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前瞻若能大補..「前瞻」透露執政者已絕望 如果小英改學會計 想像蔡政府致全民股東報告書 蔡政府一周年 拚經濟交白卷
2017/05/22 11:17:05瀏覽212|回應0|推薦0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霸王硬上弓 只會痛失民心

霸王硬上弓 只會痛失民心
「前瞻基礎建設 特別條例草案」初審闖關,引爆藍綠立委激烈推擠衝突。 (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即將休會,面對爭議龐大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府院黨不去思考如何在休會期間廣徵意見,讓計畫更周延,反而撂下重話,要在臨時會「霸王硬上弓」,讓特別預算案過關,更難撇清這不是為了選舉的政治考量。

 

儘管府院黨一再宣稱,前瞻基礎建設是為了國家總體發展的需要,但究竟這個計畫是如何「蹦出來」,民進黨對外的說法卻是一變再變。

由於獲得經費的大多是綠色執政縣市,遭藍營痛批「為縣市長選舉綁椿」,只有綠色執政縣市長事先知道要提計畫,其他縣市根本不知情,為了證明「沒有偷跑」,民進黨在前瞻計畫推出時統一口徑,宣稱民進黨縣市長「事前也都不知情」。

但隨著「計畫太過匆促、草率」的批評聲浪愈來愈大,前瞻計畫的撰寫時間也愈說愈早,最新說法是早在蔡英文還在競選前,就已在內部進行縝密討論。

前瞻計畫所以遭到各界強烈批評,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政治考量凌駕專業考量,為了拉抬地方選情,各項計畫大多是跟著執政首長開出的支票在規劃。

雖然被視為經濟大補丸,但行政院長林全日前接受出版人郝明義專訪時,就坦言這部計畫並非由負責總體經濟規劃的國發會負責,而是分別由政委吳宏謀負責水資源和工程;賀陳旦負責軌道建設;張景森掌城鄉建設,並強調「這個部份要考慮政治現實」。

儘管行政院一再否認有獨厚綠色執政縣市,但在部分非綠色執政縣市尚未來得及提出計畫、也未和地方政府深入討論下,就宣布「得獎名單」,很難自清這樣的計畫「不草率」,也難怪連學者專家都看不下去,紛紛跳出來反對。

蔡政府執政剛滿周年,滿意度只剩18趴,當年曾經痛罵國民黨「鴨霸」的民進黨,更該引以為鑑,「完全執政,完全鴨霸」,這樣的前瞻建設不可能為執政加分,只會痛失民心。

(中國時報)

 

【重磅快評】前瞻若能大補 林錫耀何來難色

 https://udn.com/news/story/10756/2497306?from=udn_ch2cate6638sub10756_pulldownmenu

2017-06-01 15:14聯合報 主筆室

「前瞻不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嗎?」蔡英文要求各部會與地方政府站出來辯護,還要首長下鄉說明。但只要看看嘉義縣長張花冠一臉茫然,再看看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面有難色,就知道前瞻的前景。

林錫耀才說過,沒想到前瞻阻力這麼大。但如果把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對前瞻的批評,只視為藍營前朝官員來亂的;如果把總統府資政陳博志對前瞻的批評,也只看作綠營白頭宮女愛話當年;那麼,何不把外國和尚唸的經拿來參照一下?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剛公布2017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全球第14,表現與去年持平。但細究評比項目,上升的經濟表現受惠於國際大環境,企業效能也非政府之功;反而倒退的政府效能及基礎建設,蔡政府不能諉責。

那麼,前瞻基礎建設,能讓台灣的競爭力服下一帖大補丸嗎?兩者有沒有對焦,恐怕還要想想。

李鴻源說,前瞻計畫沒有針對當前的迫切問題,不能解決未來發展的問題,8800億有一半都投注到軌道工程,台灣消化不了,也達不到活絡內需的要求。

陳博志更說,官員緬懷一百多年前歐日大量鋪軌道,卻忽略未來無人車的趨勢;前瞻花功夫改善生活品質,卻忽略改善投資環境與提升產業競爭力。

至於IMD報告顯示台灣排名倒退的基礎建設項目,包括基礎建設、科技建設及醫療與環境等,相當部分涵蓋在蔡政府的「五加二」政策裡;而陳博志也說,提升競爭力,最優先的應是「五加二」。

