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天然統」壓力源 蔡有察覺嗎 新雙城記 賴清德的臉譜 吳敦義的算盤 柯文哲戳破蔡政府的兩岸政策新衣
2017/07/12 10:34:44瀏覽162|回應0|推薦0

 

大陸「天然統」壓力源 蔡有察覺嗎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72316

2017-07-09 02:38聯合報 李菁羽/兩岸問題研究者(高雄市)

自蔡英文總統上台後,兩岸關係愈來愈冷,長期兩岸奔波的台灣人,也感覺與大陸聊天,愈來愈不投機了。

那天,在北京一間餐館,台灣人大陸人各半的餐敘場合。有位台灣人說兩岸是兄弟,應互相諒解與尊重;有位大陸人馬上反駁說:「兩岸不是兄弟,是父子;大陸是父台灣是子,台灣應該聽話,不然老子就教訓兒子。」場面尷尬,眼看將不歡而散,一位老者走過來。

他說:「你的話有語病,老子都希望兒子儘早獨立,那你希望台灣獨立嗎?」那陸人說:「敢獨立,立刻武統,我們都準備好了。」老先生說:「準備好了?武、統兩字怎麼寫?你知道嗎?」大家都楞住了。

老先生說:我今年八十八歲,十六歲參軍,親自參加「小米加步槍,打垮國民黨」的戰爭,所以知道這武和統是怎麼寫的?

先說統,你們記得當時怎麼搞統戰的嗎?解放戰爭期間,共產黨統治叫「蘇區」,國民黨統治叫「白區」。周恩來對蘇區幹部說:「白區是白區,蘇區是蘇區,不能要求白區人想法與蘇區一樣」,要「以你為主,為我所用;以客為尊,廣結善緣,才能結合人心。」

當年白區、蘇區都要體諒對方。今天台灣與大陸有百年以上不同歷史經歷,硬要台灣人與大陸人想法一致,本省人與外省人想法一致,民進黨與國民黨想法一致,就是不知道統戰的統該怎麼寫?該怎麼做了。

再談武字,武者止戈也,不戰而收人之心,屈人之兵才是武。世界軍事強國靠的不只是武器,而是紀律。要不要打,打到什麼程度,是政治領導決定。朝鮮戰爭期間,麥克阿瑟打算越過鴨綠江,立刻被杜魯門總統解職。當時便有人為麥帥叫屈,但是今天評論家都認為杜魯門是對的,因為沽功之勇將常陷國危。

今天一些退將成為武統的網紅名嘴,其中朱姓將軍在○五年官方軍事論壇,用英語對中外記者說:「中國軍隊有決心犧牲西安以東的中國所有城市,跟美國打一場核戰。」國外媒體評論:他的說法能否代表解放軍看法不知道,但代表解放軍將領的素質。黨中央讓他退休是正確決定。他可知曾在解放戰爭當過紅軍總司令的爺爺,立過多少戰功,但可曾說過一句論戰的話。

中國的確愈來愈強,也許有一天會無敵;但不能與天下為敵,更不能與台灣同胞為敵。想想當年周恩來「以你為主,以客為尊」的心態與做法,如果未富先狂,未勝先驕,未強先傲,那就是幫帝國主義分裂、摧毀中華民族,有什麼資格談「武統」?

老先生說完,調頭就走,大家都頓時語塞,陷入沉思;但對立氣氛沒了。我們必須清楚,這些退將會大肆妄談統,乃是大陸民眾強大「天然統」的壓力源所帶動的。所幸在職將領多能嚴守紀律;我對兩岸破除僵局,恢復合作又燃起信心和期待。

蔡英文總統點出台灣年輕世代「天然獨」傾向時,著眼於島內政治生態。但是,放大格局看,可曾觀察到對岸「天然統」的壓力源。

猶記德國統一前,東德若非經濟破敗到支持不下去,何嘗願意被統。兩岸關係冷不冷,僵不僵尚屬次要;重要的是經濟不能垮。要支撐台灣經濟,期待的是蔡總統能清醒回應兩岸通關密碼「九二共識」。

