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曹植和感鄄賦
2015/08/10 09:10:53瀏覽1382|回應1|推薦46
曹植的<感鄄賦>別名<洛神賦>,是他賦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雖然自言仿效宋玉的<神女賦>而能青出於藍,當代武俠小說名家金庸先生甚至把內文中「凌波微步」作為一種絕世武功的稱號。山水詩人鼻祖,南朝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一石有十斗),曹子建(曹植)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才高八斗這句成語的典故)」 另一句「七步成詩」的典故也是由他而來,可見曹植的才氣縱橫,莫測高深。

<感鄄賦>的故事要追溯到漢獻帝建安九年(西元204年),曹操攻破冀州鄴城,甄氏(23歲)當時已嫁給袁熙,與婆婆袁紹的夫人劉氏留守城內,被進鄴城的曹丕(當時18歲)一眼看中,後來她被納為曹丕的妾室(詳見補充1)。甄氏的美貌曾讓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看傻了眼而招來勞役之災(詳見補充2),她的知書達禮與才華洋溢也是女性中所罕見(詳見補充3),曹植被後世認為暗戀甄氏其實不無原因,這種愛慕大嫂的心理甚至被曹丕察覺出來了(詳見下面曹丕送枕頭一事)。曹丕在被立為王儲之前就把曹植視為父王曹操繼承人的最大競爭對手,可能私下希望曹植在感情方面犯錯,若是曹植愛慕王妃甄氏的情結化為行動,曹植的形象必然變差,可能進而影響他作為王儲的可能性。

曹操聰明多謀,文學造詣也高,他的多慮多詐遺傳到曹丕,聰明機智則在曹沖身上顯露無遺(就是用石頭及船稱大象的那位,可惜早夭),文學才華則在曹植身上發揚光大(曹丕的文學才華已經與建安七子在伯仲之間了,只是曹植更加傑出)。在個性方面,曹丕的冷靜深沉恰好與曹植的縱情無飾形成一個對比(曹植更像後來竹林七賢的嵇康、阮籍),再加上王儲之爭使得這對親兄弟永遠無法同心。到了建安二十二年(西元217年),曹操認為曹植行事放誕不羈,恐怕難成大事,於是曹丕被立為王儲。

曹丕即位後逐漸寵愛同是城府極深的郭女王,對人老珠黃的甄氏失去興趣,於是于黃初二年(西元221年)因小事賜死甄氏,後來又將甄氏的遺物玉鏤金帶枕賜給曹植(詳見<昭明文選.曹植.洛神賦>),他極有可能是想利用甄氏的遺物來打擊曹植,希望念舊的曹植因此意志消沈而使他的皇帝位坐得更安穩,或是讓曹植知道他無所不知,好讓曹植不敢對他的皇位輕舉妄動。事實上曹丕被立為王儲乃至於即位以後對曹植一直存有戒心,不斷想找機會除掉這個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還好在母親卞氏(後來被封為武宣皇后)的力保之下,曹植才免了殺身之禍(更幸運的是,卞氏一直活到曹丕駕崩後四年)。

黃初三年(西元222年,甄妃過世後的隔年)曹植被曹丕封為鄄城王(鄄音堅,此地恰好是曹植的出生地),隔年就作了<感鄄賦>,表面上是描述鄄城附近所遇的洛水之神,事實上是感懷甄氏,「鄄」與「甄」當時兩字是通用的,而洛水之神則是影射甄氏。一個人被影射為神足以說明此人德行的完美(另一個解釋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而正史下的甄氏正是個能盡孝道的賢慧女人(詳見補充4)。