蔡政府的前瞻計畫,可以改善生活品質,照顧民眾的小確幸,卻忽略提升產業的生產力、競爭力以及改善投資環境;也許能提振短期的景氣,卻漠視長期的競爭力。

至於前瞻計畫看綠不看藍,諸侯搶破頭,IMD報告提醒台灣應促進社會凝聚力與包容的建議,聽起來也像耳邊風了。

難怪,蔡英文要首長和諸侯站出來說清楚前瞻計畫的意義時,林錫耀面有難色,張花冠一臉茫然。

 

 

機捷小站沒人搭 李茂生:就該預料到沒鳥也沒蛋會上車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481436

2017-05-24 06:42聯合報 記者楊德宜╱即時報導

機場捷運。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增勳攝影分享

機場捷運營運至今,除了桃園機場、林口長庚醫院、台北車站等站以外的小站,搭乘的人潮少,《自由時報》報導,桃園市議員提議推降價方案,或拉高外國旅客單程票價。對此,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在臉書批,機捷本來不是就是機捷嗎?為開發沿途鳥不生蛋的地方,增加了許多小站,「本來就是應該已經預料到沒有鳥也沒有蛋會上車吧!」

他說,想要把機捷當成通勤捷運的時候,早就應該知道沒鳥沒蛋的情形。事到如今,硬要降低票價,提高運載量,應該是緣木求魚。「沒鳥沒蛋,再怎麼便宜,都不會生出鳥和蛋的」。

李茂生表示,現在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先把人民的稅金拱進去,提高洋人的車資,僅是為了節省一點稅金,但是有這麼多洋人可以供你剝削嗎?讓一些沒辦法在天龍國或準天龍國生存的鳥,在鳥不生蛋的地方下蛋。不過,這應該是幾十年後的事情了。更何況,現在鳥也逐漸變少了。鳥變少,那麼更有得好等了。

 

 

 

資深媒體人:王尚智》宅女總統正閉鎖台灣

陸促統 蔡應在19大前釋善意
總統蔡英文。(本報系資料照片)

陳水扁北上感恩餐會四處趴趴走,使得「520」這一天的蔡英文分外讓人覺得好氣又好笑。

阿扁就算腦細胞真有受損,也壓根傷不到他骨子裡的「政治基因」!那是一種急切想要「擁抱支持群眾」的本能,就算因此讓蔡英文執政與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徹底灰頭土臉,也在所不惜要衝動硬上。原因無他,阿扁實在當不了「宅男」!看守所沉默才待些時日,腦部據說就病變退化。

相較之下,足足一整年過去,就算是「當說且應說」的時間、場合,蔡英文如今變成「不說、懶得說、不願開口說」!

縱使連番政策推出,引發的激烈爭議不斷,社會大眾充滿了各種疑惑與不滿,人們最終卻只見到1位彷彿「越來越神隱的宅女總統」,沉默推動著一波波至今幾乎都是「有頭無尾」的政策,並且宣稱這就是「改革」。

「不願溝通、拒絕聆聽、承諾跳票、困境無感」,這是如今蔡英文的言行顯現給大眾的鮮明印象。「無視老人、不理年輕人、不管原住民」,則是民間不同族群訴求且觀察了一整年後的普遍認知。「不提台灣產業困境、不顧兩岸閉鎖效應、不追查新南向實際成效」,則更是蔡政府漠視於台灣生存現實,最受到批評的三大關鍵。

從小身為富家女,蔡英文以其靜默的品學兼優,一路念書、出國,最後進入政府體制。年輕時她幾乎沒有打過零工、吃過苦,中年後在政壇既不與人競爭,職位也不是志在必得。蔡英文政治形象「相對穩定」,到底還是對比於陳水扁一向聲嘶力竭且總愛擁抱族群。

民進黨從街頭起家,黨內幾乎都是能「翻江倒海」的厲害人物,宅女性格的蔡英文於是成為一種反比十足的突出!陳水扁貪腐垮台,民進黨天王天后魅力破碎,蔡英文的「宅」反倒恰好成為民進黨在野全新的中心支點。

宅女們都擅長某些「奇思異想」!李登輝時代提出「兩國論」的背景,顯現出蔡英文擁有自己的「政治邏輯推理」和「價值願景結構」。擅長於抽象思維,蔡英文卻從來沒有展現過「政策實踐」的整合構成或執行能力!這在她短暫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往往也只表達著所謂「戰略高度」的抽象敘述。

