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02 01:35:17瀏覽9567|回應4|推薦12 | |
上方影片為《看見台灣》預告
以下文章的文字部分是我看完《看見台灣》後的心得整理。如果不喜歡「爆雷」的朋友可以等看完電影再來閱讀。然而我覺得這些生態環境問題其實早就為大家熟知,只是齊柏林利用影像呈現,視覺刺激實在非常震撼,不但讓人重新認識台灣,也完全凸顯出問題的嚴重性。這篇文章中使用的照片皆從來自於齊柏林Facebook部落格「飛閱台灣」,而背景音樂則是《看見台灣》中的一首配樂〈物換星移〉。另外網路上所流傳的《鳥目台灣》(如下方宣傳影片) 雖然也是齊柏林拍攝,但那是公共電視的節目,與《看見台灣》並不相同喔。
上方影片為《鳥目台灣》介紹 《看見台灣》由齊柏林拍攝、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第一次看見「齊柏林」這個名字,我直覺聯想到的是1927年駕駛單引擎飛機Spirit of St. Louis. 以單人不著陸方式橫渡大西洋的第一人「林柏格」(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後來才知道原來齊柏林就是他的本名。此外,德國有一款「齊柏林飛艇」(Zeppelin),也是同樣這三個字。一個特別的名字,或許早已預示了有朝一日,他將以空拍方式,於電影中呈現台灣之美吧? 齊柏林是位空中攝影師,自1990年開始服務於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隔年負責空拍台灣高速公路興建過程。直擊台灣美麗與哀愁的他,開始自行租用直升機空拍寶島達二十餘年,飛行時數超過1,600小時,拍攝台灣地理空拍影像超過30萬幅。就在他即將退休,可以領公務人員終身俸的前三年,齊柏林毅然決然辭職,開始籌拍《看見台灣》,爾後散盡家財,耗資九千多萬新台幣,終於拍攝完成。 《看見台灣》是部記錄片,但同時也是部對於這片土地、生命與人們蘊含著深刻感情的作品。一開始的背景音樂「創世紀」( Genesis) 很快便將觀眾拉入台灣這個「小島」上的「大山大水」中。碧藍的海岸線,青翠而連綿不絕的山巒,雲霧繚繞、人跡罕至的祕境,棲息著白鷺鷥、黑面琵鷺、老鷹、水鹿、梅花鹿,而牛群甚至如美國西部原野的野牛,成群奔跑著,看著一幕又一幕的景致,讓人不禁想高聲大呼「Ilha Formosa」(美麗之島)!
香山濕地位於新竹市海岸,全長約15公里, 然而,這片美麗的島嶼,卻存在著無數隱憂。這部紀錄片很明顯地努力嘗試淡化批判強度,單純從影像呈現的事實,帶領觀眾認識台灣的環境危機。《看見台灣》從莫拉克風災後切入,談到台灣面臨氣候變遷,每年遭逢大豪雨以上等級雨量的頻率大幅稱加。然而,這片土地的人們卻似乎完全不在意水土保持。道路切割了山巒的自然紋理,一棟又一棟的民宿、建案夷平了山頭。而台灣人為了賺錢,又將涵養水源、調節水流、保護土壤與棲息生物的森林砍伐殆盡,種起大片檳榔樹。再不然,就是為了迎合老饕,在高山種起「高冷蔬菜」。道路、民宿摧毀了植被,而檳榔樹、蔬菜根淺,抓不住土壤,暴雨一來,土壤便大量流失,造成下游水庫集水區嚴重淤積,河口堆滿漂流木,而土石流、走山,更造成生命與財產損失。(也請閱讀國土超限利用 李鴻源:清境還不是最嚴重)
淡水小坪頂開發案「天境ellipse360°」 這樣的問題有多嚴重呢?齊柏林透過空拍畫面,讓我們看見一條條山區道路下方被掏空,幾近懸空般「掛」在山腰,僅被脆弱地補強,每逢大雨必定交通中斷。一台又一台車輛如同在走鋼索,卻渾然不知輪下竟是「臨深履薄」。而觀光客自然也看不到這些隱藏的危險,他們仍然絡繹上山,每趟「旅行」,其實都是「玩命」。
接著,影片帶領觀眾來到阿里山。山的這頭,是熱鬧繁華的觀光區;然而鏡頭一轉,山的那頭竟是整片崩落的走山,半爿山不見了,只剩下一間被土石流捲帶歪斜傾圮的廟宇,怵目驚心地述說著天崩地裂的那一瞬間。許多原住民部落都位於土石流潛勢區域,居住空間被危機所包圍。從空中鳥瞰,這些部落彷彿懸崖邊岌岌可危的一片枯葉,隨時可能在暴雨後被土石吞沒,或是坍塌墜入深谷。當地原住民有些渾然不覺,而知道的卻又無能為力,因為離開家園,山下的世界不保證有他們可以生存的空間。 宜蘭大同鄉四季、南山村山區,海拔高度約1000公尺。 違法盜採砂石的業者,將台灣的土地開膛破肚,然後製成水泥外銷,拿這片土地的血肉換取金錢。齊柏林告訴觀眾,台灣因為水土保持不佳,河川下游本來就有大量流失的砂石造成淤積,那些都是可以合法開採砂石的場所,根本不需要違法盜採砂石。因為拿清淤後的砂石來販賣,其實一舉兩得。然而業者為了節省成本,哪裡管得了環境保護?因此影片問了觀眾一個問題:我們的努力,應該是要給下一代更美好的未來。然而今日我們破壞環境,留給後代的卻只有荒廢的土地。那麼,我們的努力,是不是只淪為了「掠奪」的藉口呢?
