落後,很多國際城市,包括台北市的排水道都是分流式,然而,首爾的下水道86%是合流式,合流式的下水道對排水、排洪會有很多限制,這也是韓國近幾年因排水設施承受不住暴雨而導致城市被淹的情形愈來愈多。

     

像這次災情慘重的瑞草區的排水管道,就設計成驛三洞和論峴洞的下水匯流至地勢低的江南大道,結果,遇到百年一遇的暴雨,排水系統不勝負荷,進一步造成小巷變溪流的景象。

     

也因此,瑞草區從2008年開始在江南地鐵站一帶設置大型排水箱涵等,只是,這項工程預計是今年8月完工,大雨卻在7月26日就開始下了。

     

而過去的10年來,韓國為洪水和賑災投入的資金高達24兆韓元,其中,90%是用於城市地區,所以,在2006年時建設交通部(現在的國土海洋部)為了防洪、防災,針對城市提出特別法,但是,最後卻是不了了之,最近又因暴雨成災再度提及。

     

不過,這種每當遇災就會疾呼:要重視防洪、防災的情形,韓國輿論界與學界們似乎很習以為常的預言:「只要雨停了,又會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更新排水系統需10兆元

     

追根究柢,防災、防洪是要花大錢,首爾要全面更新、建設可防洪、防災的排水系統,需10兆元以上資金,這讓政府很是「為錢發愁」,而且,李明博光是為了籌措擴充全國河水蓄水設施所需的3.25兆韓元,就已經有點焦頭爛額了。

     

所以,當年,能夠奇蹟般的整治清溪川的李明博,在這次暴雨成災後,無力去想錢在哪裡?只能先頭戴棒球帽、身穿夾克、拿著畚箕協助災民清掃災後的家園。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5516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