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炯朗的無奈 紫光?上半年兩岸貿易奇蹟如何續攤?台灣最大晶片設計商 落戶南京 大陸首個蘋果iCloud中心
2017/07/13 15:31:08瀏覽182|回應0|推薦0

 

中時快評》劉炯朗的無奈

2017/7/28 下午 05:39:49
主筆室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728005774-262103         

前清大校長劉炯郎
前清大校長劉炯朗。 (資料照片)

前清華大學校長劉炯朗受邀出任芯華集成電路人才培訓中心校長,被獨派人士及媒體大肆抨擊將導致台灣人才鈍化、IC技術外流中國。劉炯朗接校長才1周就請辭,陸委會旋即馬後炮回應「沒有台灣半導體產業失守的問題」,凸顯台灣人信心不足。

半導體是台灣發展積體電路產業的重要基石,不論設計、製造及封測技術,都具世界領先優勢,而大陸廣大的市場快速崛起,搭配中下游完善產業鏈,是兩岸半導體優勢互補契機,也是劉炯朗獲邀至福建擔任校長的原由。

現行法令沒有禁止退休學者兩岸交流,不少台灣退休教授都應邀在大陸任教。劉炯朗既未涉及產業投資或技術合作,也無一官半職,接任芯華校長是兩岸學術交流的一環,完全是個人自由,沒有任何違法。

獨派人士及媒體逢中必反,竟批判劉炯朗至大陸擔任校長,比退役將軍赴陸嚴重,甚至無限上綱到國安問題。劉炯朗從清華大學校長退休都已15年了,竟被形容危及國安,套句前總統阿扁名言,「有那麼嚴重嗎?」

學術交流是兩岸增進彼此了解的最佳管道,陸委會也一再聲明支持兩岸學術交流的立場。遺憾的是蔡英文總統執政迄今,不僅兩岸情勢日益嚴峻,連學術交流也動輒被冠上統戰意識型態,兩岸互信基礎勢必更脆弱。

劉炯朗默默請辭後,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才高分貝強調,沒有所謂台灣半導體產業發生「失守」的問題。既然沒有失守情事,一個退休10多年的國立大學校長,卻被扣上大紅帽請辭校長,內心之苦悶與無奈,不言可喻。

 

 

 

陸半導體國家隊 紫光為何突然收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19000053-260202

作為中國大陸官方建構本土半導體產業鏈的旗艦,中國紫光集團旗下的記憶體廠商紫光國芯日前突然公告稱,由於計劃重組的標的「長江存儲」在記憶體工廠的投資規模較大,而且短期內無法產生投資效益,在收購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決定中止這次股權收購。消息傳出,引發市場愕然。

近年來大陸以紫光為首,積極在海外進行半導體業收購,包括前年也有意收購台灣南茂、力成股權。但接連在海外市場收購失利後,紫光把目標準轉向境內,以對外挖角人才與內部併購整合方式打造其半導體王國。

位在武漢的長江存儲是大陸官方支持的記憶體重大項目,兩大股東分別是紫光與俗稱大基金的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其中紫光出資197億元人民幣,占股51.04%,控股長江存儲。且在今年4月,紫光國芯才發布消息,將以增資方式收購長江存儲全部或部分股權,此舉被視為其內部資源整合的重要一步。

如今時隔兩個月紫光卻宣布撤手,原因或有幾端,一是近年紫光的收購支出手筆頗大,4月宣布增持收購時,內部已有聲音認為,長江存儲還在研發期,未來業績、盈利、估值等都存在太大變化,短期內無法產生收益,即便是在大陸官方扶持記憶體的背景下,也不能放棄對投資回報及風險的考量。

另一個原因,或與自去年底以來,大陸官方逐步增強對金融風險、去槓桿化的嚴控進程有關。今年2月間,中國證監會已推出新規,力控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行為,之後官方也陸續釋出類似訊息。尤其本月15日大陸舉行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強調要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風險。

因此,在考量到投資回報與市場變化,加上官方對上市公司不斷進行收購、增資的意圖與行動收緊之際,這或許都是紫光認為此際收購長江存儲股權的條件,「尚不夠成熟」的原因。

(工商時報)

 

 

陸委會築高牆 3類陸客禁來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14000045-260202

陸委會擬禁止「大陸省級台辦」、「曾發表對台不友善言論的智庫學者」、「慎重審核大陸黨政軍」等三類人士來台交流。(本報系資料照)
陸委會築高牆 3類陸客禁來台
陸客禁台令 陸委會最新措施

兩岸交流再緊縮!在巴拿馬跟中國大陸建交之後,陸委會擬禁止「大陸省級台辦」、「曾發表對台不友善言論的智庫學者」、「慎重審核大陸黨政軍」等三類人士來台交流。

 

據了解,原本陸委會踩煞車的範圍廣及整體大陸台辦、黨政軍和智庫學者三類人士,但工商團體警告兩岸交流將因此全面中斷後,陸委會調整為各省級台辦、曾發表對台不友善言論的智庫學者,至於「具黨政身分者」調整為「慎重」審核。

