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女武官遭隨扈性騷擾?報告總統,別讓連任心自我綁架 克服領導者自戀癖 民進黨忘了福利國嗎?
2017/05/26 10:19:15瀏覽251|回應0|推薦0

 

美學者葛林:台灣已沒有時間等待 蔡英文須在經濟多加把勁

蔡英文須在經濟多加把勁
白宮前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見圖,摘自CSIS)

白宮前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見圖,摘自CSIS)24日表示,蔡英文總統在經濟發展上須多加把勁。他指出,台灣在一些重要經濟議題上仍相當被動;而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美國或許會有其他貿易協定,但台灣已沒有時間等待。

葛林24日在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舉辦新書發表會。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談及對蔡英文就職後一年評價,表達前述看法。葛林現為「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亞洲與日本事務資深副總裁。

葛林認為,蔡英文在台灣內部政治環境數十年來極分歧的情況下,表現了強大包容度;外交上,蔡英文重申與美、日關係;兩岸議題上,蔡英文捍衛民主制度但不挑釁中國,不製造讓美、日這些主要夥伴感到遺憾的問題。對此,葛林給予蔡英文高度評價,「人們對她有很高的信心」。

但葛林認為,在經濟上,蔡英文需要多加把勁,像是創新、法規鬆綁。葛林指出,關於台灣開放自身市場的議題,蔡政府團隊仍相當消極被動,許多人還以為台灣開放自身市場,經濟快速成長,會像「魔術」一樣發生。

隨著美國已和TPP說再見,台灣原想加入TPP,促使經濟轉型發展的希望也落空,葛林認為,美國也許終會有其他貿易協定,但速度會很慢。他表示,台灣「沒有時間等待」奇蹟發生。

對於台灣今年無法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葛林則認為,推動台灣參與WHA,需要時間,以及台、美雙邊和美國與其他區域國家不同層級官員間協調努力。

葛林說,他不認為蔡英文該為台灣今年無法出席WHA及台灣國際空間受挑戰,受到批評,因為川普政府團隊涉及此一事務的各層級官員尚未到位。

 

台經院:陸客銳減衝擊大 國內景氣往下墜且外溫內冷

2017-05-25 11:34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484226?from=udn-relatednews_ch2

台經院今天舉行「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記者會,根據台經院觀察近期國際經濟情勢,歐、日、中等主要經濟體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均呈現穩定表現,國內部分,外銷訂單與進出口雖仍呈現正成長表現,但增幅已漸趨緩,加上基期因素淡化、國際原物料價格回檔、匯率波動與產業傳統淡季影響,製造業廠商對於景氣看法也轉差。台經院提醒,國內景氣已從高峰往下墜,今年初是外熱內溫,現則已是外溫內冷。

台經院指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4月製造業氣候測驗點持續下滑,為95.61點,較上月減少2.27點,這不僅是連續四個月下跌態勢,也創下2016年2月以來的新低點。此外,營建業對營業氣候測驗點也是呈現下滑。因此,若要拉抬國內景氣復甦力道,下半年必須要有新的刺激。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特別提醒,今年1月~4月零售消費市場減少了0.4%,1~3月則是減少0.6%,儘管股市已攻上萬點,但消費市場卻沒有同步成長,「這是很反常的情況」,雖然有人說是因為今年百貨公司母親節促銷檔期後移,導致業績成長幅度有限,但孫明德表示,「陸客銳減」才是影響主因。

孫明德指出,去年陸客來台人次是350萬,以今年1月~4月已少掉一半的態勢發展下去,今年可能會少到只接近200萬人次,但每100萬人次的陸客對台灣GDP的貢獻約是10億美金,若少掉200萬就是20億美金,但想單靠台灣民眾消費補得這20億美元,其實不容易。

