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14 10:43:41瀏覽865|回應0|推薦0 | |
經濟/引資回流 租稅特赦不如檢討稅制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64933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2017-08-18 02:52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發會最近向行政院提報金融產業發展六大戰略,幾乎每項都動用到租稅減免優惠,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建議採取類似國外租稅特赦,鼓勵國人海外資金回流,對回流資金採一次性課稅,稅率低於10%,並採配套措施以避免流向炒房。 就時機而言,正好國際上有「全球版肥咖條款」之稱的國際共同申報標準(CRS)如火如荼的推動,本就預期會牽動國際資金的大幅移動,包括國人外流的資金可能正在評估是否匯回台灣。 於是連印尼最近採行租稅特赦的案例,竟然也成為台灣仿效的對象,我政府此種違反「取法乎上」的另類作法,有點令人啼笑皆非。 相對而言,國際上推動的CRS等於棍子,國發會建議的租稅特赦就是紅蘿蔔。就政策工具而言,各國都拿出棍子,是否需要政府再拿出紅蘿蔔,更有待商榷。 最大的問題是,資金並不等於所得。在海外的資金,除了包括當初匯出的資金(本金)之外,還有這些資金透過投資、存款或放款所產生的利潤或孳息等等所得,因此資金的範圍絕對大於所得。若把匯回的資金當作「所得」課稅,還以租稅特赦之名義課以比現行所得稅制更低的稅率,表面上好似寬容,其實是冤枉民眾,課錯「稅基」,等於政府占了便宜還賣乖。 事實上,2009年調降遺贈稅時,並無搭配租稅特赦,鉅額的資金照樣回流台灣,政府也無從判定多少是未申報最低稅負制的所得。 而從稅收逐年遞減的最低稅負制來看,顯示政府根本就沒辦法掌握海外所得,因此資金匯回並無衍生被課稅的疑慮,但此種10%的租稅特赦,其實只有增加匯回資金的租稅負擔,反而會妨礙資金回流的意願。 更何況,台灣一直有超額儲蓄,根本就不缺乏資金,缺乏好的投資標的才是問題,因此長期以來資金供給大於資金需求,導致新台幣利率長期低迷。銀行資金去化不良,甚至排斥或限制大額定期存款,把資金驅趕至壽險或基金;壽險業又不得不投入利率較高的外幣資產,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此時只想吸引資金回流,卻未改善投資環境(例如限電或停電危機)或提供好的投資標的,租稅特赦仍是徒勞無功。 也難怪財政部表示,全球推CRS風潮下,台商資金回來並非單純的租稅特赦議題,而是稅制問題。 而且,如何能確保資金不會流向炒房,總是說比做容易。從調降遺贈稅吸引資金回流,最後淪為炒地皮,還必須靠奢侈稅或囤房稅才稍微抑制的經驗來看,蔡政府僅說有配套,產業界所提的「五缺」都沒有改善,根本就難以將資金導向實質生產性投資,民眾只會更感憂慮。 此外,稅捐稽徵法早就訂有租稅大赦條款,針對納稅義務人自動向稅捐稽徵機關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者,凡屬未經檢舉、未經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的案件,逃漏稅的刑事罰或過失的行政處罰,一律免除;其涉及刑事責任者,並得免除其刑。國發會再另訂租稅特赦條款,只是畫蛇添足,實屬多餘。 總之,吸引資金回流的關鍵因素,在於我國投資環境是否較佳,以及租稅負擔是否相對較低。我們希望政府能夠解決投資面的五缺六失問題之外,在稅制面應將個人所得稅高達45%的稅率調降至國際平均水準以下,並搭配財產稅和消費稅的適度調高,自能促進投資,避免資金流向炒作房地,根本就不需要租稅特赦。