 

 

林中斌/新雙城記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578034?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7-12 01:31聯合報 林中斌(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台灣是自宋朝以來,『溫良恭儉讓』在今天唯一留存的地方。」W先生說。

他是北京的太子黨,天安門之後赴歐洲進修,取得博士學位,留在國外發展。今日是成功的跨國企業家,穿梭歐美和東亞。他在台北豪宅置產,經常來歇腳,因為酷愛台灣。

今年六月一日,感謝台商朋友C的安排,我與W又見面了。去年底,第一次交談時,他對台灣的推崇頗令人好奇。我追問原由,「台灣好在哪?」

「人好、空氣好、交通便捷、自由自在、高品質活動多、飲食多樣化又講究…」(其實,這些是我遇到外國旅客,問起對台灣看法,所得到的一致而重複的答案。)他還舉出許多陸客來台遭遇到的感人故事,我都沒聽過。「您在哪兒聽到的?」我問。

「大陸地方報紙啊!」怪不得我沒聽過。

那天W先生引進了H小姐。她在台北中學畢業後赴美進修,成績優異,被美國企業延攬,派駐上海,十多年來前後擔任幾家大型跨國公司(Fortune 500)的執行長,曾令W先生印象深刻。剛好H尊翁病重,她返台照顧。

H小姐對比上海和台北生活,感慨良多。「Ubike是台北先有的,而今日上海Ubike取用停放比我們還方便。淘寶網讓我用手指滑手機買菜、購物、訂餐外送,幾分鐘就解決了。回台北要訂有機蔬菜、健康飲食給老人家可煞費周章。帶老人家在台北看病,大牌醫生態度高傲,與上海專業醫生的恭謹成強烈對比。…人家進步可真快!」

W先生說:「距離產生美感。但願妳說得對,但我對大陸可沒妳樂觀!」據了解,W先生剛從北京來,見到了現任高層的太子黨舊友,對大局不免憂心。

客觀的看,W和H各講對了一半。整體的圖像應該是包括但超越他們各自的視野。

在下多年來觀察和發表台灣的強項:不是軍事武器、不是經濟規模、不是國際勢力、甚至不是治理(governance)的效率,而是社會禮讓、生活細膩、心靈培育等。台灣應扮演催化劑的角色,提供我們在這個規模和風險較小的實驗室數十年來社會改革的經驗,善意的與對岸分享,協助提升他們社會品質和人民生活。長遠下去,他們人民和今日青年對我們社會的好感,轉化成他們未來領袖和大眾對我們有益的態度。

數日後,安排聚會的C寄來他不具名的某留美朋友對上海進步的詳細描述。雖然,其結語落於情緒化,但其大量實地觀察應是有價值的資訊。雖然,這是整體圖像的一半,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他們的優點可以激勵我們。於是在下不加評論,保留原味,廣為分享。

若以你贏我輸的「零和」觀念看,這是政治不正確的文字。

然而,廿一世紀大趨勢必是多贏。任一方輸,局勢皆不穩。終極原因是中美戰爭已不可能爆發,有四層面:

●皆備核武,引發衝突,自我毀滅,沒有贏家。

●網路化經濟高度相依,損傷對方,不利自己。

●視訊使國家領袖實時(real time)掌控國際衝突現場,隨時遏止。

●今日大國有預設機制阻止非理性領袖帶國家走上毀滅之路。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中時社論》賴清德的臉譜 吳敦義的算盤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710005311-262101

賴清德在「親中愛台」發酵後,藉電台訪問澄清他堅持「台獨」的立場,認為「兩岸關係其實是國際關係」。他說,「台獨是台灣社會極大共識」,「凍結《台獨黨綱》、九二共識、簽訂和平協議等,都是中國分裂台灣的手段,最終目的是併吞台灣」。他並認為,他的台獨主張「反映在台灣主權獨立,符合不挑釁、中國不對台動武等多個層面。」

