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9 22:19:37瀏覽731|回應0|推薦1 | |
「整體釣組」的密度,並不等於「浮標」的密度,所以談調釣,用「整體釣組」來考量是正確的,不能只看浮標的質量而已。事實上,欲單問浮標的質量,已經很難,何況還要知道來自不同廠牌的鈎、餌、線組之密度?縱使各項資料都齊了,但要釣魚粗人每次將這些"差距細微"的數據「加總而平均之」,應該更難吧?而且最後算出的結論,能不能合用於魚情,仍要下水後才知,遠矣...至於浮標密度能否靠算計來"調整",恐怕,學問就更大了!
一名老釣手之所以能快速抓住魚口,其所憑藉的,就是對自己釣組的"心知肚明",以及累積了無數觀察魚情變化的經驗後,熟能生巧所致。這種抓魚口的手感,截至目前爲止,很難用量化的資料描述出來,不過,老釣手就是能感覺到...無它,經驗罷了。 用科學的精神來創新與改善生活,是對的。但休閒與運動,有時不能用科學的思考方式來解釋,例如,一顆籃球,構造是那麽地簡單,卻能緊抓人心不放,也沒人說要改良成"每投必進"的新球...而垂釣,人們享受的也正是這種「未知的期待感」,如果這種感覺被去除了,樂趣何存?進一步來說,研究調釣理論,充其量只能說是在「解釋」釣魚的現象,讓人們多瞭解整個垂釣過程的原委,減少瞎摸的時間而已,至於要精進釣技,勤實踐、多累積經驗,仍是不二法門。而只欲享受垂釣之樂、不喜競賽者,不妨多用心去想象水底魚情變化及感受岸邊美景...也是別有洞天。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