如今回頭細數就職這1年來,從九二共識、新南向、追討黨產、一例一休、年金改革、核能綠電、同性平權、原住民改革,直到眼前的前瞻建設、司法改革,每一項政策雖說都是「改革氣勢恢弘地開了頭」,然而所有政策一施行,明顯也都是「缺乏預估、沒有精算、延宕張望、悖離市場、無視基層」。一旦最終還是「強行表決、清查蠻幹」,政策本身充滿矛盾自傷,至今都是由台灣基層社會大眾承擔著一波波苦果。

在總統的位階沒有更高權力的制約下,蔡英文本能地慢慢進入她的「宅女政治」,以她自己的想像,想要去型塑一個台灣的未來。然而,社會大眾生活的是在現實世間,每一刻與每個角落都不是富家女們所能想像的艱辛。民意不滿過半數的嚴重程度只是反映著這個基本現實。

選擇沉默的「宅女總統」,將如何改革一個越來越沉淪的「封閉台灣」?2年半後的總統大選選票,絕對不會對此繼續沉默。

 

石之瑜觀點:「前瞻」透露執政者已絕望

2017年05月15日 07:10 風傳媒

http://www.storm.mg/article/265792

對未來失去希望的時候,常會出現兩種症候,一是拒絕再溝通,二是放棄思考未來。

最近政局發展,似乎在在顯示,當前執政者已經透露出絕望的行為模式。蔡英文不一定有意識地對自己執政絕望,不過,她正透過這兩種行為,在逐步培養自己體會並接受她本人已經在潛意識裡形成的絕望之情。

蔡英文拒絕再溝通的第一個例子,就是兩岸關係。然而,外界可以用其他理由解釋她對兩岸關係僵局的不疾不徐,比如說她是剛當選,本應該反映選民期望對北京強硬,或說是她設計的策略,動機是在給北京施壓。另外,她對國民黨似乎早也放棄溝通,但外界也能有合理的解釋,大可認為這其實是鬥爭國民黨的手段。

一直到最近,她一方面下令前瞻計畫與公投法在立法院一定要通過,也就是停止與在野黨繼續協商、周旋;另一方面,她又對社會團體對她大聲喊話,到處集會抗議的現象,顯示不耐煩。換言之,她開始不能忍受自己的決策受到延宕。不過,儘管絕望的人會放棄溝通,但是倒過來主動切斷或拒絕溝通,卻不一定是絕望。

國民黨立院黨團11日杯葛前瞻基礎建設,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林麗蟬站於桌上高舉「有異議」、「會議無效」標語。(顏麟宇攝)

執政者絕望與否的最後判准,在於執政者對於未來抱持的態度。而如今,用幾天時間,用幾張紙就完成的八千八百億前瞻計畫,是典型的一種對時間的失去耐性,對未來的放棄思考,有如在文字上開了前瞻這個詞語一個玩笑,一個打著未來為名義,卻絲毫不顧及未來的揮霍,反映的正是末日降臨前無止盡汲取的姿態。

民進黨執政經驗中,主要依賴的手段無非就是掠奪或重分配,透過安插人事,分發工程,利用基金會徵收私人資源,利用執政尋租佔據公家資源。福爾摩沙基金會或金融改革,正是箇中模範。至於生產與規劃,並非民進黨所擅長。結果,前瞻計畫也如此­­―不考慮環評、不考慮經濟效益,只考慮穩定政權所需的臨時需要。

北京推動一帶一路也必須透過借貸,但是一帶一路的投資著眼各種開發及運輸,初始由北京籌募,未來多國化的亞投行會有愈來愈多的投入,風險可以獲得分擔,而未來創造的貨流量以及商機已經浮現。與此相比,透過前瞻計畫在幾週時間內就批湊出來村村點火的輕軌建設,對一個已經喊窮的執政者而言,並不理性。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帶一路峰會)14日在北京登場(AP)

這樣一個大規模的舉債及建設,蔡英文已經拒絕再進行溝通,她執意跟未來如此強求,其間所透露的,就是一個未來意識已經破碎的執政者,所以她不要聽到關於未來預期的效益如何不佳,環評如何不確定,債務可能如何龐大?表面上,她為了推動年金改革,竟與軍公教錙銖必較,實際上,像前瞻計畫卻又大而化之。