後來為什麼<感鄄賦>被改稱為<洛神賦>,這其實是欲蓋彌彰,魏文帝曹丕駕崩後,魏明帝曹叡(叡音睿)即位,而曹叡正是甄氏之子,他除了追封母親甄氏為皇后之外,還把皇叔曹植為母親所作的<感鄄賦>改稱為<洛神賦>,雖然歷史上甄氏與曹植並未發生踰矩的行為,然而曹植這首賦名未免太過直接而且容易讓人產生與甄氏的聯想,把它改名似乎可以撇清關係(新君曹叡愛面子),而且更為切題(要是了解內情,原賦名反而切題),但是為何要以皇帝之尊去改皇叔的這一首賦名?改名以後反而更加坐實了曹植愛慕甄氏的傳聞。

以下列出<感鄄賦>原文及註釋:

黃初三年1,余朝京師,還濟洛川1A。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2。」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3,遂作斯賦。其詞曰:


1。黃初為魏文帝曹丕的年號。
1A。返回封地時渡過洛水。
2。伏羲氏的幼女宓妃淹死在洛水,後來被當成洛水之神。宓音符。
3。對宋玉將楚王遇見神女一事寫成賦文(<神女賦>)有所感懷。
余從京域4,言歸東藩4,

背伊闕5,越轘轅5,

經通谷6,陵景山6。

日既西傾7,車殆馬煩7。

爾乃稅駕乎蘅皋8,秣駟乎芝田8,

容與乎陽林9,流眄乎洛川9。

於是精移神駭10,忽焉思散10,

俯則未察11,仰以殊觀11。

睹一麗人12,於巖之畔12。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13:「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14」

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15,無乃是乎15?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4。京域即京城,指洛陽漢魏故城,在白馬寺東。東藩即曹植在東方的封地鄄城。鄄音堅。
5。伊闕在河南省洛陽縣南,即春秋周闕塞。轘轅即轘轅關,在河南省少林寺北,相傳為軒轅黃帝所開鑿。
6。通谷即紅通谷,在景山兩峰中間漢魏故城與軒轅關的古官道上。景山在今河南省偃師縣曲家寨境內。陵古同凌,凌越。

7。太陽西下,座車變慢,馬兒煩躁。
8。車夫快速駕車到蘅皋,讓馬兒們到芝田吃草。蘅皋音橫高,長有香草的沼澤。芝田泛指種有莊稼的野外。
9。溶於向南陽山坡之林,讓我流覽洛水風景。眄音免。

10。於是我被秀麗的景觀所震懾,忽然間腦筋一片空白。

11。俯望不覺有異,仰觀則遇非凡。

12。看見一位美女在山崖旁邊。

13。我挽住駕車人問說。

14。你看見了那個女子嗎?她是什麼人啊?真是太美麗了!覿音笛。

15。大王所見到的莫非就是她嗎?

余告之曰:「其形也,

翩若驚鴻16,婉若遊龍16,

榮曜秋菊17,華茂春松17。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18,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18。

遠而望之19,皎若太陽升朝霞19;

