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趴趴走踩紅線 高院要扁出庭 蔡英文與三王一后 不滿名嘴指關說妻子回任法官 邱太三槓上廖筱君
2017/06/02 10:14:20瀏覽154|回應0|推薦0

 

 

趴趴走踩紅線 高院要扁出庭

趴趴走踩紅線 高院要扁出庭
《周刊王》曾拍攝到前總統陳水扁獲准保外就醫後,於高雄人文首璽住家附近的美術公園散步,並在外傭的陪同下步行復健。(周刊王提供)

保外就醫卻到處趴趴走的前總統陳水扁,是否恢復就審能力?高院法官曾德水昨日開庭,但扁跟律師都未到庭,法官當庭播放扁出席公開場合的影片,質疑扁可以自己行走、講話沒有結巴、可自己夾菜,不排除對扁撤銷停止審理處分,但會再給扁一次到庭陳述的機會。

未到庭 扁辦提3澄清

扁子陳致中代發扁辦3點澄清回應,表示法官論及陳水扁病情「有所誤解」。扁辦3點澄清如下:1、陳總統手抖症狀是經北榮儀器檢測,每秒6.6次,科學證據應予尊重。2、519餐會當晚,陳前總統行走除使用柺杖,仍須由看護與旁人施力攙扶兩側,避免跌倒,入座或起身時仍多次差點跌跤,隨行醫療小組均有觀察記錄。3、法庭非醫療專業,如對醫療事項有須查詢之處,或可傳喚醫療團隊醫師陳述專業意見,以釐疑慮。

陳水扁2015年1月5日聲請保外就醫獲准,他隨即向法院聲請停止審理相關未定讞案件。法院依據扁所提的醫院診斷證明,認為他有語言障礙、失智,對問題的認知及記憶能力都有下降情形,已無法進行訴訟行為,分別裁定對扁涉及的二次金改、國務機要費、隱匿國家機密案等5件官司停止審理。

但扁近期神采奕奕四處趴趴走,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時,更挑戰中監的紅線,公然違反「不進入會場」、「不談及政治」的2項規定,還隔天才返回高雄住處,被認為公然打臉司法威信,承審二次金改案的高院法官曾德水也質疑,決定開庭調查。

法官指說話行動正常

昨天的庭訊只有公訴檢察官到庭,扁檢附醫療證明請假;扁的律師鄭文龍、洪貴參、石宜琳都未到。曾德水仍決定開庭,他當庭拿出扁的醫師陳順勝今年5月鑑定報告,特別標示其中內容,指扁「病情有改善,對政治及法律議題判斷及分析有相對優異表現」。

隨後,曾德水當庭播放3段從網路下載的影片,包括麵包師傅黃士福拍攝扁與外籍看護在街頭行走、扁怒責黃男偷拍的對話,及今年5月19日扁參加凱達格蘭基金會餐會的畫面。

將再開庭給陳述機會

曾德水邊播放影片一邊講解,他認為這些影片顯示,扁雖由看護陪伴行走但無須攙扶、沒有蹣跚且步速正常,扁質問黃士福為何偷拍時說話順暢。出席餐會入座時也不用人扶,還主動拿起飲料向同桌賓客致意,扁也自己夾菜;手沒有抖動現象。

近1小時的審理,檢察官均答稱「尊重醫師判斷或沒有意見」,庭末曾德水說,醫師鑑定只能作為法官參考,如果決定撤銷對扁的停止審判,因不能抗告對其權利有重大影響,他將會與另2位合議庭法官討論,考慮再次傳扁到庭,陳述意見。

(中國時報)

 

 

 

國事如麻 特赦…等等吧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498446?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2017-06-02 03:25聯合報 施明雄/政治受難者(加拿大)

「給我講幾句話,政府就會倒嗎?」不見病容的阿扁,不甩五不禁令,在凱達格蘭學校募款餐會上,播放影帶向蔡英文政府高聲挑戰,強勢阿扁又回來了。他是否忘記自身是垂垂病危、保外就醫的身分?實在是給民調低落的小英,再添困擾。