軍公教是執政者推動政務的基石,是她未來可長可久不可或缺的保證力量,結果她不此之圖,則是另一個不考慮未來的鐵證。她甚至支持溯及既往的改革,造成已退休者規劃人生晚年莫大的挑戰,等於對自己在軍公教心目中的基本信用都棄如敝屣,必定導致下一代軍公教進一步的離心離德,以及當下立刻的執政困擾。

簡言之,執政者強行推動前瞻計畫,固然絕不是有意識地故意要摧毀未來,可是她卻在強迫大家重新面對執政者,把執政者當成撼動民眾與社會對未來進行規劃的障礙。透過外界對她支持的快速流失,她終將認識到,她自我封鎖的主要對象,並不是群眾,更不是國民黨,而是她始終還不願意面對的正在絕望的自己。

*作者為台灣大學、中山大學教授

 

 

 

我見我思:趙政岷》如果小英改學會計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520005435-262104

蔡英文總統就職滿一周年,各界民調滿意度低落。擺在眼前的現實是,台灣的政治仍陷惡鬥、兩岸前景困頓、內需產業不斷衰退。為什麼台股都站上萬點了,台灣經濟仍然看不到未來?不是各項改革陸續啟動,為什麼台灣社會對未來仍不抱希望?也許關鍵問題就在「會計」上。

最近美國南加州大學歷史暨會計學教授雅各‧索爾(Jacob Soll)著作的書《大查帳──掌握帳簿就是掌握權力,會計制度與國家興衰的故事》新近出版,書中一語道破其中的奧妙。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最富裕的梅迪奇家族,為何後繼者必須掠奪佛羅倫斯城邦金庫,才能維持家族銀行的生存?掌握歐洲與新世界最珍貴資產的西班牙帝國,為何一直負債累累?

長期受水患侵襲新教國家荷蘭,為何在天主教王國環伺下,得以穩居世界貿易中心的地位?為何一份帳目報告,會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線,將路易十六推上斷頭台?

為何美國可以在獨立戰爭期間,解決國家債務危機,順利借款打敗英國?作者透過歷史的爬梳,明白的指出「會計師才是推動歷史的人」,「國之興亡,必有會計」「任何一個精通國王帳冊的人,都會變得比國王更有力量」。

會計對西方社會的進展影響深遠,它除了是一套商業語言和檢驗方式,更可以是一項極具威脅性的工具,在幫助掌權者治理國家的同時,也彰顯他們的失敗。然而自古以來,會計作業一直難以擺脫舞弊的問題,許多掌權者明知唯有維持會計及數字的正確,才能維持政治正當性,但實現這樣的理想,卻是困難重重。

《大查帳》的英文原書名為《The Reckoning》,直譯為計算之意,副書名則為Financial Accountability(財務當責)與Rise and Fall of Nations(國家的興衰),書中強調的是,會計與政治當責的效率,以及領導者對計算的態度與計算的品質,決定了一個國家社會的興盛與衰敗。

想想台灣當前的困境,軍公教年金的計算、前瞻基礎建設的規畫與財務,加上一例一休、長照經費、觀光客源、不當黨產等,在在都與會計息息相關,如果政治人物更當責、計算更清楚,回歸為過去與未來的數字負責,不計私利,面對現實,相信溝通的誤解與爭議當少了許多。

創造民主的古代雅典,就認為會計與政治密不可分,除了建立一套複雜的簿記與公共查帳系統外,並認為金庫是神的,因此將其建立在提洛(Delos)島上。羅馬大帝奧古斯都是少數身兼會計的帝王,他用會計精神撰寫他的《奧古斯都神的功業》偉蹟,明白指出曾從私人金庫撥付1億7千萬的古羅馬幣給打勝仗的羅馬士兵。

但願蔡總統就職的兩周年,能用清楚的會計、明確的計算,凝聚台灣的願景與共識。

(作者為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

 

 

政經觀點:杜英宗》想像蔡政府致全民股東報告書

摩根大通非法僱太子黨 砸64億和解
民眾從美國紐約摩根大通總部前經過。(新華社資料照片)

