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能解下老虎頸上的鈴噹?【刊於聯網論壇】
2011/08/31 03:28:50瀏覽2671|回應11|推薦101
友人南下探親,順便帶兩個學齡前的孩子出外走走,孩子們的阿公阿嬤住在鄉下,當地大多是務農人家,一到鄉下,孩子們看到寬闊的道路和農田自是樂不可支,友人也藉此暫時放下工作紓解身心壓力。

本來夫婦倆人對於鄉下悠閒的步調和清新的空氣嚮往不已,但是當他們看到姊姊那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竟也為了補習忙進忙出時,不禁感慨萬千,他們發現孩子的學習壓力無論城鄉皆然,並不因美麗的青山綠野而有所改變。

我告訴友人,你可以選擇不要讓孩子補習,也可以選擇自己在家教育,總之,學習的管道不是只有一種,學習的方式也並非要盲目從眾,重點是,除了要有教育孩子的方法之外,你還要有耐心,要有使命感和責任心,且夫妻其中一人要有願意為孩子犧牲工作的決心。


友人聽我說了之後,忙搖頭道:「很難做到。」

我了解他說這句話的苦衷。他們夫婦倆人都是高收入行業,且從事的是社經地位較高的專業工作,平常工作非常繁重,且工作壓力也很大,但無論是妻子或丈夫都不可能捨去他們的專業而走入家庭。當然,他們也曾想過讓妻子專職在家帶孩子,但是妻子在職場優秀的表現實在令她難以捨棄。

前一陣子,他們年幼的孩子雙雙感染流行病毒,他們為此一邊輪番照顧孩子,一邊還得關照忙碌的工作,可說是忙得人仰馬翻,幾乎沒有時間休息。雖然他們也有請保母照顧孩子,但終究不放心讓保母帶24小時,因此夫妻倆在身心俱疲之下,丈夫竟然
也說出了:「乾脆我在家帶孩子,太太出去上班算了!」這樣認真的話來。

雖然這丈夫說的不是玩笑的話,但是,還是依然無法捨棄工作。

友人說,他和妻子皆不願意看到孩子將來在學校、家庭、和補習班三者之間疲於奔命,但是,依他們工作狀況看來,孩子若是在課後乏人關照,未來仍是無法掙脫此一枷鎖。為此,他們在孩子還沒入學的現在已憂心忡忡,茫然無措。

依我看,解鈴還須繫鈴人。

問題來了,誰是繫鈴人呢?
是誰?誰把那個金鈴繫到了老虎頸子上的?
只有那個把金鈴繫到老虎頸子上的人,才能夠解下鈴鐺吧?

教育的問題世界各國皆有之,台灣孩子有的壓力,在其他國家也會存在,只是壓力的輕重程度不同。我的朋友的煩惱也是多數雙薪家庭的煩惱,但是,光只是煩惱,只是抱怨,或只是責怪教育環境都是無濟於事。


即使繫鈴於老虎頸上的是這對孩子不算友善的教育環境,或是看起來似乎太聰明的一群大人們,但是,有時候想想,難道父母不也是繫鈴的人嗎?


如果夫婦倆人對於孩子課後乏人照顧極為憂心,甚或不願意孩子在補習文化中消蝕了童年的時光或青春歲月,在無法抵禦的惡劣的教育環境之下,在父母想要的不一樣的教育方法之前,可以仔細思考,是不是只有家庭能給予孩子最多的營養補給?也只有家庭能彌補不健康的外食所帶來的後遺症?


如果教育不能「自己來」,而不得不跟從補習的潮流時,那也沒啥好抱怨了。

             ~~蘋果蘇打 2011.8.31~~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ry313&aid=559785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ggyywk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還在要不要考試的假議題上虛耗嗎?
2011/09/09 00:53

從前的國高中參考書, 編得沒有現在那麼靈活有系統
也不像現在這麼圖文並茂, 高中參考書就更慘了, 生硬無比
我們的父母, 也沒有甚麼高學歷, 無法對小孩的課業加以指導

但我們還是一路唸上國立大學, 從沒進補習班上過課
聯考雖有壓力但哪有像一般人說得如妖魔般, 該玩的也沒少玩過

考試不是壓力的根源, 完全為考試而讀書才是壓力的根源
反對考試制度完全是搞錯病因, 二來也沒有更好的方法取代考試制度

就像在下經常舉的例子, 水庫中的水壓, 並不是水壩造成的
而是水自己造成的, 大家都想往這裡流, 水壓自然就會高
學校能容納的學生就那麼多, 沒有水壩, 難道要讓洪水到處氾濫嗎?

厚點臉皮說吧, 像我們這些從沒補習靠自己把書讀通的, 擁有較好的獨立思考能力
大都一眼就能看出考試並非升學壓力的癥結, 關鍵在於如何疏導
但不管我們怎麼解釋怎麼說明, 不開竅的就是不開竅
或許, 這就是他們當年必須去補習班填鴨才能應付考試的原因!