台灣水產養殖業欣欣向榮,每年皆帶來龐大產值。然而超抽地下水問題嚴重,造成地層下陷,台灣有許多區域早已低於海平面以下。透過鏡頭,《看見台灣》直接給觀眾看見一根又一根密密麻麻爬滿地面的水管,水蛭般吸吮著地下水,造成台灣國土流失。眼看著沿海許多地區下陷,百年前原本安然高臥的祖墳,如今浸泡在海水之中,哪個觀眾不會感到肉跳心驚?
舊沙崙海水浴場附近海域 台灣的問題,不只在於資源過度開發,同時也在於嚴重工業汙染。台中電廠是世界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其二氧化碳排放自然也是世界第一。能源是台灣的命脈,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帶來了影響深遠的汙染。除了空氣汙染,齊柏林也用畫面呈現出廢水汙染而形成的恐怖「陰陽海」,甚至是趁颱風天偷排廢水,致使整條河川彷彿染血般呈現腥紅。不只是河川,這些含有重金屬、有毒物質的汙水流入了土壤,然後被農民種植的作物吸收。然而我們卻完全不知情。而更恐怖的是,台灣人製造垃圾速度極高,而這些垃圾有許多被掩埋在人跡罕至的海邊以及荒地。而這些,同樣造成了土壤與地下水汙染。看到這裡,我不禁覺得近來鬧得沸沸揚揚的「黑心食品」與工業污染比起來,根本是小巫見大巫。我們天天活在汙染中,不知不覺喝進了可能有嚴重超標重金屬殘留的飲水,呼吸著明顯含有微粒的汙濁空氣,無形中暴露在各種威脅裡,但我們卻竟只是擔心食品中微量的添加或毒素。這並不是說食品可以黑心,只是我單純覺得,在關心食品安全的同時,我們身處的環境是否純淨,其實更需要大家守護、重視。
觀音坑溪變色! 一片紅水遊客驚 (相關報導) 八里挖子尾濕地污染,經齊柏林披露汙染源已經抓到 在台灣,仍有許多人堅持著熱愛、守護土地、只不過這些默默耕耘的努力並不聳動,不會被新聞媒體炒作,因而無法成為話題新聞罷了。例如,影片中介紹了「反對後龍科技園區,為台灣多留一塊淨土」的洪箱女士,以及從日本留學回國,卻選擇經營有機農業的賴青山先生。這些人相信土地的無價,相信純淨、有機、無毒的栽培,為台灣農業留下一片淨土。
影片最後,是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的布農族小朋友們,站在玉山頂峰,配合舞蹈唱出了天籟之音〈拍手歌〉。說真的,看到這兒我不禁眼眶濕潤。台灣是如此美麗啊!是塊值得我們全心守護的土地。只是曾幾何時,它變得滿目瘡痍,遍體麟傷。在此希望特別介紹這首布農族小朋友唱的〈拍手歌〉,真的,看完下面影片,看完〈看見台灣〉,你會因為這感人的一幕而落淚!
《看見台灣》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塊土地,了解了這個島嶼的真正美麗與哀愁。而我們,正是參與這一切的一份子。或許我們曾經都是共犯,但也可能共同創造更好的未來。只要願意,台灣的未來仍然在我們的手中。就在情緒到達最高點時,Lisa Hsieh 所演唱的〈看見 The Light〉歌聲流瀉而出,優美的旋律配合歌詞,是這部電影最好的註腳: 閉上眼 深呼吸
你看見嗎 我看不見
天與地 無聲無息
曾有的 一切不在
難道就這樣 路已到盡頭
拿得那麼多 還得那麼少
如果還有明天
能不能讓傷口癒合
能不能還大地光芒
還有多久
能夠呼吸
看得見 看不見
充滿我 掏空我
用生命 告訴我
難道就這樣 路已到盡頭
拿得那麼多 還得那麼少
如果還有明天
能不能讓傷口癒合
能不能讓大地重生
台灣的汙染與開發問題,只是世界整體危機的一環,遙觀對岸,汙染問題同樣令人憂心。有篇文章〈盧廣:你所不知道的中國式污染〉值得一看,一幅幅照片令人膽戰心驚。台灣與中國地理位置接近,一旦對岸環境遭受破壞,台灣很難不受波及,從每年沙塵暴的例子,就可以略知一二。因此我們在關心臺灣環境生態之餘,也應該看看對岸的問題,並且敦促對岸積極解決。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