坐過牢的應該都知道,保外就醫是非常困難的;何況當時醫療團隊證明阿扁手抖、柏金森症、尿失禁,加上又是卸任前總統,執政後期馬政府的法務部如不批准,定會招致更多罵名;賣個人情讓你保外就醫,也可省下在獄中侍候的麻煩。

其實保外就醫,即形同出獄自由之身;家中時時有仰慕者拜訪,不時看他在看護扶持下散步公園,家中夫妻團聚兒媳隨傍孝順,一幅安養自在的生活,人生所求也不過如此。

奈何阿扁勢必深覺自己是無罪被冤枉受難的(其實沒有那群坐牢的美麗島前輩的犧牲,怎有辯護律師的出線。)心中倘若存有:沒有我當總統在先,豈有妳小英坐擁權力的今日…

只是小英剛執政一年,競選承諾,年金改革、追討黨產、轉型正義均尚未有成果,世界衛生大會台灣連會場都進不去,國內經濟又不見起色…在這關鍵時刻,怎有時間思考正保外就醫阿扁的特赦問題;究竟整個國家、眾多的台灣人民一定比阿扁重要吧。

再說小英又不是沒嚐過敗選滋味,倘若阿扁你當年沒有海角七億建國基金及貪婪的醜事,她早在五年前就當上總統了,何況她如今尚未在第二任期上,特赦的事,等會兒吧。

 

 

聯合筆記/最可怕的動物…前總統!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49604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17-06-01 02:29聯合報 林河名

 

保外就醫的前總統陳水扁,日前申請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台中監獄祭出「五不」有條件同意,但扁入會場,還錄影公開談話,踩到紅線。中監為此發函要求改去其他醫學中心就診,扁氣憤回函「無法配合」。「請問阿扁有錯嗎?」保外就醫似乎真的有助病情改善,昔日「理直氣壯」的陳水扁回來了。

陳水扁「強勢回歸」,蔡英文總統首當其衝。出席募款餐會前,前立委林濁水喊話:「蔡英文已經夠弱勢了,阿扁別再相害。」但也因蔡英文正為政事焦頭爛額,反而更有顧忌,陳水扁豈會放過這機會?

作為前元首,扁如今境況不免令人唏噓。而他已服刑六年,比照許多國家對待涉案前元首先例,並非沒有特赦空間。扁若獲特赦,除綠營人士認為「有助化解社會對立」,也可展現「總統高度及歷史眼光」,更現實的是,至少不用頻頻看到前總統大打悲情訴求。

面對扁案,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大陸都能處理毛澤東問題了,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為什麼不能解決阿扁問題,這沒有道理啊」。話雖如此,但陳水扁明明坦承「做了法律所不許可的事」,海外洗錢證據確鑿,也有多項犯罪定讞,卻仍堅稱「無罪」。這與行使特赦必須是「於法有罪,情有可原」的基本要件不符。

況且,扁案還有許多部分停止審判,案件尚未確定,又毫無審判進度,即使蔡英文想行使特赦權,也卡在「於法無據」的難處。歸結還是陳水扁既要特赦,又不認罪。無罪之身,何須特赦?可見,解鈴還須繫鈴人,扁要自助,才能人助,不能只要求蔡英文。

政壇上,對於前總統,現任總統常有說不出的苦。陳水扁在看守所寫給李登輝的信,就提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百般吞忍,不是沒意見,而是「不希望把我倆個人的恩怨情仇搬出檯面,讓支持台灣人總統的鄉親傷心失望」。蔡英文就任一年,聲望直線下降,甚至低過馬英九,隨即被嗆「還馬英九公道者,必蔡英文」。

陳水扁出席凱達格蘭餐會時,一句「和軍公教無情對立是不智的」,直踩蔡英文年金改革痛腳;如今高院看扁「趴趴走」太招搖,準備傳他確認是否可以恢復審判,政海勢必再掀波。

 

資深媒體人:王銘義》蔡英文與三王一后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601005704-262104

蔡英文總統執政周年之際,兩岸接連發生台灣在WHA不得其門而入、李明哲遭大陸檢察機關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批捕等事件,衍生諸多爭議。無力突破兩岸僵局的蔡英文,還要面對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呂秀蓮等「三王一后」指點江山,腹背夾擊,四面楚歌。

