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推動新南向 關鍵在「共享」中爪哇語沒人懂 印尼漁工冤死 保障外籍人士訴訟權 司法院延攬通譯人才
2017/07/31 09:55:53瀏覽291|回應0|推薦0

 

推動新南向 關鍵在「共享」

2017-07-29 01:32聯合報 張家春/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610991

最近有一個新的經濟思辨,就是影響力決定了經濟發展。世界各國莫不爭相擴大影響力,拉幫結派(區域結盟)或以鄰為壑(寬鬆貨幣),「大到不能倒」更是銀行與保險業守則,國家的戰略思維也有朝向個體化經濟思維的傾向,例如川普的「美國優先」論。

然而較正面的做法,則是資源運用能力的跨國界化。在韓國,來自「南向國家」外勞任滿回母國後,又會被當地韓商聘用;問其人力資源政策,則云「韓國的國家人力資源規劃,早把周邊國家人力納入人力運用計畫中」,這就是韓國的霸氣,也是資源運用跨國界戰略思維的表現。

中國輸出馬來西亞的高速鐵路又是一例,中國工廠、技術、人員的輸出到馬國,扶持馬來西亞的鐵路工程企業,協助馬國輸出到周邊國家,與中國形成一帶一路關係,才是背後的影響。

我國的新南向政策,也該有擴大國家資源運用達跨國界化的戰略思維。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四大工作主軸,就是利用台灣觀光、科技、醫療、文化、農業等軟實力,加速經貿與人才交流。簡言之,就是跨國界的資源運用,與新南向國家形成橫向及縱向的產業鏈結關係。

台灣跟東南亞有地理跟血緣上的優勢,如能好好深耕,從教育、生活、技術各方面融入東南亞各國,不是資本主義入侵或過去台商逐水草而居的模式,而是共榮、共享、交流、鏈結的新經濟思維,那麼新南向政策無疑將是未來穩定經濟成長的保證。

蔡總統就任以來,多次於各大重點產業提出籌組「國家代表隊」、「打世界盃」等戰略構想,然國家代表隊缺乏「軟體」—也就是占台灣國民所得六十三%的服務業、文化及教育產業。唯有完整包含服務、文化、教育、醫療及生活產業的新南向推動,以重要的「共享」經濟精神,才能達到與新南向國家水乳交融的目的。

組成「國家服務產業代表隊」至新南向各國參與經濟發展工作,帶動地方特色及文創商品在地化發展,才可讓台灣經驗在南向國家複製發展,成為新的亞洲經濟模式。

 

 

 

中爪哇語沒人懂 印尼漁工冤死

2017-07-30 00:41聯合報 記者王宏舜/台北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2612500

「福賜群」號漁船印尼籍漁工Supriyanto遭虐臨死前,友人鼓勵信奉伊斯蘭教的他念出《可蘭經》經文。(photo by 監察院委員王美玉提供影片)分享

印尼工Supriyanto漁去年八月在台灣的遠洋漁船上死亡,因找不出腦、頭部有出血等致命跡象,檢方以無他殺之虞簽結;事後卻爆出是通譯聽不懂「中爪哇語」,忽略死者生前控訴遭人毆打與虐待,屏東地檢署重新分案偵辦。一銀盜領案三名外籍人犯落網,法院審理期間光為了找通譯,就耗費不少心力,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司法案件,都凸顯台灣司法通譯人員不足的問題。

司法院司法行政廳廳長王梅英指出,司法通譯傳譯品質,是文明先進國家的指標。她表示,憲法平等原則、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第十四條強調應落實司法體系提供語言弱勢族群制度性保障。本次司改國是會議所歸納的十二項決議中,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被列為其中之一。

統計顯示,過去外籍人士在台犯罪數約是國人犯罪數的十分之一,近年來隨著外籍移工、外配人數日增,加上跨國犯罪集團來台趨勢,使得法庭通譯角色日趨重要。

婦女新知基金會法律部主任秦季芳表示,現有通譯制度出現問題,一是因外籍多樣性,如印尼漁工家鄉話,即便在台印尼人也不一定聽得懂;若用仲介公司所聘用的通譯,可能偏袒,能不能保持中立是一大問題。