聯合/年金改革喊「正義」 分離課稅勤「圖利」?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63598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17-08-11 03:26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長林全日昨稱,前瞻特別預算通過後,政府將推動「稅改方案」,包括降低綜所稅率、提高營所稅率等方向,希望立院下會期通過。前瞻計畫由於過於粗糙浮誇,飽受社會各界批評;而延宕多時未能出爐的稅改方案,在研擬過程則飽受「圖利富人」之譏。若果真如此,蔡政府一再標榜的「正義」口號恐將毀於一旦。 蔡英文執政十五個月,不斷以「正義」為名推出改革政策;其中有些獲得進展,有些則虛有其表,備受批評。以民眾最「有感」的公教年金改革為例,原不合理的十八趴、偏高的所得替代率、過低的退休起始門檻都作出改革,儘管手段過嫌激烈,但在「不能讓子孫承擔這一代的虧損」的跨世代正義大纛之下,再加上「勞工遠不如軍公教」的跨職業正義呼籲,一般民眾對年金改革較少異議,使這場大戲順利殺青。 然而,以勞資皆不滿意的「一例一休」為例,執政黨明明應該再修法卻遲遲不動,扼殺了企業和勞工的彈性,則是蔡政府的大敗筆。 在此期間,蔡英文也多次會晤了財金名嘴與股市達人。這些有錢人向蔡總統提出了「內資、外資股利所得稅率不同」的主張,認為這樣的稅率差會造成「假外資」式的資金外流。如此「司馬昭之心」的假關切,竟獲蔡英文認同,公開說出「內外資不同稅是我心中之痛」的話。 於是,行政部門立刻承命研議「股利分離課稅」這種完全悖離公平正義的修法。蔡政府這廂對軍公教強烈要求公平,那廂卻對頂尖富豪的減稅輕易棄守正義,形成刺眼的對比。 所謂用「假外資」買股票,就是將國內資金匯至國外的紙上外資公司,透過這些外資購買台股,獲利後再將資金匯回。外資的股利所得依廿%稅率分離課稅,但內資股利所得卻要併入家庭綜合所得累進計稅。由於不少富人的累進稅率達四十五%,因此有「內外資不同稅率」之說。 然而,事實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據統計,台灣最有錢的千分之一家庭,其所得有八成以上來自股利,且越富有者其股利所得的比重越高。亦即,所謂「內外資股利稅率不同」,其實只發生在最有錢的千分之一巨富家庭;台灣另九十九%家庭幾不受影響。 簡言之,絕大多數民眾根本沒有能力玩「假外資」的遊戲,在遊說分離課稅的就只是大富豪。蔡英文與大富豪居然如此的「心連心」,才會這麼容易「痛其所痛」。 其次,九十九%的人民都想知道:這次稅改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如果要用股利分離課稅來平抑假外資問題,在不調整外資稅率的前提下,則最後的結論必然就是要幫富豪降低股利所得稅。只要內資的平均稅率仍然高過假外資,則大富豪就必然繼續以外資套利。所以,蔡政府以股利分離課稅包裝的所謂稅改,說穿了,就是一個「為巨富減稅」的方案。 再者,即使要解決內外資不同稅率的問題,依正常邏輯,也不應得到「股利分離課稅」的結論。外資的廿%股利稅率偏低,不能往上調嗎?內資的四十五%股利最高邊際稅率偏高,不能調降到原本的四十%嗎? 大富豪去遊說蔡英文,要求為內資股利所得降稅,正顯示其內外資轉來轉去交易成本甚高,因此才要政府幫他們降低套利成本。然則,一個整天把公平正義掛在嘴上的政府,為何要以明顯圖利少數富豪的方式去迎合他們? 看到這個荒謬至極的稅改案,民眾不知作何感想?公教年金在「正義」的大帽子底下被大砍三至四成,不論退休抑或現職公教人員皆完全束手無策,既不能假移民,也無法去跟蔡英文咬耳朵,觸動她「心中的痛」。但人數不過千把人的超級巨富,若竟能輕易說動一個動搖國本的稅改出籠;那麼,蔡英文的正義大旗還搖得下去嗎?