李登輝是蔡英文從政歷程最重要的「政治導師」,更是早年從學者參與兩岸國安事務的啟蒙者。但最近李登輝對蔡的執政團隊大都來自選舉幕僚,而非專業政策幕僚,導致政策無法執行,頗多微詞;有關李明哲事件,蔡政府未能強力發聲的應對態度,也遭到李登輝批評。

李登輝卸任之後,蔡英文不論是擔任扁政府的陸委會主委、副閣揆,以至民進黨主席,她對李始終保持高度尊崇,即使獨派教父對她的曖昧獨派時有非議,蔡幾乎不曾公開反擊,她還曾親自駕車前往翠山莊登門請益,但蔡英文執政以來,李蔡互動關係似已產生質變。

李登輝對本土意識強烈的蔡英文,確有提攜的知遇之恩,包括指派蔡英文隨同海基會參與1998年的「辜汪上海會晤」等。蔡英文曾對筆者說,她在國安會擔任諮委期間,有次陪媽媽前往新加坡渡假,但她們剛到新加坡,就接獲國安會緊急電話通知:「總統召見」。

蔡被迫中斷旅遊行程,匆忙返台。李事後獲知蔡陪伴母親渡假被召回,就對蔡說:「我可以請妳媽媽來官邸吃飯嗎?」蔡當面詢問李:「我爸爸可以一起來嗎?」李熱情表示歡迎。可見李對蔡的愛護與關照,在蔡掌權之後,李老先生當然不會放棄「指點江山」的機會。

至於該不該特赦陳水扁,在蔡英文就職周年前夕,保外就醫但執意遊走法律邊緣「趴趴走」的陳水扁在出席募款餐會上,再度給蔡英文拋出了政策難題。其實,特赦阿扁並非不可能的議題,但對現任執政者來說,這是高度政治敏感、事涉選舉變數,不得不有精確算計。

對主張鞏固「九二共識」的馬英九來說,對蔡政府的困境,他只能拋出「愛莫能助」的表情了。卸任總統們雖頻發難題,但呂秀蓮的高分貝更難招架。WHA大會諸多邦交國並未聲援,呂即對蔡喊話:「有十個國家不願為台灣得罪中國,再不努力,台灣會亡在妳手裡!」

當前兩岸官方聯繫管道與兩會協商機制全面中斷,關鍵原因在於北京認為蔡英文仍未接受兩岸政治基礎的既有共識。雖然,蔡曾反覆強調: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然而,北京堅持事涉兩岸原則問題,沒有模糊空間。

蔡英文或許自認對處理兩岸事務已有明確的政策表述,並考量到台灣政黨生態與政治情勢的最新變化,新政府對其政治光譜已經從左向右做了務實修正,但由於兩岸缺乏政治互信,北京甚至還疑慮蔡英文所稱「其他相關法律」是否在為未來的獨台或台獨政策預留伏筆。

隨著爭議風波的持續擴散,以及兩岸在參與國際組織活動衍生的衝突,此起彼落,蔡為鞏固其執政基本盤,或回應獨派持續增強的壓力,或應對「三王一后」的說三道四,蔡的兩岸政策立場恐將更形限縮與保守。至於兩岸僵局能否解套,套句馬英九回應媒體要求他為蔡執政周年打分數時反問的話:「你覺得呢?」

 

呂秀蓮警告蔡英文 外交已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017-06-01 19:02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497839?from=udn-hotnews_ch2

前副總統呂秀蓮日前說出重話,強調台灣現存21個邦交國,有11個在WHA(世界衛生大會)為台灣發聲,這代表其他10個不願為了台灣得罪中國,她幾乎想向蔡英文總統說,如果再不努力,「台灣會亡在妳手裡」。

呂秀蓮辦公室稍早發出聲明,再度強調台灣今年無法參加WHA,且有近半友邦未替台灣出聲,這是危險警訊,因此呂才會提醒國人提高警覺,亦呼籲有關當局正視邦交危機,及早提出因應的對策。