迫而察之20,灼若芙蕖出淥波20。

穠纖得衷21,修短合度21,

肩若削成22,腰如約素22。

延頸秀項23,皓質呈露23,

芳澤無加24,鉛華弗御24。

雲髻峨峨25,修眉聯娟25,

丹唇外朗26,皓齒內鮮26。

明眸善睞27,靨輔承權27,

瓌姿艷逸28,儀靜體閒28。

柔情綽態29,媚於語言29。

奇服曠世30,骨象應圖30。

披羅衣之璀粲兮31,珥瑤碧之華琚31。

戴金翠之首飾32,綴明珠以耀軀32。

踐遠遊之文履33,曳霧綃之輕裾33,

微幽蘭之芳藹兮34,步踟躕於山隅34。


16。動態矯捷,像受驚後翩翩飛起的鴻雁,曲線柔美,像在雲霧裡翱翔的天龍。後句典出戰國時宋玉<神女賦>的「婉若遊龍乘雲翔」。
17。容顏耀眼如秋天的菊花,風華茂盛若春天的松樹。這兩句則是出自東漢朱穆<鬱金賦>的「比光榮於秋菊,齊英茂於春松。」
18。若有若無像薄雲遮住了皎潔的月亮,飄忽不定如流風捲起了輕柔的雪花。這兩句詩中畫意甚濃。
19。遠觀她,其皎潔如旭日初升於早晨的雲霞之上,比喻其獨亮於眾暗之間。
20。近看她,其耀眼如芙蓉玉立於清澈的池水之中。
21。豐滿苗條完美適中,身材高矮恰到好處。近代的梁實秋把穠纖合度形容在鳥身上。
22。雙肩曲度完美彷若刀子精削細雕而成,蠻腰線條曼妙有如緊束的白絹。約素形容女子腰身圓細美好,宛如緊束的白絹。
23。脖子修長,下巴美麗,皮膚白皙。
24。不施髮油,不敷脂粉。
25。如密雲的髮髻高高聳立,修長的細眉微微彎曲。
26。明亮的朱唇內呈現潔白鮮明的牙齒。
27。明亮動人的眼眸顧盼多姿,兩個美麗的酒窩兒隱現在臉頰。靨輔俗稱酒窩,權即顴骨。
28。姿色華美,冷艷飄逸,態度文靜,體貌素雅。瓌姿語出宋玉<神女賦>:「瓌姿瑋態,不可勝贊。」
29。情態柔美,語辭得體可人。
30。衣服綺麗,世所罕見,骨骼體相與古代仕女圖的描繪相符。
31。披掛著光彩絢麗的絲綢,戴著耀眼華美的碧玉耳墜珥。
32。戴著鑲有翠玉的金首飾,衣服綴飾的明珠使她的軀體更加顯耀。
33。穿著遠遊的繡鞋,身上飄曳著霧綃一樣的紗質衣服邊帶。霧綃即薄霧似的輕紗。亦借指用霧綃做的衣服。
34。身上散發著幽蘭般的清淡芳香,緩行於山的一隅。
於是忽焉縱體35,以遨以嬉35。

左倚采旄36,右蔭桂旗36。

攘皓腕於神滸兮37,采湍瀨之玄芝37。

余情悅其淑美兮38,心振蕩而不怡38,

無良媒以接歡兮39,托微波而通辭39。

願誠素之先達兮40,解玉珮以要之40。

嗟佳人之信修兮41,羌習禮而明詩41,

抗瓊珶以和予兮42,指潛淵而為期42。

執眷眷之款實兮43,懼斯靈之我欺43,

感交甫之棄言兮44,悵猶豫而狐疑44。

收和顏而靜志兮45,申禮防以自持45。


35。偶爾肢體輕擧,邊走邊嬉戲。
36。左靠彩旗,右有仙車之旗遮陰。桂旗語出<楚辭·九歌·山鬼>:「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後世引申為神仙車上所樹立之旗。
37。捲袖將白嫩的臂腕伸到洛水中,在湍急河水中採集黑芝草。
38。我喜歡她的賢淑美麗,心情起伏卻悶悶不樂。
39。苦無媒人表達我的愛慕,就只能眉目傳情了。
40。希望她先感受到我的真誠,就把身上的玉珮送給她並對她提出邀約。
41。我讚嘆這位仙子實在完美,既熟悉禮儀又通曉詩歌。信修見張衡<思玄賦>:「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貞節。」羌為發語詞。
42。她舉起美玉作爲回應(完全靠默契),指著深不可測的洛水發誓。
43。我愛上洛神樸實的樣子,又怕她欺騙我。
44。我感嘆鄭交甫被仙女愚弄,悵然猶豫不決。
45。我收斂笑容鎮定情志,施展<禮記.坊記>所言來自我約束。坊與防通。
於是洛靈感焉46,徙倚彷徨46,

