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11 19:33:40瀏覽1956|回應0|推薦1 | |
看了暈車兄與大伙對「活動鉛座」的討論,一致得出「上牽力會使魚吸食釣餌的難度加大」的結論來,個人也深表贊同。這結論是大家累積經驗後的共同感受,必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釣組上可"活動"的部分,除了「鉛座」外,暈車兄也提到還有「標座」可活用,我想,這二者,其實可以一起思考的。不過談論前,我們要先明瞭一件事,就是在「靜態」的狀態下或不涉及魚口變化因素時,鉛座或標座的活動否,影響力的確細微到可以忽略,所以"活動標座不影響浮漂反映靈敏度"之說,從某些角度來看,並沒有錯。但要體會活動釣組的差異性與對實釣的影響程度,與魚口直接對談,是必要的前提,因為不計魚嘴拉力,純從靜態理論來談活動的鉛座與標座,意義不大。 關於鉛座與標座的活動否,都算是控制「整體釣組殘存」的活用環結之一,各有"正、負"的功能及適當使用時機,沒有孰好孰壞的問題。簡單來說,二者對垂釣的影響力,剛好是相反的:「活動鉛座,會增加釣組殘存力;活動標座,會減少釣組殘存力」。在釣組上,另外一個也可以活動、卻易被大家忽略的東西,那就是鉤距的大小:「鉤距小,會增加釣組殘存力;鉤距大,會減少釣組殘存力」。不過,此純針對下鉤而言,其實上鉤殘存大小,與調目較有直接關連,受鉤距影響較小。 釣組殘存力,是我早期習慣用來量化它們之間關係的一個名詞,與靈敏度的觀念有點出入,但大伙容易將之混為一談,甚至簡化成物理學上的浮力,當然會雞同鴨講了。其實大家可以把「殘存力」抽象化為"魚吸食時對釣組存在的主觀感受力道",因為個人覺得改成以魚口感應力為主的思考模式、換成從"魚"的世界來看垂釣,或許會比傳統以"人"為主的靈鈍思維模式,好懂一些。既然以魚為主體,不以釣組調釣靈鈍為本位,則那些物理學的東西,大可拋諸腦後矣。 例如,大家都知道子線長短會影響咬度,遇魚滑時,改以長子線常有奇效。不過,此時若試圖以釣組的物理"靈敏度"來解釋子線長短與上魚率的關係,則容易錯置與暈眩,如改以魚口為主的殘存觀:「長子線,釣組殘存小;短子線,釣組殘存大」來說明,則淺顯易懂些,甚至悟出其使用時機與變化矣。 事實上,這些”正、負”因素值,是可以同時使用,與浮標調釣間也有互相消長的作用,可做為微調的工具。例如,調目過低(如調空鉤水平),魚訊不夠活潑時,若即時輔以「活動鉛座」來增加殘存力,會讓魚訊更多些;而此時,則不宜再使用「活動標座」了,因為會更減低釣組的殘存力,反使魚訊不明顯。反之,因調目過高(例如調8目),造成魚訊過於活潑時,則可改以「活動標座」來降低釣組的殘存力,可收煞車的作用;此時,若盲目地將標座打開成「活標座」模式,讓本已過大的殘存力再火上加油,魚訊必然跳動的更誇張(戒心高、吐鉤快)。同樣是使用「活動鉛座」,有人感覺是變"靈"了,有人卻說是變得更"鈍",會有此印象差落別,主要就在其原本慣用之調目,高低有別所造成。 再例如,冬天魚嘴不開或魚非常刁滑,訊號出不來時,同時使用「活動鉛座2cm」與「活動標座0.5cm」,或許效果就會改善很多(二者併用之"雙活釣法")。因為我們可以想像,此時魚在吸餌的前一秒,即使拉動線組亦未感受到浮標的存在(活標座之低殘存延遲作用),戒心自然會非常低;當餌吸入後,即使發現異狀欲吐鉤而逃,則常會因吸入過深而無法如願,且因魚訊動作變大(活鉛座之加大殘存作用生效),提醒釣魚人即時揚竿,自然提高了上魚率。這種活用組合,即是”整體殘存”的觀念,妥善搭配原本浮標調釣目的使用,變化可萬千矣…至於殘存力大小控制如何為宜,則須到現場面對魚情、和魚口互動後,才能見真章,這點就不必多解釋矣。 最近看到了有「醬層學說」、「防亂層釣多點學說」與「抛半竿學說」等名詞出現,覺得非常新鮮。我想,這些與魚種大小拉力、餌料大小輕重、魚的習性、底釣否等都有關係的說法,當然見仁見智了。個人的經驗,垂釣羅非時,硬池底絕得比爛底的咬度更能持久與訊號多,且在爛底定點施釣過久,先不談水底的混濁度與魚的戒心度,光是池深增加的問題(鍋形底),就讓人不得不換釣點了。鯽魚可以離底浮釣,所以能以控制水層來避開爛底的困擾(若不離底,問題一樣存在),但大鯉與羅非不易離底就餌,因此採平面多點釣法,是針對不同魚種特性所做的應變手段,沒有對與錯,活用而已。至於「抛半竿學說」,與魚種拉力、線組粗細和水面線組牽制力、水流等有關,垂釣鯽時,只要水表牽制力與水流影響不大,的確沒有拋半竿的必要,尤其鯽魚性膽小,長竿有絕對優勢,正常下實不需捨優就短。不過,釣非及爆衝性大魚時,如果線組不夠粗勇,不拋滿竿以增加緩衝空間,是最佳的解法,否則只有改用長竿一途。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