聲明指出,根據國際公法,國家成立的要素,不只是有土地、人民、政府,還有「有效能力進行外交工作」,缺一不可。呂秀蓮認為,台灣只剩21個邦交國,卻只有11個邦交國幫台灣出聲,等於是台灣邦交國有10個不願為台灣得罪中國,且領土與國際影響力較大的國家完全不出聲,這是危險的警訊,卻仍有人提出「邦交國通通斷絕也無所謂」的謬論,令她十分憂慮,她才會站出來,提醒蔡總統藉WHA事件正視台灣的外交危機,已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呂秀蓮表示,中國政府以1971年聯合國通過的2758號決議文,欺騙國際社會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觀諸2758號決議文,通篇沒有提到「台灣」或「中華民國」,只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這段文字不能被解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台灣,或有權代表台灣。

呂秀蓮說,她一再呼籲政府應向國際嚴正駁斥2758號根本未提台灣問題,強調中國明顯說謊,才能正本清源,挽救台灣的外交危機。

 

 

 

不滿名嘴指關說妻子回任法官 邱太三槓上廖筱君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02000334-260118

法務部長邱太三槓上名嘴。邱不滿政論節目,不實爆料他關說妻子宋富美回任法官,爽領千萬退休金,昨召開反擊記者會,要求節目主持人廖筱君、名嘴黃越宏及律師周武榮3人於5天內公開道歉,否則將提起刑事自訴誹謗罪並附帶民事賠償;廖、黃2人則批邱公器私用,歡迎提告。

 

寧信有鬼 莫信瞎掰名嘴

這是邱太三上任以來,繼3月同婚釋憲辯論,批評媒體社論「顛倒是非」後,第2次針對媒體不實評論,開記者會回擊。邱說:「寧願相信世間有鬼,也不相信瞎掰名嘴」,期許節目要「加油」,不要「加屎」,節目及名嘴說不清楚具體的人事時地,「編故事要編好一點」。

痛批誹謗 限5天內道歉

該政論節目在5月30日、31日連續爆料邱在2011年利用民進黨團及派系力量,藉法官法修法機會關說司法院,助妻子宋富美回任法官,爽領退休金,甚至說邱帶陳瑞仁去關說。

邱說,妻子回任時,他只是大學法律系系主任,當時是國民黨執政,民進黨立委席次不到1/4,他如何?何時?向誰施壓?他原本不想理會,「瘋狗吠他,能怎麼辦,要吠回去嗎?」

他說,他在4月司改國是會議籌委會,公開說可以批評他個人,請不要針對他家人,總統蔡英文也認為此事完全子虛烏有。

黃越宏及廖筱君昨也現身記者會,會後黃批評邱利用法務部的資源開記者會,公器私用,且記者會標題叫做「反擊」,檢察官負責打擊犯罪,卻對新聞節目用「反擊」字眼,難道是把媒體監督責任,也當作是打擊的對象嗎?黃反問邱太三把法務部公器私用,利用公權力來反擊媒體,國家資源及內閣閣員是在幹這種事情的嗎?

廖黃回嗆 部長公器私用

廖筱君則說,對節目的指控不應是法務部長直屬管轄範圍,如有違法,歡迎提告。她說,這段時間透過許多方式試圖聯絡邱,但若邱可以早點回應、作說明,就不用勞師動眾開記者會。

邱太三妻子宋富美,原是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2011年9月復職任台中地院法官,2013年9月升任台中高分院法官,今年1月16日退休,現為亞大財經法律學系兼任助教,昨她接受電視台專訪強調,回任完全照程序走,當時還有好幾位法官,「這有什麼好關說的?」

宋富美指出,2007年立院決議擴展法官來源,當時司法院曾發函詢問多位離職法官是否願意回任,但她當時人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所以一直到2011年拿到學位後才去申請,申請程序跟其他法官都完全相同,沒有哪一點跟別人不一樣,名嘴的說法「實在太荒謬」。

(中國時報)

 

作家李敖曾戲稱,「前妻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意在糾結難解。對於民調低迷、諸事不順的總統而言,身體健康、野心勃勃的前總統,確實也是「最可怕的動物」。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3717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