神光離合47,乍陰乍陽47。

竦輕軀以鶴立48,若將飛而未翔48,

踐椒塗之郁烈49,步蘅薄而流芳49。

超長吟以永慕兮50,聲哀厲而彌長50。


46。於是洛神感應到了,她徘徊又徬徨。
47。周身的光暈忽明忽暗。
48。她聳起輕盈的身體如白鶴獨立,想飛卻又不飛。
49。我踏上味道濃郁的椒泥之路,又走在芳香彌漫的杜蘅之地。
50。我高聲呼叫來表達長久的思慕,聲音哀傷淒厲而久久不絕。
爾乃眾靈雜遝51,命儔嘯侶51,

或戲清流52,或翔神渚52,

或采明珠53,或拾翠羽53。

從南湘之二妃54,攜漢濱之遊女54,

歎匏瓜之無匹兮55,詠牽牛之獨處55。

揚輕褂之猗靡兮56,翳修袖以延佇56。

體迅飛鳧57,飄忽若神57,

凌波微步58,羅襪生塵58。

動無常則59,若危若安59,

進止難期60,若往若還60。

轉眄流精61,光潤玉顏61,

含辭未吐62,氣若幽蘭62。

華容婀娜63,令我忘餐63。


51。妳們仙靈眾多,呼朋引伴。儔為夥伴。
52。有的玩水,有的在沙洲上飛舞。
53。有的採集蚌珠,有的撿拾翠鳥的羽毛。
54。追隨湘水之神(娥皇和女英死後成為湘水之神,詳見<列女傳>),又與漢水之神攜手(語出<詩經.周南.漢廣>:「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55。我感嘆匏瓜星的寂寞無偶,詠嘆牽牛星的孤獨自處。語出建安七子中阮瑀(阮籍之父)的<止欲賦>:「傷匏瓜之無偶,悲織女之獨勤。」。
56。她輕薄的上衣於風中飄揚,又害羞地以美麗的衣袖遮住容顏,站了一陣子。
57。舉動敏捷有如鳧鳥(鳧音符),飄忽不定恰似神仙。
58。在水上輕步緩行,腳邊揚起霧氣。
59。舉動難測,有時危急,有時安穩。
60。動靜難料,來去無常。
61。眼光飄來,流露風采,臉上泛著柔光。眄音免。
62。欲語還休,氣息香若幽蘭。第二句在金庸<倚天屠龍記>變成了形容趙敏的「吐氣如蘭」,在<射鵰英雄傳>轉化為形容黃蓉的「吹氣如蘭」(<天龍八部>的鍾靈也是),而<雪山飛狐>中的苗若蘭之名也可能典出於此。
63。容貌如花,婀娜多姿,令我茶飯不思。
於是屏翳收風64,川后靜波64,