什麼叫做「井底之蛙」,賴清德是一個典型,他不了解國際關係,只從自己的立場看世界,卻不知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公開支持台獨,包括美國及他視為最親密的日本。什麼叫作「數典忘祖」,賴清德可為代表,他以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為恥,以媚日崇日為榮。什麼叫作「睜眼說瞎話」,賴清德是一個例子,他認為「台獨是台灣社會極大共識」,大陸「不會對台獨動武」。

什麼叫作「愚昧無明」,賴清德是一個樣板,對台灣有利的九二共識及和平發展,他卻感到恐懼。什麼叫作「無慈悲心」,賴清德們都是,為了追求他們狹隘的意識型態,他們根本不在乎讓台灣失去競爭力,陷入沉淪,甚而帶來災難。

賴清德認為,「中國不可怕,怕的是台灣不團結」,這與「台獨不能成功,是因為台灣不團結」的說法相似。我們必須很明確地告訴賴清德們,台獨主張違反憲法,會造成兩岸衝突,因此,台灣人民不可能會在台獨的理念下團結的。賴清德的「親中愛台」說,是以兩岸兩國相互獨立為前提,他否認兩岸為「一家」,而視兩岸為可以保持睦鄰的「朋友」。我們也可以告訴賴清德們,北京不會認為這是善意的陳述。賴清德這些說法都只是「自我夢囈」、「自欺欺人」與「掩耳盜鈴」。

「柔性台獨」是民進黨的基本策略。民進黨的一貫技倆是,害怕兩岸徹底決裂,「中央小聲喊台獨時,地方大聲喊」;擔心違憲違法,「官員小聲喊台獨時,議員大聲喊」;為了家屬商業利益,「議員小聲喊台獨時,媒體大聲喊」;為了企業到大陸發展,「媒體小聲喊台獨時,民間組織大聲喊」;知道外國不會支持,「政治無法台獨時,先作文化台獨」;不敢碰觸北京底限,「法理無法台獨時,先推史觀台獨」。這一套策略,在「愛台灣」與「台灣優先」的包裝下,卻徹底摧毀了沒有完整理念與論述的國民黨。

賴清德的台獨主張到底是他個人堅定的政治信仰,還是現實政客在不同階段所做出的利益選擇,就兩岸關係而言,這並不重要。政治認同是社會化的結果,不論賴清德的台獨主張是原則還是權術,他以身為台南市長、明日民進黨總統的可能人選,在台獨立場上的堅定言行,都已經為台獨認同創造出可觀的社會化效應,而其結果是「台獨有理、台獨可成」獲得更盲目的支持。

有人認為,賴清德的「台獨親中愛台說」會壓縮到蔡英文的政治空間,而有利於賴清德成為2020年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這樣的看法不無道理,但是從以上民進黨的「柔性台獨」策略來看,賴清德在台獨路線上,選擇了一個他現在最適合的角色。

蔡英文因身為總統,選擇有限,即使她已經掌握了中央的行政與立法權,仍然無法宣布「法理台獨」,她選擇一方面對北京軟性地主張「維持現狀」,但是另一方面卻堅定地「去中國史」,以完成其「文化台獨」的最後一哩路。

賴清德目前則是戴上台獨急先鋒的臉譜,說一些蔡英文無法說的話,做一些中央無法公開做的事。然而,對於台獨的理念與堅持,賴清德與蔡英文其實是一樣的,他們只有臉譜的差別,而沒有本質的不同。

如果蔡英文施政不能振衰起敝,聲望始終在低谷盤旋,有可能在2020大選黨內初選階段遭到內部挑戰,也有可能主動棄選連任。看來賴清德會是民進黨的旭日,將帶領支持者跨出蔡英文執政失敗的印記,在分離路線上走得更堅定。

對台灣而言,倘若國民黨不能與獨台畫清界線,又不能建立有力的論述與有效的監督力量制衡台獨,不能率領和平發展路線支持者勝選,台灣將沉淪得更快。如果吳敦義看不懂政治大勢,企圖坐待蔡英文執政失利,於2020坐享其成,這樣的盤算將是天真的誤判。

 

 

