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26 13:00:40瀏覽365|回應0|推薦7 | |
中醫學筆記(三)、本草要旨:調陰陽致中和 接續文章:中醫學筆記(二)、五臟六腑
藥物,乃草根、樹皮、禽獸、昆蟲、土石等物,其所以能治人病者,以天下萬物莫不以秉陰陽二氣以生,「人」得天地之全、「物」得一氣之偏,設如天地之氣有偏,即阻遏人身之氣血而不調,變生各種疾病;是為外感六淫之病。若人體之陰陽偏勝偏衰;或七情不調則導致內傷之病。凡此,必須假藥物一氣之偏,以調人身之陰陽,始致和平,疾病自消,此即藥物治病要義。 藥物有陰陽配合及子母關係,韓保昇曰:「凡天地萬物皆有陰陽大小,各有色類,並有法象,故羽毛之類,皆生于陽而屬于陰;鱗介之類皆生于陰而屬于陽。 《本草綱目.十劑》提及:「…空青法木,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色赤而主心;雲母法金,色白而主肺;磁石法水,色黑而主腎;黃石脂法土,色黃而主脾。故觸而長之,莫不有自然之理也。 1.性味歸經:性味為用,氣血為歸:以「性」、「味」為用:中藥治病,以「性」、「味」為用,而以「氣」、「血」為歸。而藥物本體之「性」:寒、熱、溫、涼。「味」:酸、苦、甘、辛、鹹。性味與陰陽的關係:凡藥秉天水之性而生者,其性陽;秉地火之性而生者,其性陰。氣本乎天,味本乎地。 故中藥依性、味而入氣、血。故氣、血為用藥之本,人之生理以氣支配人體內生活的主要原動力。蓋人稟氣血而生,人身之強弱病泰,專視人氣、血之實虛調否而定,用藥以藥物性味之用以謀氣、血之偏。 藏(通"臟"字)為血之舍,府(通"腑"字)為氣之庫。脈者,統領血氣周流全身之經絡。經者,血氣運行出入之道路也,故人身經脈以血為體,以氣為用;氣非血則無以養,血非氣則無以運,概稱之為脈。 氣者,人身之元氣源出於腎,由腎水之中上達於肺,氣化而上出於口鼻;水者氣之母,氣從水出,而腎水出於膀胱。水中含陽,氣化上行,出於口鼻,是謂呼吸,充塞皮毛,則為衛氣。鼻司呼吸,肺主之,而根於腎。故《素問‧五臟生成篇》云:「諸氣者,皆屬於肺。」《靈樞‧脈度篇》云:「肺氣通於鼻。」鼻吸天陽入肺,歷心,循脊入腎,而至胞中,此吸入氣也。胞中之陽熱熏蒸膀胱之水,化而為氣,入胃,上胸膈,而出於肺,為呼出之氣。入營出衛,循環不已。 人身之氣所稟有二,一為先天之氣,父母所賦稟氣在腎,其運行有三:「外應皮毛協和營衛,主人身表為太陽膀胱小腸之氣。內通五臟調合呼吸,主一身之裏者為太陰肺金之氣。通行內外轉輸腠理,主一身半裏半表之氣者為少陽三焦之氣。」二為後天之氣,水穀所化,乃水穀之精氣,源出於胃,其運行有三:「行於經絡為營氣。行於脈外為衛氣。充塞胸中助生發者為宗氣。」先天之氣為氣之體,主靜。後天之氣為氣之用,主動。後天之氣得先天之氣而生生不息,先天之氣得後天之氣,而化化不窮。蓋萬物得天地自然之氣而生,人賴先天後天之氣與天地陰陽自然之呼吸,相吸相引以維生命,先天之氣為人性命之原,人身藏府又賴後天之氣而發揮其功能。
判斷藥物之效,必須證其氣味,氣即寒熱溫平;味則是酸苦甘辛鹹。 氣為陽主升,味為陰而主降(氣無形而上升故為陽,味有質而下降故為陰)。 氣厚者為純陽,薄者為陽中之陰(升中有降,主泄)。 氣厚則發熱,薄則發泄。 味厚者為純陰,薄者為陰中之陽(降中有升,具宣通力量)。 味厚則泄,薄則通。 PS.發泄係指發汗開泄;氣厚因純陽而上升,故主發熱。
à因此,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鹹味涌泄為陰。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 à用氣者,取其動而能行;用味者,取其靜而能守。
2.性味與氣血的關係:凡藥之性陽者,入氣分;性陰者,入血分。 氣厚者,入氣分;味厚者,入血分。 入氣分者走清竅;入血分者走濁竅。
得天水之氣而生者,以人參、黃耆最為顯著。又以生於遼東陰溼地之人參,秉水陰潤澤之氣,味苦甘而有津液,饒有生陽之氣,足見人參從陽出陰,與人身體之氣循環,由腎水而生,上出於肺,生於陰而出於陽同一道理,故人參補人之元氣 (所以人參能化氣,氣化而上,出於口鼻,即是津液,生津之理,即係於此。參考自 P23)。而生於西北之黃耆,得金水之氣而生,根長樹尺,深入土中,吸引土下黃泉之水以生其苗葉,氣、水所化也,引水亦引氣,故黃耆能升補胸中大氣。 得地火之味而生者,以當歸、川芎最為顯著。當歸辛溫,係得地火之味,其氣微溫,是得水之性;而質又油潤,得地之濕,故能化汁助心生血,與人身之血,由胃中取汁,得心火化赤為血,同一道理,故當歸能補人身之血。 川芎味更辛、苦,得水火之性尤烈;質不柔潤,性專走竄,故專主行心肝之血,而不補血。
3.性、味的總釋與微闡 A. 總釋: 酸苦甘辛鹹,藥之味也。凡酸味之藥入肝、能收能濇,酸則收而行津,濇則遏而不流,肝氣過急反而上逆則發吐也。 苦味之藥入心能洩、能燥、能堅,得火苦味者,皆得水之寒性,故能瀉火;若微苦者則又補也。 甘味之藥入脾,能補、能和、能緩。 辛味之藥入肺,能散、能潤、能橫行。 鹹味之藥入腎,能下、能輭堅,至藥之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等理論,乃《內經》將五味作用所作歸結。 B. 微闡:凡藥之本於陽者,以氣為主,上行外達,生而氣浮,達上則發表。 凡藥之本於陰者,以味為主,外行下達,降而氣沉,達下焦以行裏。 故味厚者降速;薄者降緩。降而沉者,味必苦,質必重。降而散者,味必辛,氣必香。降而滲利者,味必淡,氣必薄。 以上粗略紀錄分享~ --------------------------------------------------------------- 參考資料: 張拙夫,《中國本草學》,臺北:國立中醫研究所,頁23、27-28、134、197-205、246-250。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