而台灣的教育, 就是被這些當年覺得讀書超痛苦的人在主導, 可真令人放心不是嗎?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9-10 01:35 回覆:
謝謝ggyywk的回應!

我不否認補習對於某些在學科上有困擾的孩子或許可以得到些許幫助,比如,在數學科方面的學習困擾,如果家中沒有人可以指導孩子,而學校老師也無法個別教導時,父母只能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補救學習。問題是,父母是否能在孩子補習之前,能先思考孩子的學習問題在哪裡?而不是急著送孩子到補習班。

盲目的跟隨大家補習,其結果只有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少子化
2011/09/01 23:23

回顧台灣經濟剛起飛的六零年代,誰家的小孩會去補習可是一種奢持,四十年後的今日開始少子化又家家戶戶有大有小幾乎都在補習,可謂是天之驕子的時代,但最後我們沒想到台灣目前高學歷,甚至博士學歷的卻失業的一堆,問題應該出在於少子化,當然政府的官員誰會去看看世界少子化趨勢,我們台灣算是後來居上,目前讓高生育率成長與經濟成長是成正比的關聯,政府生育率補助政策根本理想主義者,是不務實際的作為,遠觀歐洲法國已經開始針對自己國內生育率下降作出一套很好的政策範例,他門將補助三歲前小朋友的經濟支出以及到高中就學前的所有開銷(我是旁聽所聞),當然如此實行幾年下來能帶動生育率提高以及連帶經濟成長,各位客倌,小孩出生忍耐三年後就可以讓政府養,誰不想生個金孫呀!這樣經濟搞好,教育體制才會更為健全,小孩補習現象應該會慢慢下降,大家應該了解什麼是學習障礙,魯冰花的小孩在小學時期便能讓體制好的教育團隊發現才能,如此家境貴賤即能享受平等待遇,若是資質差的小朋友還想去補習也是有限的進步,不如看看政府政策如何去改善,再讓小孩考慮去補習吧!不然最還是難逃高成就高失業的風險!

敬安~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9-02 00:58 回覆:
謝謝您的長篇回應。

六零年代的家長讓孩子到補習班補習,補的是學科,四十年後的今日,除了補學科還補各項才藝;以前補國英數的年齡是國中以上,現在是從幼稚園就開始補習。對提早教育有興趣的家長甚至是孩子零歲開始就帶他們到潛能開發的補習班學習了。

補習的風氣早在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前就有,那時候小學生要考初中,私下到老師家補習的情形非常多,不過,就如您說的,要能補習的,家境不能太差,畢竟學費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如今,十二年國教即將來臨,補習情形卻不減反增,或許是少子化的因素,也或許是教育制度不夠健全,但,無論如何,家長的心態還是非常重要。制度會變,環境會變,政策也會經常改變,唯有家長秉持不變的信心和耐心,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路過 下馬晃晃的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價值觀
2011/09/01 09:49
台灣的問題出在於大多數父母的價值觀  大多建立在"錢" "錢" "錢"上面
就像緊箍咒一般  緊緊套牢難解  正個社會長久下來就積重難返
(p.s 我不是說工作賺錢不重要 但價值觀只剩錢和名利 社會問題就多了)
 大多數人忘了還有其他的東西  例如 可能性  創造力  服務社會.......等等 許多許多
因此造就成現今的社會"怪象" "問題"等等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9-01 15:00 回覆:
有同感!

雖然工作賺錢很重要,但是如果因為賺錢而心中只有名利的追求,衍生的社會問題就多了。現在的年輕人和幾年前的相比,他們是更懂得「賺錢的重要性」,以前有所謂的「書呆子」,現在這種人已經很少了,這不知是該令人高興?還是令人感到悲哀?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31 23:12
同意jsandjs的話。
我們多少會希望孩子將來怎樣﹐而後又分別那些大學那些系是最好的﹐這些其實都是來自社會或朋友的觀感﹐絕不會是小孩或家長研究了解後的結果。就是說小孩或這個人的將來是由社會或朋友的觀感來決定的。
所以很少人會給小孩讀音樂﹐美術﹐或以做中下層的職業為志向。想想看﹔他們連想都不能想﹗例如﹔做理髮師等。
小孩跟著我們的志向去爬﹐每天補習﹐每分成積就是命﹐沒有休閒﹐沒有假期﹐上學﹑補習﹐做功課。。。。坐牢也比這舒服千百倍。
最後要解的是家長的思想﹐這是很難的事。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9-01 00:53 回覆:
真的難解.......除非父母的觀念能改變。

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是,在父母的想法裡,出人頭地的定義是什麼呢?將來能有高薪高收入或擁有社會地位?父母認為如果孩子將來能達到這樣的目標,以後才能過優渥的生活,而有這樣的期許確實也無可厚非,但是,我認為其實不需要把這些期許當作絕對的目標,只有當父母心中不再有設限時,心情才會跟著放鬆。


隨寫人◆ 封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犧生
2011/08/31 22:53

很多事情是不捨就無法得

薪水與孩子孰輕孰重

割捨不下薪水

那只好犧生孩子了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9-01 00:34 回覆:
總是沒有兩全其美的。雙薪家庭雖然收入較多,但是孩子乏人照顧,還要支付保母費用和安親班的學費,也是一筆額外的負擔。不過,我的朋友兩人皆從事高收入行業,會割捨不下工作也是難免的。

jsandjs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沒有老虎也沒有鈴噹
2011/08/31 17:28

沒有老虎也沒有鈴噹.