秦季芳說,曾接觸一名遭性侵的菲傭,大家都預設「菲律賓人會講英文」,但這名菲傭根本不會英文。秦說,司法人員辦案時,若尋不到相關語言的通譯,多半會找上這些當事人國籍的駐台代表處,不過有些外國政府配合度消極,台灣應透過外交途徑告知對方「你們有必要派人來」,因為人權保障應不分國籍。

雲林地院法官王子榮以移工遭性侵案類舉例,性侵案多靠當事人說法,通譯角色很重要,尤其當事人若來自非英語系國家,通譯如果超譯或漏譯,後果都很嚴重。

以往國人多學英、日語,忽視東南亞語言的重要性,但越來越多的東南亞移工、移民在台化身山老鼠從事犯罪,也有人成為被害人,進入司法程序後,不見得「英語嘛ㄟ通」。

曾負責拉法葉贓款司法互助追討海外贓款的杜慧玲曾去新移民團體「南洋姊妹會」講課,她指出,為保障東南亞籍人士司法權益,「南洋姊妹會」開設司法通譯人才培訓,希望培訓以越南文、泰文、印尼文、柬埔寨文、菲律賓文為主的東南亞語司法通譯人才;為加強法律實務面向培訓,會請檢察官、律師等司法實務人員授課,未來政府或許可多借重他們的能力。

 

保障外籍人士訴訟權 司法院延攬通譯人才

2016-12-28 14:09聯合晚報 記者周佑政/台北報導

2016-12-28 14:09聯合晚報 記者周佑政/台北報導

台灣有許多外籍移工及新住民,遇到司法訴訟時,常因翻譯失誤無法獲得應有人權保障。司法院表態,將研議與大專院校所新設的東南亞語文學系合作,延攬通譯人才。 報系資料照分享

台灣有許多外籍移工及新住民,居於弱勢的外籍人士,遇到司法訴訟時,常因翻譯失誤無法獲得應有人權保障。司法院副秘書長林勤純今天說,將研議與大專院校所新設的東南亞語文學系合作,延攬通譯人才。法務部則已發函給各檢察機關,偵辦案件中遇到特殊方言的通譯需求時,可連繫相關駐台代表處協助。

印尼漁工Supriyanto去年8月在台灣遠洋漁船福賜群號上過世,屏東地檢署以死因無外力介入結案,但監察院指出偵辦過程粗糙,通譯在翻譯死者同事的影片時,竟以不懂方言帶過,屏檢已重啟調查。這起案件凸顯,台灣司法通譯質量不足的問題。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邀司法院、法務部、內政部等就外籍人士在台爭訟、就業、就醫、社福語言翻譯需求的因應政策進行專題報告。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說,目前高等法院檢察署及分署都已建置特約通譯名冊,包括越南語、泰語柬埔寨語等20種語別,共有192位特約通譯。

蔡碧仲表示,通譯的品質對案件的偵辦非常重要,如果只有翻譯能力,沒有律師等司法人員協助,爭訟過程的翻譯仍很困難。

他說,未來偵辦案件若有特殊方言的通譯需求,將聯繫相關駐台代表處或有公信力的團體到場協助翻譯。法務部會加強通譯人員的專業培訓,在聘任期間或聘期屆滿續聘前,適時辦理講習,配合刑事實體法及訴訟法的修正提供教育訓練,未來也應建立培訓認證標準。

長期因應政策,林勤純說,司法院將研修特約通譯備選人遴選機制,未來視實際需求,提高特約通譯備選人語言能力的資格條建。此外,將研議與各大專院所新設的東南亞語文學系合作,延攬優秀通譯人才的可行方案,對於具有較高語言能力證明者,也可以加給報酬。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756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