孫明德提醒,政府基礎前瞻建設和刺激消費政策都應儘快推出,現階段也應對下半年的國內經濟,先有一些想法了。

不過,台經院也指出,儘管前瞻基礎建設的立法審議遲遲未定,所幸既定預算投入的公建投資表現漸有起色,對於土木工程施作環境仍將趨於改善。

但不動產業方面,則受到賣方降價幅度和議價空間同步縮小的影響,2017年4月國內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較3月衰退13.1%,而從2017年首季與4月國內房市成交量的落差情況即可發現,2017年第2季到第3季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的拉鋸與調整將再度成為房市發展關鍵。

 

 

中時社論》報告總統,別讓連任心自我綁架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525005499-262101

從元旦文告神隱,到就職周年演講取消,蔡英文總統可能深知民怨已深,改革之路卻無從回頭,以拒絕九二共識為前提的「維持現狀」兩岸政策亦無退讓空間,索性不再對外溝通。曾經強調最會溝通的政府,如今卻依賴史上最高的拒馬保護,不斷流失民心,讓蔡英文執政正當性呈現失速下墜現象。

在兩岸,大陸壓力日益增強,而且不留情面擠壓台灣;國民黨選出新任黨主席後,對民進黨鬥爭氣氛高張;黨內部派系對蔡英文領導漸起二心,保外就醫的陳水扁意圖政治操作逼迫蔡英文特赦。蔡英文同時面臨兩岸關係、低民意支持度、國民黨對抗、民進黨派系蠢蠢欲動走自己的路等來自四方面的壓力。蔡英文的連任之路將非常艱辛。

實施民選總統制以來,歷任總統第一任期施政,莫不以連任為首要目標,蔡英文總統亦不例外。想連任適足以害連任,似已成為規律。陳水扁靠攏獨派,兩岸關係走偏鋒,連任成功卻種下第二任執政全面失敗的種子。馬英九為連任成功而放棄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向民進黨立場妥協,卻造成第二任施政失敗,國民黨2016選舉崩盤。蔡總統任期第一年,連任至上的心態已反過來害了連任之路,前瞻計畫、阿扁攪局、兩岸關係這3現象都顯示了連任之路如何綁架了蔡英文。

前瞻計畫明顯是跟派系及地方勢力妥協的結果,從當選第2天起,蔡英文就面臨要求派分資源的壓力,黨內各派系、社會各方勢力、地方樁腳,人人都認為自己有功勞,都會給予總統壓力。原有的政府公職、公營事業肥缺不夠分,就把三級機關首長改為政務任用;為了規避舉債上限、快速而大量分派資源,就風風火火推出8800億前瞻計畫特別預算,美其名投資下一代。其中4000億軌道、輕軌建設,連高中生都當面質疑,幾乎令總統答不出來。雖不分藍綠,排山倒海的反對之聲灌進總統府,蔡英文仍不為所動。她認為,只有派分了資源、綁好了樁腳,用雞腿肉塞住同志的嘴巴,才能穩當「連任」。

再來看讓蔡英文頭痛的陳水扁。過去不管多大的爭議,「法治」總是社會的最大公約數,但到了陳水扁身上,彷彿都可以變調。陳水扁敢公然嘲諷蔡政府,表現「能奈我何」的霸氣,因為陳水扁敢賭,賭蔡英文不能把他怎麼樣。蔡英文敢取消他的保外就醫嗎?陳幸妤就說「民進黨誰沒有拿過我爸爸的錢」。「為了連任」,蔡英文更不能得罪陳水扁支持者。現在國民黨也說,給台灣司法留點顏面,就乾脆特赦吧,但「為了連任」,蔡英文又不想擔「特赦貪汙犯」的罵名。

更根本的僵局是兩岸。蔡英文曾經是專精兩岸研究的學者,也擔任過陸委會主委,具實務經驗,兩岸本應是蔡英文擅長的議題,現在卻完全失控。李明哲事件,蔡英文在野倨而執政恭的作法,被看破手腳;世界衛生大會,蔡英文讓台灣倒退回扁政府時代局面,過去汙衊「中華台北」,現在卻是「求中華台北而不可得」,究其根本,也是「為了連任」,不能跨過獨派的框架。

