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出版業何去何?書市和書的最終結局1/2
2022/05/20 13:09:11瀏覽979|回應0|推薦12

一、出版業各種營業分析

1、書市:業界一片慘澹,但原本出版品項數量未減,據分析乃因台灣人愛出書(英國第一,台灣第二),媒體還不知道,這就是「自費出版」,因為很多出版社不敢明著說自己在做自費。但2020年,出版品項數量已由原先穩定的4.4萬正式跌破4萬,此亦告知,自費出版市場也是在萎縮中。

2、文創商品市場:李令儀(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文創產品畢竟不是一般生活必需品,是一種體驗性產品,文化創意市場充滿不可預測性,或是需求面的不確定性。」據資料分析,除了故宮文創大賺錢,其餘成功的文創商品,經常被人忽略其背後龐大的行銷運作因素與成本。文創商品不是上架就會有人買,就如書不是印好上市就會發,或書店開張客戶就會來。

3、其他文化周邊活動:各類門市(獨立書店)、課程、研習營、收費閱讀……,沒有一個比書市好。各地青創與文創基地宛如廢墟,非商業區的古蹟活用門可羅雀。#文化文創市場和閱讀市場因為是同性質的所以是一起沒落,#文化文創市場並非閱讀市場的避風港。

 

二、轉型分析

1、產品精品化?每個公司在市場都有其「品牌定位」,如做出超越其品牌印象等級的商品,消費者亦不買單,如裕隆企業再造後的車子,就不叫裕隆,改叫Nisaan,因為做的再好,人家還是會說,那是裕隆的。所以做書品質可以提升,但是不是進入精品市場,應該評估。 

2、另創品牌?在飽和市場,尤其是夕陽市場,要另創品牌競逐,除非有龐大的資金、特殊的技術、出奇的策略,否則難以對抗大趨勢下墜的地心引力,是故需評估有否其必要。裕隆後來又推出與Lexus同等級的Luxgen(這次連Nisaan品牌也沒用,開了一家納智捷新公司),結果「裕隆因納智捷退出中國市場 子公司東裕銷售破產遭清算(ETtoday新聞雲,2020-11-13)」。

3、成立客製化特工線?需評估特工線成立後的特工產品在公司的市占率,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成立(成立還須培訓與養成的作業與成本),而非小撮客戶有需求就開產線生產,如這種客戶量微,連開專案都不需要,「將資源放在產能高的地方,產量才會最大化」,如分散任何資源,都將導致產能下降。

4、轉向文創市場?各種分析同上,應謹慎評估。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7315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