隨著國內外上市公司陸續發布年報,國際財經媒體多了不少重量級CEO對未來的看法。因為這些大公司年報中的致股東報告書,除了已成定局的去年度經營狀況,也有些CEO趁此發表對未來的展望。

從中窺得商業巨擘的心跡,是我的一大樂趣。例如,名列美國四大銀行、摩根大通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兼執行長Jamie Dimon在致股東報告書中的第1句,就深深吸引了我。他從感恩出發,並且以摩根大通交出超越10年來的成績單,而以這個公司為榮。文鋒一轉,馬上切入在劇變的政經環境中,公司對客戶、社區與國家的承諾。

因此,在整封信中他並不只有細數摩根大通的好成績,更深入分析當今局勢下的美國政策,並且以公司實際的狀況舉例,這些法規造成的實際影響,對照企業經營實況的落差。

由於年報的讀者不只是股東,也包含了主管機關,以及客戶、員工、往來的上下游等伙伴。他藉此進行了完美的演示,將公司的管理與未來投影在國家、全球的宏觀環境中,對重要利害關係人進行了完美溝通。

例如,目前正值金融監理改革的關鍵時期,他指出中央、聯邦與州政府在法令上重複卻缺乏彼此協調之處,建議給予銀行一致、高透明度的流動性與資本相關規範。在闡釋立論後,他明確計算摩根大通實際上的資本強度,要比法規計算出來的數字要強勁許多,以及整個產業有過多資金留在聯邦銀行,不僅削弱銀行資金中介的功能,無法貸放給小型企業與鼓勵跨國營運的借貸,也變相提高了企業經營的成本。

值得佩服的是,他不只是微觀地為自己的產業、公司遊說,也從更大的整體社經環境著眼,指出美國經濟結構上的瓶頸。在我看來,擁有資源與影響力的企業願意投入討論公共事務的討論,不吝從不同角度分享第一線的重要觀察,這是企業與企業經營者都應該善盡、重要的社會責任。

例如,美國稅賦政策的影響、許多人忽略的勞動參與率減弱、高中畢業率的降低、貧富差距的惡化、訴訟成本高與重複懲罰、外國優秀人才移入的障礙等問題,以及這些社會現象帶來的經濟衝擊。

其中或許有些是老問題,但他用新的角度強調這些問題的公共性,超越過往被視之為個人、小社群問題的論述。在總體方面,他呼籲大家將基礎建設視為重要的投資,而不只是消耗預算、排擠其他建設的費用。

其中,我也看到許多台灣的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方。甚至,在全球趨之若鶩的美國股市,他都提出實際數字提醒,美國上市公司越來越少,主因法規成本過高,也建議了更有效率的公司治理。

這封信的前言有4頁,綜觀政治與社會、經濟各面向,回歸到公司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全長40幾頁,從利害關係人關心的角度與口吻切入,結合數字與圖表的精要說明,在最後仍然如開端一樣,轉入在劇變的政經環境中,公司對客戶、社區與國家的承諾深深地表達了感激之情,以及以團隊為傲的氣度。

讀完這樣一封長信,除了智識的刺激,更是體悟良多。身為大企業領導人,他有如此氣度與視野,有系統地分析國事並且跟企業的思維結合。針砭時事卻不偏頗,也不狹隘地執著於個別公司與產業的利益,非常值得學習。

尤其,企業或是領導人都擁有許多別人難以企及的資源,除了有形的企業經營觸角,更有許多無形的影響力,這是許多人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常常忽略的一環。

Jamie Dimon不獨善其身,願意從公司的角度出發,提出廣泛但擲地有聲、又有數據支持的建言,讓國家與社會都更美好,也是值得學習的風範。

他的觀點,也讓我們用另一種新的角度看待政府管制。當所有的官方單位不一致、各持本位時,對社會帶來的重複浪費與傷害經濟活力,往往超乎制訂該規定的機構。更糟的是,這些浪費牽制了我們可以解決更多社會問題的資源。

閱讀這封信時,恰好彭博資訊也給出了一張台灣新政府的成績單。我不禁想像,如果蔡政府也有這樣一封致全民股東報告書,我們會在其中看到什麼對台灣的自省與警訊,誠實地看待自己與環境的變異,也指出一條讓未來更明亮的道路。

(作者為資深企業經理人)

 

 