針對媒體詢問上述情況,陸委會昨(13日)晚發布兩點看法:

一、陸委會歡迎大陸人士來台交流,但針對大陸官員刻意偽冒或隱匿身分、或曾有違規違常情事,或涉嫌嚴重違反侵害人權、或來台參加具有高度政治意涵活動等,以及我方邀請單位有異常情事者,都是台灣民眾極不樂見的現象,政府為維護國家整體利益,促進兩岸交流健康有序發展,會加強審查這些類型案件。

二、經查移民署公開資料,去年專業商務申請件數約為25.4萬件,許可件數為23.7萬件;今年5月底為止,專業商務申請案件8萬4百多件,許可數為7萬5百多件,具體准駁件數與比例,應洽主管機關內政部移民署。

巴拿馬斷交事件後,陸委會主委張小月以「商談有關大陸台商相關事宜」為名,分批邀宴各大工商團體負責人,「盼」工商團體邀約時盡可能避開前述人士。

據透露,張小月在宴請席間表示,「統戰的,包括『台辦』都不能來」,引發工商團體負責人回嗆「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主委,不如直接說一句:『停止交流』!」。甚至一位企業負責人直指,大陸地方鄉鎮都有台辦,「台辦不能來」等同全面禁止,張小月才將範圍「限」於省級台辦。

(工商時報)

 

社論-上半年兩岸貿易奇蹟如何續攤?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14000051-260202

今年上半年,儘管兩岸官方磨擦、衝突不斷,但雙方貿易表現卻出奇亮麗。我財政部日前發布統計資料顯示,上半年台灣對陸出口金額年增率非常突出,領先我對其他所有地區出口增幅;同期間我自陸進口金額年增率亦表現不俗。這是兩岸既有經貿合作關係緊密所致。而這樣的兩岸貿易奇蹟究竟如何續攤(台語加場延續之意),值得蔡政府用心探索,並採取友善舉措,來維持兩岸貿易熱氣。

財政部日前發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金額為588.01億美元,年增率達16.9%;其中,除去對港部分的對陸出口金額為399.84億美元,年增率更高至21.9%。這兩個年增率,分別是我對所有地區出口增幅的第1、第2位。這在當前兩岸關係惡化氛圍中,頗出乎各方預料,堪稱為奇蹟。

至於今年上半年台灣自陸(含香港)進口金額,為239億美元,年增率為10.9%,雖未如出口一樣地領先群倫,但也算表現不俗。惟除去自港進口部分的自陸進口金額,財政部未公布。

而上半年兩岸貿易如此亮麗的表現,特別讓人欣慰的是台方出口的快速增長;至於這方面出口增長主力,在於電子零組件、光學器材(面板等)、自動化設備等品項。

這些品項原本是近年大陸「紅色供應鏈」發展重點,陸方一直在力求自給自足,然而,今年上半年其仍對台擴大採購,其背後原因,除大陸台商持續回台採購外,更值得重視的是,兩岸相關廠商經過多年交流合作,已建立了緊密互補互利關係,所以陸方廠商能把兩岸關係惡化情況暫擱一旁,而對台方供應商「不離不棄」,持續向後者採購,且隨國際經濟復甦形勢,擴大採購數量。

另外也必需注意到,馬政府時期兩岸雙方簽署的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迄今仍在助益台灣對陸出口增長。即2010年年中簽署ECFA文本時,附帶簽署了「早期收穫清單」,其中,陸方給予我方539項產品銷陸免關稅待遇,佔當時我方對陸出口金額的16%。

這份早收清單,迄今仍在發生效力,因而今年上半年我對陸出口的大幅擴張,亦顯然與此有關。換言之,蔡政府享受到了前任政府的「餘蔭」,而藉我對陸出口增長,來支撐台灣經濟增長率;只是,蔡政府很少肯定大陸市場對台灣的重要性。

其實,蔡政府去年上任後不久,就開始享受台對陸出口「紅利」,因去年7月,這項出口額年增率即由負轉正,之後連月保持正增長,進入今年後,其每月增長率更是步步走高,終於創造出上半年對陸出口的亮麗成績,如上所述。而當前蔡政府之所以對今年台灣經濟增長率,敢於挑戰2%目標,也不能排除我對陸出口擴張的「撐腰」作用。

但蔡政府必須警覺到,兩岸關係未來若一直惡化下去,難保不會衝擊我對陸出口。其次,我對陸長期享有龐大貿易順差,今年上半年含對港部分,順差高達349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陸方若學美國川普「硬性平衡貿易」辦法,也用人為手段抑制台灣對陸出口,我方必然吃不消。

因此,蔡政府宜儘早主動對陸釋出貿易善意,以維護當前可貴的兩岸貿易熱氣。其中立即可做的,是宣布「前瞻建設」項目所需資材,可適度採購陸製產品。這樣不但能表現促進兩岸經貿關係誠意,也可縮減我對陸貿易順差,應是陸方所欣見。