聯合筆記/「濟富」稅改,急什麼?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2434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8-05 01:53聯合報 賴昭穎 南韓政府為推動創造就業與擴大社會福利,宣布對富豪與大企業加稅的「劫富」稅改方案;我們的財政部為了檢討個人股利所得稅制,正在研擬被形容為「濟富」的稅改方案,預計在立法院新會期提出。各國國情不同,稅改是否要學南韓有待商榷,但值得思考的是,這套稅改方案是台灣目前需要的嗎? 南韓總統文在寅上任一個多月後,六月中在發表首次國會演說時,宣示要創造更多就業、遏止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如今提出調高高所得者、大企業與股東資本利得稅稅率,顯示文在寅政府對所得重分配問題的重視。 至於蔡政府準備推出的第一個稅改方案,主要是要解決內、外資課稅不一致引發的「假外資」後遺症;但解決這個問題時,卻也衍生值得關注的面向。 首先,政府有無減稅條件。目前稅改方案是以調降個人綜所稅最高稅率、取消兩稅合一與調高營所稅稅率為主軸,搭配調高薪資扣除額等配套,預期整體稅收不會增加還可能減少。 問題是,台灣租稅負擔率偏低,去年儘管微升到百分之十三,仍低於南韓的百分之十八點五(前年)。此外,稅收是政府歲入主要來源,在入不敷出下,初估明年度總預算還差短近千億元,只能舉債支應。 其次是有無幫富人減稅的必要性與急迫性。財政部統計發現,所得愈高族群、股利所得比重愈高。外資股利所得稅率是百分之廿,但加上營所稅後實際稅率為百分之卅三點六;國人整體股利有效稅率是百分之十四點八,其實低於外資;產生相對剝奪感的是適用百分之四十五稅率的富人,也是這次稅改的受惠族群。 問題是,降稅付出的成本能否大於效益沒有絕對的,何況當年馬政府為吸引資金回流,也搞過「濟富」稅改,把遺贈稅從百分之五十大降為百分之十,結果資金從事生產建設的少,炒房的卻很多,種下年輕人愈來愈買不起房子的後果。 蔡總統去年就職演說提到,「我們國家的財政並不樂觀、我們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政府這一年多來做了多少改善財政的事我們不清楚,倒是看到為了「前瞻」建設要舉債八八○○億元;我們相信租稅並非改善所得分配唯一或最後工具,但更相信減富人稅只會把所得差距拉更大。 而且,如果這次稅改改希望讓國內企業深耕台灣,鴻海、台塑等指標企業近來爭相赴美投資,看起來格外諷刺。沒有好的投資環境、「五缺」問題無解、行政效率不彰,減稅也無法達到政策目的。
經濟/改善所得分配 不能提油救火 2017-08-14 02:16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640634?from=udn-relatednews_ch2 國發會上周公布「改善所得分配具體方案」(107-109年)策略架構及重點工作,將從社福、就學及就業、薪資、租稅等四大面向,來改善國內所得分配狀況。而為保障勞工基本生活,明定勞動部應訂定最低工資法,預計2019年提出草案,2020年推動立法。由於勞工薪資偏低及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一直是國人最關心的課題,也攸關蔡英文總統在2020大選能否順利連任,此時國發會提出的方案,尤其應對症下藥。 改善所得分配的核心是在解決低薪問題,具體目標須提升勞工薪資及勞動階層所得,但從增加基本工資及訂定最低工資法等方向著手,能否真正解決問題,卻值得商榷。 回顧2016年總統大選時,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提出政見,要將基本工資在四年內調高到3萬元,打工族時薪調高到每小時180元,當時小英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身分回應:經濟政策是很嚴肅、很艱鉅的課題,不是靠修法加薪、加基本工資,就能讓經濟恢復動能;以加薪帶動經濟發展的做法,在其他國家沒看過成功案例,如果朱立倫政見行得通,一定會得到諾貝爾獎。 由此可見,蔡政府也很了解,光靠提高基本工資及訂定最低工資法並不能解決低薪問題。而民進黨政府為解決勞工過勞問題,推動一例一休的修法,結果造成企業界尤其中小企業怨聲載道,勞資關係緊張,弱勢勞工無法加班,薪資減少;立意良好的修法卻導致勞、資、政府三輸結果,充分反映勞工問題的嚴肅性及複雜性,不能太過一廂情願。 在一例一休亂局尚未解決狀況下,每年度基本工資審議會議即將在本月18日登場,據報導,勞動部長林美珠向媒體透露,曾多次向林全院長反應,如果要她做久一點,一定要解決低薪問題;她與工會會面時亦暗示今年可能會調漲基本工資。