馮夷鳴鼓65,女媧清歌65。

騰文魚以警乘66,鳴玉鸞以偕逝66,

六龍儼其齊首67,載雲車之容裔67。

鯨鯢踴而夾轂68,水禽翔而為衛68。

於是越北沚69,過南岡69,

紆素領70,回清陽70,

動朱唇以徐言71,陳交接之大綱71。

恨人神之道殊兮72,怨盛年之莫當72,

抗羅袂以掩涕兮73,淚流襟之浪浪73。

悼良會之永絕兮74,哀一逝而異鄉74,

無微情以效愛兮75,獻江南之明璫75。

雖潛處於太陰76,長寄心於君王76。

忽不悟其所捨77,悵神宵而蔽光77。


64。後來雲神屏翳使風平,河神川后命浪靜。屏翳典出<史記·司馬相如傳>: 「時若薆薆將混濁兮,召屏翳,誅風伯而刑雨神。」
65。黃河之神馮夷拍岸作擊鼓,女媧娘娘清聲歌唱(無奏曲而清唱)。
66。鯉魚開道作神車之預警,玉鸞車鈴之聲響隨車而來。文魚典出<楚辭·九歌·河伯>:「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遊兮河之渚。」東漢王逸注:「言河伯遊戯,遠出乘龍,近出乘黿,又從鯉魚也。」。偕逝即俱往。
67。六條龍隆重地齊頭並進,拉著雲車徐緩而行。容裔即徐行貌。
68。鯨魚踴躍夾護車駕,水鳥飛翔以為警衛。轂音谷,原意為車輪中心的圓木,此借指車。
69。後來她穿越北邊小島,再經過南面山崗。
70。回轉白皙的頸子以清秀的眉目對我顧盼。清陽指清秀的眉目,典出<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陽婉兮。」
71。她慢慢地對我曉以大義,訴說著今生無緣。
72。我痛恨人神殊途異路,哀怨壯年還未得佳偶。
73。舉起羅袖掩面哭泣,淚水不斷流濕衣襟。
74。我悲悼彼此無法再相逢,哀愁分手後就要各歸西東。
75。她沒有絲毫心思示愛,只是把江南的明月耳璫送給我。<孔雀東南飛>亦有「耳著明月璫」一語。
76。雖然身處仙境,但常掛念著我。
77。忽然間不知她身在何處,我悵然於她的神形消失,周圍的光暈也同時隱蔽。捨即止。宵通消。這兩句應該是指甄氏遇害身亡。
於是背下陵高78,足往神留78,

遺情想像79,顧望懷愁79。

冀靈體之復形80,御輕舟而上溯80。

浮長川而忘反81,思綿綿而增慕81,

夜耿耿而不寐82,沾繁霜而至曙82。

命僕夫而就駕83,吾將歸乎東路83,

攬騑轡以抗策84,悵盤桓而不能去84。

78。我於是離開低處登高尋找,前往洛神可能留下的地方。
79。難忘情於她,心中盡是她的形象,到處找不到她,只留下憂愁。
80。我希望洛神再現芳蹤,就駕駛快船逆流而上。
81。在浩瀚的江川之上不知歸返,思念綿綿不絕反而更添愛慕之情。
82。心神難安徹夜不睡,衣上積霜直到天明。
83。於是命車伕準備上路,我將繼續往東走上歸途。
84。抓著韁繩舉起馬鞭,卻一再徘徊,不忍離去。

 
作者運用敏銳的觀察力及生動的描述力將心目中的甄妃(或洛神)其出現、互動、及消逝記錄下來,縱使萬般不捨,也難敵人生境遇的起落無常!

補充:
1。<三國志.魏書五.文昭甄皇后列傳>引<魏略>
(袁熙)出在幽州,后留侍姑(甄氏留下來服侍婆婆[即袁紹的夫人劉氏])。及鄴城破,紹妻及后共坐皇堂上。文帝(魏文帝曹丕)入紹舍,見紹妻及后,后怖,以頭伏姑膝上,紹妻兩手自搏。文帝謂曰:「劉夫人云何如此?(劉夫人何必自我綁手呢?) 令新婦舉頭!」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視,見其顏色非凡,稱嘆之。太祖(曹操)聞其意,遂為迎取。

2。<三國志.魏書二十一.王粲傳>引<典略>
其後太子(曹丕)嘗請諸文學,酒酣坐歡,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衆人咸伏,而楨獨平視(只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看呆了,不知收斂)。太祖聞之,乃收楨,減死輸作(罰他作勞役)

3。<三國志.魏書五.文昭甄皇后列傳>引<魏書>
(甄氏)以漢光和五年(西元182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寢寐,家中仿佛見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父親甄逸過世),加號「慕」,內外益奇之。後相者(相命師)劉良相后及諸子,良指后曰:「此女貴乃不可言(這個女子將來會尊貴到難以形容)。」后自少至長,不好戲弄(不喜歡玩耍)。年八歲,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皆上閣觀之,后獨不行。諸姊怪問之,后答言:「此豈女人之所觀邪?」年九歲,喜<書>(喜歡閱讀<尚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后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邪?」后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
<古詩源>還收錄了甄氏所作一首詩<塘上行>。