但事情往往是相反的。這些為了連任而引發的前瞻計畫分贓、阿扁囂張挾制、兩岸對立遽升,每一件都對蔡英文連任之路造成大傷害。要連任反而更該以「不求連任的心」,反其道而行。在前瞻計畫,蔡英文要綁的不是樁腳,應是台灣長遠的發展與未來,爭得民心與民信,才是尋求連任的正途。特赦阿扁問題,應「依法而治」,難道阿扁支持者會去投國民黨嗎?被陳水扁將軍,陷入左右為難困境絕對不值得。

更重要的是兩岸,蔡英文並非傳統獨派,至少她可以不讓自己掉入傳統獨派的泥淖,蔡英文知道中華民國的存在是台灣最大的保障,事實上她也最有能力擺脫台獨的傳統主張、打造更務實的論述。兩岸的結打開,蔡英文的執政陰霾即可掃去大半。兩岸關係極為艱困,但不是不能解決,看清大局、擺脫牽制,做出決斷,路會更開闊。

佛家云「畏因而不畏果」,蔡英文不應執著於連任的果,而應找出不能連任的因,從因著手,擺脫牽制,心中只存一件事:什麼政策對台灣整體福祉、長遠宏觀的發展有益,就放手去做。大位不以智取,不爭是爭,不要只想著連任,才有可能順利連任,同時為第二任期持續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他相信,明年之後,情況會有不同。

(中國時報)

 

國際觀察:楊艾俐》克服領導者自戀癖

獲贈襪子娃娃 小英笑開懷
蔡英文。(洪璧珍攝)

我採訪過很多領導者,發現他們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非常自戀。適當的自戀,增加自己信心利於領導,但是近年來觀察,很多領導人自戀也太過了。

自戀的人常對外界批評恍若未知,例如蔡英文履新才1年,親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民調,全民為蔡政府打出52.41分的平均分數;有一半以上民眾不贊同蔡英文領導國家的方式;政大選研中心所做的網路民調顯示,蔡英文滿意度僅剩18.4%,不滿意度則高達76.4%。

但蔡英文卻抱怨人民沒有耐心,屢次用她的蔡想想式及文青腔來掩蓋施政無能,至少馬英九第一任行政院長劉兆玄任內常說,「我們聽到人民痛苦的聲音」。

適當自戀者可以孕育長遠抱負,形成戰略視野,更能有效溝通,但過度自戀者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只愛上鏡子裡的自己。

很難有人能抵抗自戀者,弗洛依德認為自戀者是最難分析的性格。著名軟體公司甲骨文的創辦人賴瑞‧艾利森就自戀成癮,經理人形容「上帝與賴瑞的差異在於,上帝不認為祂是賴瑞,但顯然賴瑞自認是上帝。」

柯P就是典型的自戀者,陶醉自己的做法,有什麼錯,認為只要道歉,就可脫身,把選民當愚民,2018年除非他再玩出花樣,否則失敗在握。

國民黨裡也有諸多自戀領導人,馬英九是自戀癖,他認為當選總統是因為自己的魅力,所以要與國民黨畫清界限,輕忽對立法院的工作。當他舉行第二任就職記者會時,總統府外10萬人遊行示威,他卻氣定神閒。

外界都批評他鏡子裡找人,馬英九是否真喜歡照鏡子不得而知,但是他用的人都是自己的倒影,如行政院長陳、江宜樺及多數部會首長等,也是自戀癖的另一種延伸。

自戀癖者也會認為別人對他的效力是理所當然,不存感恩之心,也不認為自己應回報。因此馬英九第一任期間就開始失去往日支持他的友人,馬王政爭時,坊間最流行的話是「馬英九沒有朋友,王金平沒有敵人。」

一位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說,在立法院,沒有人不欠王金平一份情。普通人認為這一定是金權交易,但是這位操守甚佳的立委說,王金平對人的需求特別敏感,凡是自己職權之內的事,有人請託,都會盡量達成。

政壇人士最忌自戀,這次洪秀柱競選國民黨黨主席,應該輕而易舉獲取黨魁,但是洪秀柱到後期,只信任自己意識型態相近的人,而且堅信自己2015年挺身而出,當年10月和平退出選舉,就應該永遠享受光環。最後得票大輸吳敦義,連鐵板支持者黃復興黨部都被攻破。

