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10 20:26:30瀏覽454|回應0|推薦1 | |
「一個”調4釣2”的理論,絕不是一人一時之說,實際上是經千錘百煉演化而來的,其試煉度,豈止千萬次?」…時至今日,舊說新解後,仍一樣好用,難道純屬巧合?暈車兄如此生動地解說,道出了魚有吐吶之專長,實已命中關鍵了。
「靈與鈍」和「有力一頓」這二句釣魚人常用的詞語中,因同樣有著同音的「鈍與頓」字眼,潛意識中,很容易讓人將之混為一談…甚至簡化成「下頓動作大叫”靈”,下頓小就叫”鈍”」的邏輯思維,於是一心追求”動作大”的調釣法,還舉各種實驗證明「某種調釣下的下滑動作”最大、最誇張”,所以一定是”最靈”」…其實,這不能說完全不對,只能說是少了”反向驗證”的測試,等於少了半邊或一角,所以很多魚情下很難盡說的。因為,如果「大動作下滑是”靈”」成立的話,那麼反向觀之,「”靈”的時候,下滑動作一定會很大嗎」?沒有此大動作就不能連續上魚?此動作和上魚率之間是否成正比?再證以實釣經驗,每次能調成”大動作下滑魚訊”出現的機會又有多少?如果答案不是肯定或令人存疑的話,表示先前的推理必有問題。 實際上,「有力一頓」這個頓點,並不一定會「動作很大」,屬當時魚情下,魚「一個吸口」所反應的標訊而已,其大小,與魚種、魚情、魚口有絕對關係,亦與個人的調法、使用工具良窳與認知差異有關,所以沒有標準可言…在追求「有力一頓」之餘,不可不先明瞭此點。可以這麼說,這「有力一頓」其實只是一種「個人的感覺」而已,不可言,也很難言!總之,千萬莫與「大動作下滑」劃上等號了,否則常會咫尺若天涯,失之交臂的…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