中時專欄:林祖嘉》蔡政府一周年 拚經濟交白卷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515005186-262104

去年520蔡英文總統就任後,開始進行多項的「改革」,包括《不當黨產條例》、同性婚姻、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及司法改革等。這些改革引發各層面的對立與撕裂,比方說,《不當黨產條例》造成政黨的對立,一例一休造成勞工與企業主的對立,而年金改革則更是造成世代之間的對立。這些改革不但引起社會上各方面的衝突,而且也使得執政部門為因應各種突發狀況而弄得焦頭爛額,無法集中心思和精力在民眾最關心的經濟議題上面。

因此,蔡總統和行政團隊的民調支持度一再探底以外,5月初,1項由全國公信力公司公布的蔡政府執政1年經濟表現的民調結果顯示,對於台灣經濟競爭力滿意的只有18.7%,不滿意的達到51.1%;對個人經濟狀況滿意的更只有10.5%,不滿意的有42.5%。就連最近政府才要推出的8824億元前瞻計畫,民眾的滿意度也只有30.8%,不滿意度達到41.8%。這項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個人經濟狀況和整體競爭力滿意的程度,似乎比對執政團隊的整體支持度還要低。

以下我們就針對幾個比較重要的部門,來說明蔡政府提出的施政內容與成效。首先,在貿易與觀光方面,由於蔡總統不接受「九二共識」,使得兩岸關係急速冷凍,造成陸客來台人數大幅減少,今年以來,人數比去年同期至少已減少3成以上。為了彌補陸客不足,政府以開放免簽及提供高額補助來吸引國際旅客,的確也讓東南亞來台觀光人數有不錯的成長率,但是從絕對人數來看,完全無法彌補陸客的減少。

同時,政府也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包括到東南亞國家辦理展覽與投資說明會等。但是,如果要鼓勵台商到這些國家投資,與這些國家洽簽投資保障協議是非常重要的,可惜1年過去了,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的進展。

另一方面,擴大台灣與南向國家的貿易是另外一個努力的方向。但這些國家之間都有自由貿易協議,尤其是RCEP已經接近完成,所以,台灣要擴大對南向國家的貿易,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盡速加入RCEP,但是我們同樣沒有看到政府有任何的動作。我們認為,如果沒有投保協議和RCEP,推動新南向政策會是非常辛苦的。

其次,在產業發展方面,最受人詬病的就是一例一休,其結果使得企業成本增加,工人卻得不到好處,同時也造成物價的上漲,可以說是1個標準的三輸政策。雖然企業界一直希望政府能夠盡速推出修正的配套措施,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下文。

另外,蔡政府也提及要推動「五加二」產業,包括國防產業、智慧機械、生物科技、綠能產業和亞洲‧矽谷,再加上新農業和循環經濟等。但是,這些產業有些可行性是很低的,比方說,國防工業不但要「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甚至還想要成為產業,也就是未來想要有機會出口等,這些目標應該很難達成。

此外,雖然在前瞻計畫中對於綠能產業有些著墨,希望未來可以透過政府投資帶動民間對於綠能產業的投資。但現在眼前立即遇到的問題,卻是幾個核能電廠發電機組因為維修而不得運轉,結果造成全國備載容量偏低的問題,今年夏天出現停電的風險不斷提高,成為民間企業營運的一大挑戰。

第三,在農業方面,在幾個問題上頻頻出包,包括無力防止禽流感蔓延、放寬農藥殘留標準等。在國人很在意的開放日本核食和瘦肉精美豬方面,可能很難抗拒美國和日本的壓力,這些都是令人擔心的部分。

最後,在財政方面,近日行政部門推出高達8824億特別預算的前瞻計畫,一方面缺乏可行性評估,另一方面也沒有嚴謹的整體經濟評估;再說,未來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提供足夠的配合款,也是一大問題。更何況這些高額的特別預算會以舉債的方式來融資,將使政府的舉債達到法律上限,萬一未來發生一些重大事件,政府是否還有足夠能力再去舉債來支應?這對於政府的財政紀律會是一大考驗。

總而言之,過去1年蔡政府和行政團隊投下太多精力進行所謂的改革,引發過多的爭議,導致無法全心投入在一些重大的經濟政策上面,因此看不到任何的經濟成效。我們認為過去1年政府在拚經濟方面可以說是交了白卷,令人失望!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309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