領導人由於身處眾人阿諛中,尤其容易自戀,在造勢場合裡,鳴笛、喝彩、恭維聲中,很容易讓人迷失,認為自己真的如此偉大。但活動歸活動,自我能力是一回事,縱使選民投下支持票,也要經過嚴格的執政檢驗,如蔡英文、柯P及民進黨的首長們。

一些學者認為克服自戀癖,最重要是安排自己的善意反對者,挑戰自己的觀點和做法,例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經常找自己的反對者和他辯論,因為他自知自己成見深,是偏執狂,必須有人幫他修正或者微調,也就是找另一面鏡子。這也值得所有政治領導人借鏡。

 

 女武官遭隨扈性騷擾?府證實:有這樣一個事件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486521

2017-05-26 11:30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空軍武官陳月芳上校。圖/本報系資料照片分享

總統府傳出性騷擾事件?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上午回應媒體詢問表示,「有這樣一個事件」,目前都依性平法等相關規定辦理,盼能毋枉毋縱。

媒體報導指出,據了解,蔡英文總統的女武官陳月芳上校傳出被內衛隨扈楊文志少校騷擾,楊文志疑似以LINE傳不雅的照片及文字,甚至在總統府的洗手間、停車場攔阻陳月芳;上個月底,陳月芳向侍衛長劉志斌投訴,但劉志斌未依程序受理性騷擾投訴案件,僅將楊文志調離總統府侍衛室,調回特勤中心。

媒體報導指出,事件起因於總統府內部2周前聚會上,陳月芳疑似被楊文志性騷擾,事後少校解釋,是因為有誤會,才在洗手間及停車場等待陳月芳,想向她解釋清楚;侍衛長也指出有調閱監視器,發現並沒有攔阻情形,雙方有保持一定距離。

傳出陳月芳不滿處置方式。總統府上午向媒體證實「有這樣一個事件」,正依相關規定處理,但依性平法不便透露相關細節。

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昨晚也指出,經瞭解實際狀況為總統府日前接獲一起性平事件申訴,當事人在向直屬主官申訴後,該直屬主官即進行初步核查,以了解是否確有所陳情事,並同步逕為初步處置,將事件對造先行調離工作現場。

林鶴明說,目前本事件正依性平相關法規辦理中,「為依法確保當事人權益與隱私,我們沒有進一步的說明」。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空軍武官陳月芳上校(右)與總統蔡英文。圖/本報系資料照片分享

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空軍武官陳月芳上校(右)與總統蔡英文。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隨扈飲酒遭調職 府證實:用最嚴格紀律要求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487151?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2017-05-26 15:18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即時報導

總統府才傳出女武官疑遭內衛隨扈騷擾事件,負責蔡總統維安的「永和警衛室」又爆風波!今天又有媒體報導,總統府侍衛室隨扈詹宗漢日前在待命日「勤前飲酒」,侍衛長劉志斌認為詹員並非初犯,堅持將詹調離總統府侍衛室,將他送回特勤中心。總統府已證實此事。

總統府表示,國家元首的安全工作,嚴格的紀律是基本要求,目前包含警衛室在內的所有維安人員,不但都有高度愛國熱忱,也皆具備良好的專業訓練;總統府侍衛長統責維安工作,一向要求嚴格,紀律嚴明,各項維安工作也都確實到位。

府方也說,「有關媒體報導有違紀者遭明快處分,就是相關單位以最嚴格的紀律標準要求的結果。」

 

 

觀策站》被殖民意識綁架的民進黨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525004930-262110

Noam Chomsky以自由之名的書寫到:被殖民者常常接納自己被壓迫的歷史,甚至以此為榮,許多被殖民者相信,殖民統治對他們的統治是公正的;除了政治、經濟的殖民化,還有知識和道德上的殖民化,而後者對於被殖民者的殺傷力更大,當然也就控制了被殖民者的頭腦。自己的歷史記憶就在殖民國家強力的干預下消失了,歷史記憶空白、或者被選擇性植入殖民者史觀的國家,即便是從殖民者中解放出來,仍然是一個沒有根的附庸。