聯合/柯文哲戳破蔡政府的兩岸政策新衣

2017-07-09 01:18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72337

蔡英文總統上任一年多,兩岸關係亦隨之凍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兩岸關係與台灣政經發展的各種考量有關,並非蔡政府獨有的難題;無論如何,這卻是民進黨能否揮別在野思維、開創執政大格局的關鍵。問題是,蔡政府在兩岸經貿政策上大打保守及冷和戰略,表面看似堅定,但遭到柯文哲「兩岸一家親」論調的推擠,國王新衣的真相立刻被拆穿。

就現實而言,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經濟緊密連結不容置疑,外交、經貿、文化政策自然不能完全排除兩岸間的必然互動和影響。但是,一九九○年代以來的民主化,使台灣社會民意與利益趨於多元,不同意見彼此競爭,在在影響政策走向。此外,由於民眾的「台灣認同」逐漸強化,且對國家利益的認定不再獨尊「發展」,也看重公平、穩定、安全等因素,這些皆頻頻與兩岸關係的張弛產生拉扯。由於不同意見的選民會自然集結成群,與其他意見群體發生爭辯,在在影響政府決策,也導致兩岸關係難以穩定。

蔡英文一上任即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主要是,她認為選民在二○一六年大選的投票,充分反映了此一意向,給了她改變兩岸關係的授權,因此她拒絕再「馬規蔡隨」。由於她的政策變化,兩岸關係在觀光、文化、經貿交流等領域,隨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其後,隨著台諜、共諜案的發生,雙方官方互訪的中止,乃至台巴的驟然斷交,雙方的裂痕一步一步加深。

蔡總統雖一再強調其「維持現狀」的基調不變,事實上,大家都看得出來,去年五月前兩岸的和平「現狀」已遭到大幅改變,說「維持」只是自欺欺人。更嚴重的是,往後看,蔡政府現行的兩岸政策再走下去,只會使台灣的國際空間愈發吃緊,甚至影響到兩岸既有的經濟關係及和平交流;長遠而言,都是不智的選擇。

此時,柯文哲以首都市長身分登陸進行雙城論壇,開拓了藍綠政黨之外的第三條交流管道,在笑談間戳破了蔡政府的國王新衣。這次登陸訪問,突梯的柯文哲並無失禮失節之舉,他更未說出「承認九二共識」之類的通關密語,僅以「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之類的俚俗語言即獲得對岸的高規格接待。這其中,除了有中共的統戰用心,當然也有柯文哲追求連任的政治考量;但無論如何,則也顯示事情的成敗全繫乎一念之間。主政者若一心想要把事情做好,應該沒有解不開的糾結,除非他自己畫地自限。柯文哲的對照,就凸顯出蔡英文處理兩岸問題是畫地自限。

根據國家發展學者羅傑斯的理論,群眾可分為創新者、早期追隨者、晚期追隨者及落後者四種類型,形成一種「鐘型曲線」。對照台灣選民對政黨的認同,在鐘型兩端的「創新者」與「落後者」,是政黨的死忠支持者與反對者,而中間占最大宗的早期和晚期追隨者,則是一般支持者和中間選民,都是藍綠政黨應該全力爭取的對象。如今的情況,蔡英文的民調大幅滑落,難以再吸引中間選民;於是,她只能極力討好獨派的死忠支持者,這也勢必使其路線越走越窄。相對的,柯文哲的作法卻可吸引中間選民青睞,有助於他走出近期的執政困境。

柯文哲用「兩岸一家親」的話術突破中共的心防,不論出於清醒或狡猾,他顯然意識到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已經走不下去,必須另闢蹊徑。他的應對之道,不過就是「收斂惡意、釋出善意」罷了。事實上,不論獨派對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之說多麼不以為然,這句話會比賴清德驟然宣示「親中愛台」更突兀嗎?

外界原本期待蔡總統在執政周年會釋出善意,緩和一下兩岸僵局,但她終究更在乎自己的顏面,而不是人民福祉。這個真相,被柯文哲點破了。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6299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