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請讓孩子讀社區學校!
2012/02/18 18:04:59瀏覽475|回應0|推薦5

吾女基測後就讀國立台中科技大學五專部,有人問,為何不讓她讀高中將來考一所好大學?可是向來,我就一直相信應該認孩子就近讀她有興趣的科系才對。

臺灣升學教育問題我在十年前於世新大學臺灣立報寫專欄時就說過,這是儒教國家(含中、港、台、日、韓、星)解不開的「唯有讀書高」科舉制度千年遺毒,不但家長放不開,連老師、專家也放不開,才會如此。令人遺憾的是,十多年過了,家長、老師和專家還是放不開!

本來國民教育就是要「社區化」(就近就讀、參與社區事務、學學問,也學融入社會),現在政府已經補助私立高中職學費了,等於是十二年國教了,所以當然就是要社區化九年一貫(小學六年再加國中三年),然後再依學生興趣在社區高中職讀三年普通科或技職,到了大學或科大考試當然就各憑本事了。

有的學生真的不喜歡唸書,國中就技職化也沒問題,總比他們輟學好。特殊專長,如:學科的數理、語文;術科的美術、體育、音樂,則另外再設班培養,以免社區化忽略了少數「真正的天才」。(請注意:績優生不等於天才,如果廣設「天才班」讓學生去考,則又與拼成績、爭明星學校有何不同?)

可是政府為什麼不敢明著做十二年社區化國教?因為多少家長不甘心我天才兒子可以上建北或前三志願,為何要念社區高中?而學校和老師從小學開始就還是以升學率來評比辦學績效(小學是以升明星私中為「標準」);而「專家」也怕完全社區化後,一些PR99學生被打散,無法再像以前明星學校一樣集中培育菁英,或沒考試後,學生會怠惰於學習。

於是,最新的政策是,一O三年後國中不基測了,採用申請或甄試入學,但仍保留25%「特色學校」需由測驗入學,試問,這25%不正是學生又要陷入補習征戰的伏筆嗎?(而且只有25%,相對競爭會更激烈),這不是科舉觀念的餘孽是什麼?到了二十一世紀,臺灣家長、老師和專家還是跳不出來,還是不敢大聲說「臺灣正式進入十二年社區化國教」,這樣教改還需要再改嗎?

學生喜歡讀技職就沒前途嗎?學生不想每天通車,希望每早多睡半到一小時讀社區高中就沒前途嗎?沒有明星高中,臺灣就沒前途嗎?那些家長、老師和專家如果看到學歷越高失業率越高的統計,就應該知道,這些想法都是錯的!而問題還是要回到家長,不要管別人怎麼說、怎麼做、怎麼鬧,你要把持住,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抉擇,否則他痛苦,你也痛苦,如果你做得到,管他政策怎麼改,你跟孩子都快活!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54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