雖然年度基本工資審議和一例一休不必然有關,但目前政府和企業界互信極低,基本工資審議若再生爭議,勢必讓情勢更為棘手。而國發會此時又要求勞動部在後年訂定最低工資法草案並推動立法,無異是提油救火,製造新的問題,這也反映出行政部門溝通協調嚴重不足,難怪政府民意支持度低迷不振。 事實上,台灣勞工薪資偏低、勞動所得占比持續下降,關鍵是在經濟成長過度依賴效率導向、計較勞工成本的代工出口模式,這是結構性、長期性問題,如果此一發展模式不改,一味在增加基本工資上動腦筋,必然會影響經濟成長及就業機會,倒過頭來壓低整體薪資水準。蔡政府上任後,高舉著推動經濟發展新模式的旗幟,並以五大創新產業作為施政主軸,目的顯然就是為改變台灣過度依賴代工出口的弊病,遺憾的是,一年多來政策執行和現實落差太大,經濟結構調整速度緩慢,所得分配惡化問題亦未見絲毫改善,各界對蔡政府改革成效質疑不斷,人民的耐心也漸失。 國發會公布的方案,是沿襲2010年8月馬政府所成立「行政院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其精神和做法仍不脫過去提高基本工資、擴大社會福利、改革租稅等傳統思維,連「改善所得分配具體方案」名稱都沒有作任何改變,這也反映出行政部門和社會現實的日益脫節。 我們呼籲蔡政府應認真對待改善所得分配的問題,尤其是提高勞工薪資及勞動所得份額目標,應該將其納入整體施政的一環,從總體經濟、產業發展、勞工政策等作通盤考量,找出綜合性的對策,而不應把主要責任加諸在勞動部身上,以免基本工資及勞動條件等勞工基本權益,淪為朝野喊價的政治道具,結果反而不利於勞工長期所得增加。我們也期待政府能作出好的示範,讓改善所得分配不再是一句空話。
黃丙喜》誰來疼惜低薪族2017/8/10 下午 08:22:21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810006678-262105 財政部8日公布「由財稅大數據探討台灣近年薪資樣貌」研究報告,雖然年平均薪資所得平均數從2011年的51.2萬元,增至2015年的54.7萬元,受雇人員貧富差距倍數也從2011年的13.3倍,縮小為12.6倍。但是,從薪資的性別、年齡、業態和企業規模等4項指標來看,共同推出一個悲涼的事實:中小、女性、年青和弱勢族群目前正受到更嚴苛的薪資挑戰,政府不能對此無感。 財政部此一巨量資料,分析全台近千萬納稅人薪資所得,將貧富、性別與世代的差異具體量化,一直是分析台灣貧富差距重要指標。為何由此一大數據推估低薪、弱勢族群目前的就業和薪資情況更為艱難? 先來看旅遊和餐飲從業人員,整體平均月均薪資中位數是3.5萬,但餐飲、服務業僅有2.5萬。 兩岸關係從蔡政府上台冰凍至今,旅館、遊覽業紛紛殺價競爭,上月開始又多了年金削減的衝擊,退休族群不再敢於旅遊,頭家節衣縮食,員工要有好薪水談何容易。 再看女性族群,近年年輕離婚比率增至3成,而其中養護子女責任多半落地單親女性。而女性平均薪資僅約男性7成7,較男性低9000元左右。雖然女性增幅較高,為 6.1%,主因是薪資分布多集中於2~3萬元,較易受惠於基本工資的調漲。但經濟低迷,要有勇氣爭加薪確實不易。 青年薪資呢?一樣令人心痛?月均薪資中位數固然增加5.5%,但40歲以下的增幅不及3%;相反地,41歲以上增幅多近1成,顯示青年薪資低緩成長遠甚於其他年齡層。青年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也是社會成長的中堅,薪資成長居然如此低緩,安身立命如何可以安心期待? 唯一可喜的現象是,公司有無上市,員工薪資差近2萬,百人企業的員工平均薪資超過4萬。但是,政府不能只報喜不報憂,10人以下的公司其薪資中位數皆在3萬元以下,5人以下微型企業薪資中位數最低,僅有2.1萬元。中小企業占全台家數近8成,也最易受到經濟景氣波動的衝擊;何況,還有勞力密集的因素,政府要更為關注他們薪資結構的脆弱性。 街頭就是市場,店頭就是櫥窗,當我們看到人潮不再,高速公路貨櫃車也不再隨處可見,就知景氣低迷不遠,人民賺錢不易。為政者何事?替人民打造一個民生樂利的環境是不容推託的天職,別再只會牽託了! (作者為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社論-以積極政策助台灣經濟跳脫「無感成長」2017年08月14日 04:10 工商時報