想不開、看不透、放不下的話, 到處都是老虎, 鈴噹連尾巴都掛上一長串, 去解吧!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8-31 19:33 回覆:
您這短短一句話還真是言簡意賅呵!


綠袖子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變數
2011/08/31 11:41

吶吶溪說得好:【所謂的「犧牲事業」,「犧牲家庭」,「犧牲健康」,說白了,全都只是「交換」。事後覺得換回來的東西不值付出去的代價就稱之為「犧牲」。】

前幾天我正在處理一件工作,兒子來問一題理化,我跟他說:「媽媽先處理完這個資料表再教你。」我兒子氣憤地說:「到底是我比較重要還是工作比較重要?」我一時啞口無言,哭笑不得,心裡百感交集。

我老公有位朋友,因為不忍心兩個孩子每天在安親班待到晚上九點才回家,所以自己停下工作興沖沖回家帶小孩,過了半年,很沮喪地說他花了兩個小時親自煮晚餐,小孩卻只吃三口就不吃了,他忍不住氣憤地罵小孩。這個愛心爸爸沒多久就重返職場了。還有一個也是愛心爸爸,孩子小一時他停止工作,申請在家教育,才一學期就放棄了,因為他小孩喜歡上學不喜歡在家自學。

有位朋友的兒子學習狀況很不好,她說她曾經考慮過要辭職,但又覺得其實她應該更努力工作存錢才對,以後孩子長大了,她打算帶著小孩到鄉下買塊地當農夫,至少讓孩子有個安身立命的生存依靠。

原本熱心熱情、捨我其誰的使命感,事後會不會因為挫折感而變成冰炭滿懷抱,只有真正經歷過了才能知道。解析一個成功的案例,未必能獲取同樣的成功,因為人性就是變數。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8-31 19:30 回覆:
謝謝綠袖子的分享!

往往留在家庭的一方,或是為孩子付出較多的一方,在孩子不如預期表現時,其失落感會較另一方來得更深。他們常常會覺得付出沒有收穫,或是會感到後悔。

事實上,孩子和誰相處時間最多,自然就和誰的感情最親密,即使親密關係常有摩擦或不順遂己意,但是總比親子疏離來得好。至於要不要為孩子捨棄工作?那真的是要看夫妻雙方的協調,還有另一半的支持度。一個和樂的家庭必然有一對感情和樂的夫妻,只要不是貌合神離的夫妻關係,無論遇到孩子任何狀況都能同心解決,互相打氣和扶持,那就沒有所謂犧不犧牲的問題了。

任俠李之瑜(李麗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只要十五年,就會見真章
2011/08/31 10:42

選擇放棄陪伴孩子的

未來的後悔的重量

會比放棄事業要大很多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8-31 19:12 回覆:
這點我絕對相信!

即使事業成功可以帶來成就感,
但是,錯失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卻是金錢無法換回來的。


蘇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李李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11/08/31 08:32

李李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的工作表現也是不錯,

但能放下而專心當他的家庭主夫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

PS:有時候錢夠用就好,

和孩子之間的親情是什麼都換不來的!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8-31 19:09 回覆:
非常贊同蘇信的說法>>「有時候錢夠用就好,和孩子之間的親情是什麼都換不來的!」

無論是妻子或先生在家照顧孩子,只要自認為是適合的一方,都可以選擇留在家庭陪孩子成長。我看到有許多爸爸照顧孩子比媽媽還來得更細心更好呢!

吶吶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每樣東西都有價碼
2011/08/31 08:26
選擇和放棄原本是同時發生,選擇甲就是放棄其他的「非甲」。每樣東西都有個價碼牌,想放什麼東西進口袋就要付出相對的代價來交換。至於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屬於個人的價值觀,我也沒有意見。
所謂的「犧牲事業」,「犧牲家庭」,「犧牲健康」,說白了,全都只是「交換」。事後覺得換回來的東西不值付出去的代價就稱之為「犧牲」。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8-31 19:04 回覆:
很多年前看過一本書:《犧牲不是美德》,作者在書中說明了一個母親應該少一些犧牲才能使家庭更快樂。我認為有要求回報的就不算犧牲,犧牲通常比較傾向不求回報的付出,至於事後認為不值得付出的代價是否就是所謂「犧牲」,這點我倒還沒仔細思考過呢。:)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