另方面,蔡政府也可以歡迎陸資廠商進駐「亞洲‧矽谷」,俾和我方廠商合作研發「中國製造2025計劃」所需的智能產品。如此既能促進兩岸產業技術共同發展,又能培育下階段台灣對陸出口主力產品。

再者,蔡政府宜鼓勵兩岸企業相互持股,組成各種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種股權合作項目,登記設立地無論是在大陸或台灣,一般都會在兩岸兩邊安排產銷分工布局,並互通有無,而成為兩岸貿易持續發展的引擎。

總而言之,兩岸貿易熱潮很難得,其中台灣對陸出口的強勁增長,更對台灣經濟很滋補。蔡政府當前在卯勁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同時,也必需用等量齊觀的心力,帶領、引導工商業界,一起來促進兩岸貿易持續增長、永續發展。

畢竟,大陸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龐大市場,又和台灣有同文同種關係,台灣廠商開拓這市場比較容易上手;切莫丟失之。

(工商時報)

 

 

台灣最大晶片設計商 落戶南京

2017-07-13 01:14聯合報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258017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台灣最大的晶片設計與服務外包公司「創意電子」,近日簽約落戶江蘇南京江北新區,成為台積電引領的積體電路產業群的又一生力軍,預計5年內產值超過人民幣6億元。

新華社報導,南京市台辦表示, 2015年江北新區獲批成為江蘇首個國家級新區後,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紛至沓來,尤其是台積電計劃投資30億美元設立獨資晶圓廠,對積體電路上下游產業形成較大的吸引力,去年至今新區已新增積體電路設計企業100多家。

創意電子是台灣最大的晶片設計與服務外包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晶片設計經驗。2003年台積電參與投資創意電子,目前已成為最大的投資股東。

按計畫,創意電子將在江北新區研創園內設立積體電路設計中心,主要從事以先進高階技術為主要發展方向的高階晶片設計。

項目註冊資金1000萬美元,預計五年內員工達到150人,產值超過6億元。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超乾表示,之前在世界各地尋求合作城市,最終選擇江北新區,主要看中南京豐富的科教人才資源,可以為積體電路設計產業發展提供後續動力。未來將與台積電南京項目的製造緊密結合,瞄準當前業界比較熱門的技術方向開展研發和生產。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表示,江北新區把積體電路列為全力發展的「千億級」產業集群,將依託台積電、創意電子等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將南京市打造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積體電路產業基地。

 

 

大陸首個蘋果iCloud中心 落腳貴州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2580147

2017-07-13 01:04聯合報 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

蘋果公司環境、政策和社會事務副總裁麗薩·傑克遜。 中新社

分享

大陸「網路安全法」實施一個多月後,蘋果宣布將投資十億美元在中國大陸設立第一個數據中心。蘋果昨天與貴州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貴州建立蘋果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數據中心,用於存儲中國大陸使用者的iCloud資料。

金融時報報導,這是蘋果首次在中國大陸設立iCloud數據中心,iPhone和iPad中國大陸用戶的個人線上訊息|包括私人訊息、照片和設備備份,將首次被存儲在大陸境內。

報導稱,大陸史上最嚴格的網安法規上月實施,蘋果此次行動顯示,外資跨國企業想在大陸市場分一杯羹,就必須作出妥協和讓步。

財新網引述蘋果方面表示,該數據中心將建在貴安新區,預計投資十億美元。法律規定,「中國雲服務須由中國企業運營」,蘋果選擇貴州當地企業雲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雲上貴州),作為蘋果在大陸運營iCloud服務的唯一合作夥伴。雲上貴州二○一四年十一月成立,由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履行出資人職責,貴州國有企業監事會監管。

未來雲上貴州公司將作為運營主體,在大陸運營iCloud服務,蘋果公司將提供技術支持。iCloud是蘋果推出的個人雲存儲業務,主要用於存儲iPhone、iPad等設備上的照片、影片、文檔和App,以便在各個設備間同步更新。

蘋果環境、政策和社會事務副總裁麗薩.傑克遜在發布會現場表示:「中國的使用者喜歡使用iCloud來安全地存儲照片、影片、文檔和應用程序,並在所有設備上保持同步更新,相信新的合作關係,將通過減少延遲和提高可靠性改善中國iCloud用戶的體驗。」

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大數據局局長馬寧宇表示,蘋果iCloud項目是貴州實施大數據戰略以來,投資規模最大、使用者服務範圍最廣的項目,將對貴州的雲計算產業發展產生引領作用。

馬寧宇表示,「對中國來說,項目實施落地後,中國使用者資料將逐步存儲在中國大陸的資料中心,這是鑒於我國『網路安全法』,與國際科技巨頭合作的一個案例。」

今年六月一日,大陸正式實施「網路安全法」,該法要求,基礎設施運營者在中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資訊和重要資料應存儲在境內。而此前,許多外企為管理方便,一般將全球數據統一存於海外的數據中心。

蘋果正加速擴展在大陸布局,除在貴州設數據中心,今年上半年,蘋果公司宣布在上海和蘇州開設研發中心,並承諾投入超過卅五億元人民幣。去年八月,蘋果已在北京成立研發公司,十月宣布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6376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