在印度可看到毀滅印度的英國統治者羅伯特克里夫爵士的陳列館,而且膜拜參觀的印度人還挺多的。在馬來西亞、印尼、秘魯等地都可看到類似印度崇拜殖民者的例子,凡被殖民過者,幾乎不會有例外。

印度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過輝煌燦爛的文化,英國統治印度將近200年,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和殖民掠奪,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從此英國成為日不落國,在英國統治前,本來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印度,卻變成以農業為主的低階型經濟體。

英國為了鞏固統治,加劇種姓宗教性別對立,雖然成就了英帝國的霸權,卻為日後印度的發展種下禍根。殖民者一向喜好扶持少數,以維持其不光明的統治。李光耀觀天下中寫到,若問印度是否能取得和中國一樣的成就,就如同問能不能把蘋果變成柳丁。李光耀認為種姓制度,是阻礙印度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恰好這個種姓,正是英國殖民統治讓其深化為牢不可破的階級制度。

詭異的是,印度的有識之士都知道,種姓制度妨礙印度的發展,卻都束手無策的任其持續制約社會的不公平;更弔詭的是,西方對印度國內的階級壓迫視而不見,卻一昧吹捧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然而這個吹捧,有改善印度的實力嗎?雖然英國在殖民印度期間,也建立了司法行政體系、鐵路系統等,但殖民者的善意多半是為了讓剝削更有效率,談不上是善意與德政。天底下,不存在所謂善意的殖民,除非殖民者別有動機的刻意操作。

眾所皆知李登輝有很深的媚日情結,一個當過中華民國的總統,卸任後卻完全倒向媚日,這種可悲的懷舊,正是Noam Chomsky所說的被殖民者現象。李登輝也被捧為台灣民主化的推動者,把媚日與民主化連起來看,其實李登輝的民主化是隱藏他緬懷殖民者的鞭子。這也是李登輝聰明的地方,用一個再正確也不過的民主圖騰,打著民主化旗幟,而其本質是為去中化並為回歸殖民化感情找依託。

再看賴清德當他以嘉南大圳建設者的名義悼念八田與一,本質上和李登輝一樣,也在尋覓被殖民時的感情歸宿。看看中日建交公報的條文: 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中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且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如果日本對台灣真有善意就應該立刻取消中日建交公報!

李登輝是真正的天然獨,至於太陽花,號稱隔代遺傳的天然獨,其實應該被稱為試管培育的人工獨更恰當。年輕學生在民主化大旗遮蓋下,哪知道殖民背後的醜陋,被美化包裝的醜陋,不表示不是醜陋。去殖民化很難,許多國家到現在還擺脫不了殖民造成的傷害,但至少他們還努力的掙脫殖民的束縛。反觀台灣,表面上政黨輪替了、公民意識抬頭了,但心靈卻退回到殖民時期的水平,藍綠惡鬥更勝以往,這些不都是日本殖民統治造成的惡質結果?

歐威爾把人分成兩種,一種是人(殖民者),另一種是無足輕重的非人(被殖民者),若無自覺地緬懷被殖民,其實綁架了我們自主的心靈,我們將一輩子是非人,而非人的民主有什麼值得驕傲?撕裂的台灣更不會有希望!台灣目前的半窒息狀態,與其說是蔡英文說不出口九二共識,倒不如說是蔡英文跳不出媚日情結!

(作者宣仲華為環球科技大學生物技術系助理教授)

 

民進黨忘了福利國嗎?

