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10 22:22:40瀏覽6659|回應0|推薦2 | |
五年前,台灣就已經引進「拉絲釣法」了…這中間,土鯽之家還不遺餘力地在推廣與販售,甚至從第一屆的會內賽開始,魚紳都是用”拉餌”在比賽…但多年來,仍一直沒有流行起來,為何?難道是水土不服或是「台灣人」心理因素作祟?其實都不是,主要是研發拉餌術者是北方人,一年四季只能釣鯽魚,所以對象魚只有「鯽魚」,而不知福壽為何物也,其未考慮到福壽魚乃意料中事。且為求”時速xxx條”的快速表現,還標榜專攻「奶鯽」,造成大陸北方比賽專屬的「奶鯽池」林立,使釣魚運動漸走偏鋒,少了休閒卻多了殘忍,讓很多衛道人士不以為然……大陸現在沾沾自喜於”競技釣”的先進,事實上,此釣法除有利餌料業外,是搬不上國際正式舞台的。日本人不屑,台灣福壽釣客不理,連正統的釣鯽者也懶得使用了…它的優點,也正是限縮其發展的致命傷。拉餌術只能算是「釣法之一」,大陸北方人美其名曰「競技釣」,以為可以完全取代「台釣」法,其實是偏頗矣。因其使用有先決條件,如果條件不存在,除雙手酸痛外,反無一點益處。例如,在一個一天只能釣10條鯽魚的野場或水庫,會有人”一個小時揚竿200次”在用拉絲釣魚嗎?也就是說,在自然的釣場裡,拉餌術並不自然!
此外,要讓釣過福壽的人改釣鯽魚,已不太容易,如還要他改釣「奶鯽」,實比登天還難,這是人類的狩獵本性,相信邱兄應該可以體會...台灣連「純鯽魚池」都不多了,何況是專屬的「奶鯽池」?再看看這幾年的大陸南方,因受台灣影響(福壽品種改良),也以改釣福壽(羅非)為主了,已形成「南羅非、北鯽魚」的態勢,更讓釣鯽的活動範圍限於北方而已。至於要讓環保意識濃厚的日本人,拋棄「大日鯽」改釣「奶鯽」,更不可能了。程寧近來有到南方試釣福壽魚,相信他也看出拉絲釣法的局限性了,而他所提出的「調低為靈」的論調,也是以「拉餌+奶鯽」為思考背景,以致矛盾百出、無法自圓其說,被大陸老一輩的垂釣大師罵臭頭了,發生原因相同…此是題外話。 用拉絲作釣的先決條件:「魚多、魚小、不龜毛、小雜魚不多」…這種環境在台灣並不多,倒是野塘小吳郭搶餌時,可以拿出來玩玩。不過,同樣的三指大小,小吳郭魚可以直接飛魚,鯽魚卻不行,因為鯽魚嘴唇較薄,容易撕裂的關係。所以台灣一般的鯽魚池(魚體平均3指以上),嚴格說來,並不適合直接、快速起魚,否則畫面會非常"殘忍"的,因此也不宜採拉絲釣法。另外,拉絲因餌較"小、鬆",所以要靠拋竿次數多來維持誘魚的效果,台灣鯽魚池多以養「大鯽」為主,如不能「飛魚」揚竿必慢,拉絲的優勢銳減,這是在台灣不流行的原因之一;而職業池的鯽魚嘴刁,很少第一時間搶餌,此亦是「到底無魚訊即揚竿換餌」的拉絲釣法致命傷之一;南國的鯽魚池,只要隔年不清池,往往就小吳郭橫行,小吳郭又比鯽魚搶的兇,足讓拉絲釣法破功的。早年一些釣鯽高手,在拉絲引入初時,應該都試玩過了(有聽說),最後反避談"專攻拉餌",最多來個搓拉兼用而已,這正是「橘越淮為枳」的最佳寫照。 拉絲釣法是否要兩餌離底?其實,「底食」是大多數魚種的通性,所以「底釣」才是正常的,不管任何釣法都一樣…唯一例外是「日鯽」。程寧所說的「浮釣」,前題是要在魚量超多的「奶鯽池」中才有意義,如把搬到其它池子或改成福壽魚,能把魚拉浮的機會並不多。因為拉餌再大顆,也比不上撮餌或「大粒丸」的大小,揚拋竿次數再快,如不撒誘餌,也不足以引誘大福壽的駐足,何況拉浮?而且,池中如小吳郭魚很多,用拉餌會有釣不完的小吳郭的…解鉤反拖時間(4~5指的不好脫鉤),讓拉餌根本快不起來。所以「純拉餌」並不適合釣福壽,這是實情,尤其碰到不會搶餌的老滑魚時。有的話,也是搓餌先行…等魚量集足時才改拉餌,魚散去時,又換回搓大餌誘魚。但整體上而言,上魚效果並不經濟,反累到自己而已。最重要的,是拉餌的"小、鬆"特性,使浮標只能調在「水平」附近而已(所以程寧才老認為「調水平最靈」…),變化不大,所以對一些特殊魚情無法臨場應變。例如回鍋老魚對釣組殘存非常敏感,呆板的拉絲調法,在魚口不好時就無法應變了,這才福壽老手不願用拉餌的原因。也就是說,用拉絲釣福壽,不是大好就是大壞,一般而言,除非碰上魚大咬、且旁邊又沒釣友在「大把撒誘餌」時,否則"大好"的情形並不多見。邱兄可以想像一下:「你用拉絲小餌不停拋竿、旁邊卻有人將粒子整包整包倒下去」時的情景,福壽魚會買誰的帳?有些職業池會禁用,那是老闆對拉絲釣法的誤解所致,影響極微。 以上是我對拉絲釣法在台灣一直無法推廣,所做的分析。其實一個釣法的適不適用,有其自然演進的過程與天時、魚種等條件,福壽要釣得好,不是一個「快」字可以含括的,與奶鯽不同。不過,當「快」字較佔優勢時,還是可以採用拉餌術…總之,該在什麼池子或什麼時機用,瞭解其特性與前因後果後,應該不難分辨才是!如果邱兄未接觸過拉餌,應該好好玩一下,才能真正體會其差異性。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