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作家林金郎質疑:閩南語是正宗上古中原古音?
2017/10/12 13:13:37瀏覽1410|回應1|推薦7

~原載2017.10.4 大台灣新聞網

「閩南語是正宗上古中原古音」的說法,到目前為止,一直不曾斷過,但出版有《學易經,沒有那麼難》《寫出高分作文》等三十本著作的作家林金郎覺得這個說法很不符合史實。 

 林金郎說,一些人支持這個說法的證據是,所有的漢字,閩南語,尤其是「漢化閩南語」(後面會說明)都念得出來,而且比其他漢族的語言更為通透。但這樣就說,閩南語是正宗上古中原古音,命題上確實過於武斷,就辯證邏輯上,只能支持「閩南語保存很多中原古音」,而就歷史來看,也是如此。 

 林金郎說,閩南語發音有兩種,一種是一般說話時的語言,那是生活用語,稱為語音,一部分轉換自中原語言(如:吃飯),可找出查出相對應的漢字;一部分是閩南當地在地的語言,無相對應的漢字(如:我「甲」你「近嘛馬」去買「咪仔」)。第二種是朗誦書文時的語言,稱為讀音,它是「漢化閩南語」,也就是把漢文翻成閩南語,所以只要是漢字都可以唸得出來,譬如「月落烏啼霜滿天」,因為讀音有它的轉韻規則,所以原本的語音不見得會和讀音一樣;此外,原本閩南當地沒有的字彙如「早晨」、「宵夜」等也都依照漢文而大量出現。 

 如果撇開「漢化閩南語」不談,閩南語一半以上的生活用語和語音可用漢字表現,這可證明,閩南語確實深受中原文化影響,而這是因為中原漢人掌握政權,所以有深入的影響。但要特別強調的是,一些人以「漢化閩南語」可讀所有漢字為由,而主張閩南語是正宗上古中原古音,是剛好本末倒置的,因為「漢化閩南語」是後來才產生的。 

 林金郎說,而就歷史來看,春秋戰國時,華中的楚、吳、越被認為是蠻夷,不是中原國家,而更南方的華南國家則更是瘴癘之地,被稱為南方八蠻。春秋戰國時被正史認為是蠻荒(比蠻邦更南)的閩南,怎會是中原古音正統的所在地?隨著種族遷移,語言也跟著傳播,閩南因而接受並保留很多中原古音,才是符合歷史的說法。 

 於是論者\就從「起源說」改為「傳播說」,說中原漢人在五胡亂華時逃亡到福建,北方被胡人同化,所以北方話是胡語,福建話才是中原漢話。林金郎說,這個說法顯然處處與歷史不合:一、五胡亂華對南方造成的影響是客家人進入江西省的北部一帶,而非中原漢人進入福建,不管種族或地域都說錯。二、五胡亂華已經是西晉(西元300年)了,各地語言沒有尚未成形,而需要移民帶進來的道理。三、如果對南方語言有影響,那有影響的也是客家語,而非中原語言。四、如果依照此說,那現在的北京話(國語、普通話)不就是胡話,而非漢語? 

 林金郎說,之所以會有上述「閩南話北來說」,是我們長期以來受中原文化本位主義的影響,一直認為華南是蠻荒之地,有文明都是引自中原文化,而這根本是天大的錯誤!華南是魚米之鄉,怎會發展不出自己的文化和語言,而需以北方移民的語言為語言?所以說,影響是有的,要說被它反客為主給完全同化了,實在是本未倒置。

  最後林金郎結論說,同樣的,「閩南語是正宗上古中原古音說」,無非導因於漢族本位優越思想,想藉此在漢族文化上佔上風,但這樣的算計其實是中毒的,還諸歷史原貌,說「閩南語保存很多中原古音」才是中肯的說法! 

延伸閱讀:漢字是用北京話發音?台語沒有文字?

 https://tnews.cc/02/newscon378309.htm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08721614

 回應文章

林金郎(伽藍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漢文化為什麼強勢
2017/10/13 22:08

我一直相信文化是相互影響的,但不否認,漢文化比其他文化強勢,所以影響別人比較多,但這並不構成「同化說」,什麼文化遇到漢文化就都被它同化。

而漢文化之所以強勢,是因為掌握政治權,並以科舉和文字為工具,達到影響目的。(其他民族不是沒文字,而是在秦始皇時規定「書同文」,所以以後進入漢族文化圈的,便是用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