20 五月 , 2017  

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commentary/%E6%B0%91%E9%80%B2%E9%BB%A8%E5%BF%98%E4%BA%86%E7%A6%8F%E5%88%A9%E5%9C%8B%E5%97%8E%EF%BC%9F/

 

退休教師  謝其政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自古以來士子們寒窗苦讀所謂何來?答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人從鄉試、貢試到殿試狀元及第,便可名利雙收,贏得嬌妻美眷。士子一旦有功名加身,入仕為官,等待他們的是: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如果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貪贓枉法、盤剝百姓、魚肉鄉民,則其進項應n倍於十萬雪花銀。

讀聖書所學何事?孟子曰:蓋仁義而已。受教育的目的為何?簡單的說就是把每一位國民都培養成具有公民素養的人,除教忠、教孝外,明事理、辨是非、知法守法…..等等均屬現代公民應有的基本素養。上開四平八穩的教育目的說,相信多數人都會同意。但是同意之後呢?

君不見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的日課表,學生們步入校園所謂的學習。約有80%以上課程是圍繞著國文、英文、數理化等基礎課程及職業類科專業課程。學校放學後還要拖著沉重的腳步,走進補習班再加強國文、英文、數理化等基礎課程。當然學校教育除公民、文史週(班)會、社團活動等課程與公民素養有直接相關外,其他英數理化等基礎課程,也可透過學校環境、課程設計將公民素養的精神融入課程中,以平衡現實的課程架構與理想的教育目的間之落差。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學校教育有80%的時間是在為提升自己基礎學科之水平,為進入好大學、好科系做準備。大學熱門科系永遠是醫科、電機、資工……等就業市場大、起薪高、有願景的科系。而冷門科系永遠是哲學、考古……等很可能畢業後就失業的科系;這就是現實。

理想與現實之間,是存在著無奈與差距。盤點歷史人物,從以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自持的諸葛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到明代大清官海瑞,他們對國家的貢獻及官階或許不一,但為讀書人所立下的風骨與典範則一,這是理想。理想是要堅持,要堅持此一信念,但不能要求每個人均依此理想身體力行。人是利我的動物,尤其是凡夫俗子,要求知法守法,守住公民的責任,盡了公民的義務,如此足矣!不必要求人人如典範人物般,那是理想,那是聖賢標準;對凡夫俗子要求太苛,那也太清苦。

用世俗的角度評斷一個人的成就,往往依其所積累的財富,將此財富量化成金錢數目後做為比較依據。也許有些人有仇富情結,但當不會有人與新台幣有仇。台灣首富郭台銘買下日本夏普並讓夏普轉虧為盈,日前更受川普之邀而成白宮座上賓,成就了另類的台灣之光。頂著首富、夏普、白宮的光環及美國總統川普效應加持,政治素人郭台銘成了問鼎2020總統大位的大熱門。筆者不願比較作為台灣首富的郭董事長與若順利拿下2020的郭總統何者成就高?但會賺錢是高成就的代名詞當相去不遠。

有錢當然讓人羨慕,也可能遭人忌妒,如果是因犯罪非法所得或經營企業壓榨員工獲取暴利被證實或被踢爆時。此時的有錢不只不會讓人稱羨,反而成為一種恥辱。大貪官和珅,雖富可敵國,但也因貪腐事證明確,其所積累的財富,反而成為犯罪鐵證。

年改大戲已進立院付委審查,種種跡證顯示,年改大刀正磨刀霍霍的把公教人員的退休俸,如俎上肉般的放在砧板上任意宰割。立委諸公在國會殿堂刪減已退休公教人員的退休俸時,請記得公教人員不是聖人,面對金錢,對所謂既得利益若無端遭受掠奪時,自當挺身而出,誓死捍衛之。這是人性,也是人權,無關道德,更與貪得無厭無涉。更重要的退休俸是退休公教人員的合法所得,是退休公教人員的最後賴以為生所謂的「棺材本」,讓老年人得以有尊嚴的安享晚年的重要磐石。

以建設福利國為理想之民進黨,老人福利、老人社會安全網之建置當然是重要的施政指標。上開施政在在都要錢,而且要很多的錢。在國家財政困難、少子化、人口老化、經濟成長不如預期……等不利因素,挑戰更形嚴峻。如果年改大刀一砍,砍出了另一批亟待社會安全網伸出援手的下流老人,將與民進黨建設福利國的理想漸行漸遠矣!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331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