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7/10 19:41:32瀏覽359|回應0|推薦1 | |
雖不識寂寞的駝鳥兄,但聽君一席言簡意賅之物理學分析後,足讓人學習與深省不已。物之原理,本簡單唯一,是人們的不求甚解與直觀習性,將之淹沒了。但這也不能全錯怪人們,試問,自"鐵"出土問世至今之千餘年間,又有多少人能在真空的實驗室中,親眼目睹鐵與棉花之「自由落體」運行均速?而日常大氣中的重力加速度、阻力與摩擦力等現象,反垂手可得可見…所以物理學老師一直都不好扮演,其來有自!
換句話說,當初為何有那麼多人,會莫名其妙爭辯一些「異於正常物理學現象」的問題,我想,是有它一定的進化軌跡與時空背景下的思考限制,不是對與錯的問題。例如,調釣理論初被推上台面討論時,大家唯一想到的,就是「阿基米德原理」,許多人曾嘗試用此原理來解釋垂釣的一切現象,結果,當然迷惑更多、問題更多了。其實,這正是一個好的開始,至少,讓垂釣與物理學掛上勾了…對於當初加入戰局的各位前輩,不論站在正反的那一方,都應給予正面的評價!因為,能加入歷史演化,就是一種貢獻… 之後,暈車兄和我試圖以「動態」的觀念來突破此一瓶頸,暈車兄為此撰文之多,實居功厥偉,莫可置疑。唯也因變量一時加入過多,難以盡說所有,光是「合力說」與「整體殘存」的觀念,有人就嫌太複雜了,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途中,還冒出一個以「向下慣性力」為單一思考的調釣理論,挾人氣而弄亂一池水,其誤導範圍之大,令人擔憂不已,理工出身兼深研垂釣理論的暈車兄,站在歷史的高點上,自然試圖分兵搶救,以正視聽…其風骨令人佩服!個人倒是對此一「大師」級的人物,至今仍未勇於解鈴而止錯之事,十分不諒解… 今日暈車兄願與屠龍兄等不計辛勞地投入叢網,一群老友也無條件站出來支持,很多動機其實已在寫在「创建宗旨及管理章程」中了。以上,只是從個人的角度略回顧一下歷史而已,並不代表叢網立場…希望物理學底子深厚的寂寞駝鳥兄,及各界的英雄好漢,一起來耕耘這片園地吧!此處,沒有鶴立之高手,因為,大家都是高手;也沒有新手或菜鳥,因為,只要敢於發言,都會被稱為「未來的高手」;爭辨過程中,亦沒有對錯或成不成熟,因為,對與錯,只能交給歷史來評斷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