主筆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814000055-260202 日前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出口接單連續十個月正成長,採購經理人指數方面,不管製造業(PMI)或非製造業(NMI)均超過50%,代表未來景氣看好。各經濟預測機構也研判台灣今年(2017)的成長率可望保二(2%),意味著台灣經濟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而邁向成長的軌道。 但在景氣比過去復甦的過程中,我們也發覺若干的隱憂,值得政府正視。首先,國發會估計未來潛在成長率在3%左右,亦即動用所有人力、設備資源的投入,台灣僅能達到3%的中低度成長,尤其是過去幾年台灣的實際成長率均低於潛在成長率,意味著台灣未來十年裡,每年僅有平均2個百分點多的「平庸成長」,對於一個發展中的經濟而言,民眾是「無感的」。 其次,台灣經濟出現外熱內溫的態勢,出口主要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及蘋果手機熱賣帶動供應鏈廠商的訂單、出貨及進口增加,因此,電子零組件為主的電子資訊業表現異常熱絡,但剔除電子零組件業的景氣效應後,其他產業的表現僅能說平平,尤其是不少出口行業在新台幣大幅升值後,匯損抵銷了不少效益。在內需產業上,由於房地產業的低迷,陸客來台觀光人數萎縮衝擊觀光及其關聯產業,以及一例一休對服務業排班、假日營收的衝擊也不在話下。而內需的服務業占了台灣接近七成的GDP,六成左右的就業人口,其成長低迷自然衝擊民眾的薪水。如果不能針對此一癥結予以提出政策,薪資的凍漲恐怕要持續一陣子,也會導致人才流失的困境。在民眾「無感」的衝擊下,也會影響蔡總統的民意支持度。 再者,外人投資(FDI)的提升才能加持台灣的技術及薪資水準。由於缺乏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加持,加上國內投資環境惡化,外資自然裹足不前,2016年雖創下100多億美元的外人投資新高紀錄,但扣除美光、ASML的併購案後,僅在50億美元上下,在亞洲仍居後段班。而外資不來影響到投資、商業模式的引進,以及外資所帶來的高薪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台灣對新經濟的投資不足,又缺乏法規鬆綁的努力,對未來產業前景不抱樂觀。這波美國經濟的崛起和Uber、Google、Amazon、Facebook等企業的崛起有關,尤其是背後的共享經濟、人工智慧(AI)、巨量資料(Big data)、物聯網(IoT)、金融科技(Fintech)等,這也是未來經濟的成長來源,雖然政府力推5+2產業創新,但在各方較勁下,擴增至5*2(10個產業),目前編列預算在百億元左右,一個產業僅有十億元左右預算,卻把多數資源(四年4,200億元)放在和新經濟關聯性低的「前瞻基礎建設」上(其中近半數的經費落在軌道建設),無法營造一個有潛力的未來,自然引發民眾的反彈。 此外,根據主計總處的估計,大陸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相當於美國對台灣的4倍。IMF也估計2015年大陸對全球經濟成長率的貢獻超過美國和日本貢獻的總合。因此,兩岸的僵持,極不利於台灣未來經濟的成長。雖然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但以兩岸的利益損失換取東協不確定性的利益,值得我們深思。 隨著全球經濟步入復甦軌道,今年台灣經濟也由剝而復,逐步成長,但檢視經濟成長的內涵,包括潛在成長率偏低,外人投資持續低迷,對新經濟的斷鏈及兩岸對峙對經濟的衝擊,不得不令人憂心。因此,不反中,維持穩定的兩岸關係,台灣才能持盈保泰。同時,調整前瞻基礎建設的資源配置,增加預算分配於連結新經濟的投資,包括創新創業及其相關產業、人才的投資,並透過技術合作、購、合併、創投,鏈結歐美日之生態系,成為驅動下一波經濟成長的引擎,才是台灣經濟再起的關鍵。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已見復甦跡象,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由年初2.8%上修至3.0%,國際貨幣基金(IMF)也由3.4%上修至3.5%,這也是台灣經濟成長因為出口轉好能夠保二的最主要原因,但如前所述,台灣內需不見起色,使得經濟成長低於全球平均成長,這對於一個還在發展中的國家,應該覺得慚愧。而內需的低迷必須依賴服務業主管部會的鬆綁及產業化的思維,如果政府不積極作為,不施壓於服務業主管機關,聽任其僵化規範的持續,牛步化的鬆綁來裝點門面。將產業化的思維置之腦後,阻擋郵政儲金、保險基金於長期照護、都市更新、新金融工具等領域上的投資。那麼,在可預見的未來,台灣經濟就僅能維持無感的「平庸成長」,年輕族群、社會民眾也將繼續陷入低薪困境。 (工商時報)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