4。<三國志.魏書五.文昭甄皇后列傳>引<魏書>
后寵愈隆而彌自挹損(甄氏愈受寵愈收斂),後宮有寵者勸勉之,其無寵者慰誨之(她對後宮不受寵愛的妃子則安慰開導),每因閑宴,常勸帝,言「昔黃帝子孫蕃育,蓋由妾媵衆多,乃獲斯祚耳。所願廣求淑媛,以豐繼嗣(這兩句就是說希望曹丕廣納妻妾,多子多孫)。」帝心嘉焉。其後帝欲遣(遣退)任氏,后請於帝曰:「任旣鄉黨名族,德、色,妾等不及也,如何遣之?」帝曰:「任性狷急不婉順,前後忿吾非一(前前後後多次讓我生氣),是以遣之耳。」后流涕固請曰:「妾受敬遇之恩,衆人所知,必謂任之出,是妾之由(別人一定會說任氏被遣退是因為我暗中使力)。上懼有見私之譏,下受專寵之罪,願重留意(但願您再考慮一下)!」帝不聽,遂出之。
(建安)十六年十月,太祖(曹操)征關中,武宣皇后(即曹丕,曹植的生母卞氏)從,留孟津,帝(曹丕)居守鄴。時武宣皇后體小不安,后不得定省(甄氏不能晨昏定省),憂怖,晝夜泣涕;左右驟以差問告(身邊的人用卞皇后已經痊癒來答覆她),后猶不信,曰:「夫人在家,故疾每動,輙歷時,今疾便差(痊癒)何速也?此欲慰我意耳(你們這不過是安慰我罷了!)!」憂愈甚。後得武宣皇后還書,說疾已平復,后乃懽恱(歡悅)。十七年正月,大軍還鄴,后朝武宣皇后,望幄座悲喜,感動左右。武宣皇后見后如此,亦泣,且謂之曰:「新婦謂吾前病如昔時困邪?吾時小小耳,十餘日即差,不當視我顏色乎!」嘆嗟曰:「此真孝婦也。」二十一年,太祖東征,武宣皇后、文帝(曹丕)及明帝(曹叡)、東鄉公主(甄氏的女兒)皆從,時后以病留鄴。二十二年九月,大軍還,武宣皇后左右侍御見后顏色豐盈,怪問之曰:「后與二子別久,下流之情(思念子孫後輩之情),不可為念,而后顏色更盛,何也?」后笑荅(答)之曰:「叡等自隨夫人,我當何憂!」后之賢明以禮自持如此。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ushengpoet&aid=27578838

 回應文章

ynn60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9/07 19:54

這篇洛神賦, 趙孟頫有一帖, 是我之前寫臨摩書法時寫過無次的,

但主要卻是在欣賞曹植的文筆. 真是美極 !

古往今來, 能有幾人能夠妙筆生花, 寫出如此絕美的視覺之美和心靈的振盪? 

今看你說 "才高八斗" 就是謝靈運稱讚曹植的, 滿心同感.

故宮也曾舉辦過相關的畫展, 我曾寫過觀後, 至今對這篇文章還是時時念起.

看來我們對它都很有共鳴哦.^-^

ynn

fushengpoet(fushengpoet) 於 2015-09-08 03:37 回覆:
邊練書法邊賞奇文的確是很好的經驗。
這篇賦文我以前只覺得是好文章,但當時不明白洛神只是甄妃的代指,所以有個很大的疑問?何以僅僅是一面之緣就有「雖潛處於太陰,常掛心於君王」、「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等這種感情深厚的熟識才有的無奈(或認為曹植的感情過於氾濫),得知其原委之後再讀原作才有更深刻的理解及體會,愈讀愈感動,覺得此人乃性情中人兼之獨一無二!

謝謝ynn的再度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