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酒矸通賣無〉〈出外的媽媽〉
2014/12/26 20:50:58瀏覽196|回應0|推薦0

任何一種角色認知的建構不只是象徵的意涵,也包含了整體社會所規約的框架。*儘管認為這些歌曲寫出女性在浮華世界中的嗟嘆,或許是作詞者男性觀點的一種「另類勸世」歌曲,規勸短視近利的女子不該只顧虛華的表象而犧牲女性最珍貴的堅貞操守,而最終將落得空虛寂寞的困境。但我更相信這些看似教化女性的歌詞中所隱藏的深層意涵更可能是男性藉由女人的墮落困境來抑制男人為了金錢而出賣自己理想與堅持的人性及欲望。

 

酒矸通賣無   詞:董家銘   曲:侯德健

 

抑袂天光就起床 七早八早就出門

透風落雨也無分 攏是為著欲顧三頓

一家有四五个 一个咧做工課

賺錢是無偌濟 日子有較歹過

毋管路途遠也近 家家戶戶共探問

歹銅舊錫若有賰 量其約來嘛賣予阮

若是有認真做 生活是無問題

雖然錢無偌濟 日子猶原也是會得過

 

有錢的好額人看阮無夠重 伊認為阮是一个抾字紙的散赤人

一日做到暗賺也賺無幾圓 但是阮的生活實在是真快樂

無像有一款表面上真好額 事實伊的厝內不管時咧欠錢

有時佮人借錢來過日子 有時弄甲嘛面反青

酒矸仔通賣無 酒矸仔通賣無 酒矸仔通賣無 酒矸仔通賣無

酒矸仔通賣無 酒矸仔通賣無 酒矸仔通賣無 酒矸仔通賣無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是女性無法兼顧事業與家庭的主要因素,也是女性角色在社會變遷過程中的一大阻力。歌曲〈酒矸通賣無〉(註1)中的敘述「一家有四五个/一个咧做工課/賺錢是無偌濟/日子有較歹過」可以看出一個家庭中男人身負重任地在外工作養家,但是仍無法提供足夠的生活所需。因為家庭生活的困窘,所以女性在操持家務之餘,只好從事時間上機動性較高、撿拾破爛的勞務工作,「歹銅舊錫若有賰/量其約來嘛賣予阮/若是有認真做/生活是無問題」,弭補家中經濟的缺口。儘管歌曲中呈現出女性附庸的工作性質,但是並不代表臺灣社會在這幾十年間沒有女性離鄉背井進入都會工作的形象,只是藉由代表社會生活指標之一的流行歌曲,我們可以感受到一般社會價值對於女性所賦予的角色和位置都沒有明顯的轉變,女人的工作僅僅只在於養家活口,而男人在職場上的成功才是真正榮耀家庭的角色。

 

出外的媽媽   詞:董家銘

 

童聲:真正稀微真稀微 媽媽出去

     不知媽媽伊去佗位 放阮踮厝內

     已經遐暗也毋轉來 予阮心稀微

     阮的媽媽伊每日出去做代誌

     叫阮踮厝乖乖等候毋通四界去

 

女聲:看見著天真可愛阮的囝兒

     心肝內感覺真正歡喜

     雙手牽著囡仔的手 跳來又跳去

     滿腹心酸放予袂記 滿臉笑嘻嘻

     為著生活不得已 出外來賺錢

 

就社會普遍認知而言,「母性」這種社會形象的敘述,一方面是人們對於基本女性氣質的一種頌揚;另一方面卻成了社會控制女性的一種建制。*由於傳統觀念的束縛,女性身負家務料理、子女養育、照顧公婆等重責大任,再再都影響著女性自身的時間分配及職場考量,先前提及的歌詞也呈現出女性外出工作的因素多為協助家庭經濟的附庸角色。然而在江蕙的歌曲中,筆者發現女人只有在單親的環境因素下才能成為流行歌曲中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但是這樣的女性工作角色也無法讓女人在職場盡情發揮能力,因為她仍必須兼顧教養孩子的母性角色,而且這個角色的社會期待與輿論壓力又更為龐大。〈出外的媽媽〉(註2)歌曲中先以孩子的敘述角度來呈現子女在家等待母親的寂寞心情;後半部以母親的敘述角度寫出單親媽媽在職場工作的苦衷與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而壓縮自我的母親形象。

 


*Kathryn Woodward著,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2006

(註1)〈酒矸通賣無〉,收錄於19841月《惜別的海岸》專輯,田園唱片發行。

(註2)〈出外的媽媽〉,收錄於19838月《白色的夢》專輯,田園唱片發行。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m19760928&aid=1983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