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RSS Feed Link 部落格聯播

文章數:410
明・曾鳳儀---楞伽經宗通 緣起
知識學習其他 2025/02/12 09:37:56

 

《楞伽經宗通》 緣起

 

 

余甲申自長洲歸,暫憩嘉禾。遘達觀、密藏二衲,若夙契云。日從咨詢禪悅,游意乎方之外。一履兜羅綿界,覩慈尊容貌甚偉,肅躬伏謁,欽承教語,語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旦起問二衲:「此語當出何經?」曰:「似楞伽語。」遽取楞伽,徧索之弗得。

 

逮丁酉,鄉衲度門入京師快說楞伽三譯,津津不倦,曰:「安所得覺範筆一論著之耶?」時大行王道安於諸內典靡不精詣。余謂非道安莫成此論已,道安請告歸里。聞憨山清公入粵道,出螺川,敬拜以屬之。憨山寓雷陽不三載而筆記出矣。憨山稱莫逆。自癸巳造訪牢山後,音聞寥寥。得筆記讀之不啻面譚(註解:譚通"談"字)始讀之,灑然再讀之,則疑三讀之,則有所更,不覺盈紙。復取三譯覈之,宋譯雋永有餘味,故不可易。至棘句倒語,非證之魏、唐二譯,則不可曉筆記節分條列,燦如指掌,令讀者易於參訂。余亟取之,更為斟酌舊注,融會三譯,間出胸臆,或前人所未道。要於申暢簡奧,不使有楞伽難讀之嘆而已。 

 

昔初祖語二祖曰:「此楞伽四卷可以印心,不數傳後當為名相之學。」嗟乎!千載而下,求其能明名相者亦罕矣。況印心乎哉!竊計宗門證入自覺境界,一期垂語,未必不與楞伽符,乃謬取尊宿機緣綴附章末。與其以經明經之為通也,毋寧以宗明經之為通也。以經明經,僅以意為分別以宗明經,似當分別於無分別者分別則說無分別宗通宗通,則心一經也,經一心也,庶幾無違於初祖印心之義,而此四卷<佛語心品>其指歸端不外是。

 

  何意慈尊以夢詔之垂二十年,而余始以夢成之。豈亦事有前定而幾先見之耶?且魏、唐二譯多前<勸請品>及末<偈品>、<陀羅尼品>余所夢「無分別是智」語,實在<倡品>中,因并錄之,無敢忘慈尊所以詔余之意。若夫智證無分別,則茫乎未有入也。然<偈品>中授記龍樹已得初地,於此經典大有闡明,竟能生於淨土是則傳祖衣者,當持此經;歷階級者,當持此經;而求生淨土者,尤不可不篤信此經也敬述其顛末,以付剞,俾明眼者觀之。咄!云何更夢中說夢?是所望於同參。

 

        南嶽山長金簡曾鳳儀 舜徵父書

-------------------

 

   筆者分享:

 

  第一段:作者曾鳳儀自序。通常序文一般是寫在書本的開首,主旨在於介紹有關書本的內容及/或作者的生平;而跋文一般是寫在書本的後面,主要為一些觀後感。記憶方式:前序後跋。第一段以破題:闡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接續,緣起說明何以著宗通緣由,故闡明夢中親自覲見---世尊,且世尊語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故著書而有楞伽經宗通一書問世。 

        第二段:分別闡述讀過憨山大師楞伽筆記後,再找出當時流傳其他譯版加以閱讀,文中一一說明不同版本之重要性,最後融會貫通這三種版本後發願著書---楞伽經宗通,願力:不讓人讀楞伽經有艱澀難懂之憾。 (原文余亟取之,更為斟酌舊注,融會三譯,間出胸臆,或前人所未道,要於申暢簡奧,不使有楞伽難讀之嘆而已。)

        其中曾鳳儀憨山大師楞伽經筆記的三種心態轉換過程補充說明。初:心契而淚流,故曰灑然;第二次再讀開始對不懂處起疑情。最後,第三遍讀之有所更,不覺盈紙。故知作者於第三次契入甚深禪定(原文:始讀之,灑然再讀之,則疑三讀之,則有所更定不覺盈紙…)

*******************

    #楞伽經譯本包括如下:

    版本一.宋譯(西元四四三年間劉宋時代):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初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共計四卷。曾鳳儀闡述其特點在於雋永有餘味,所以不可輕易改變其翻譯版本。-->雋永有餘味,故不可易。

    版本二.魏譯版本(西元五一三年間)菩提流支翻譯的《入楞伽經》,共計十卷。

    版本三.唐譯版本(西元七○○年間)實叉難陀翻譯的《大乘入楞伽經》,共計七卷。又版本2~版本3:曾鳳儀提及---至棘句倒語,非證之魏、唐二譯,則不可曉。故此二版本有助於理解難解的棘句或是倒語(倒裝句語法),故曰:非證魏、唐兩種版本則不能通曉經典真實義。

    #何以名楞伽:

    1.《通》曰︰此經胡以名楞伽也楞伽,山名。一曰寶名,其狀八稜,視之渾圓,體極堅固...。

    2.《華嚴論》云︰世尊於南海摩耶山之頂楞伽城中說法,其山高五百由旬,下瞰大海...。

 

 

 

 

 

 

 

 

 

 

 

 

 

 

 

 

 

 

 

 

 

 

 

 


 

最新創作
夜似白晝
2025/03/07 23:37:32 |瀏覽 89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夜  似   白  晝   清風拂月,月照大千 星盤落子,遨遊蒼穹                                                   扎根---每天如實地練功    ...
明・曾鳳儀---楞伽經宗通 緣起
2025/02/12 09:37:56 |瀏覽 111 回應 0 推薦 0 引用 0
  《楞伽經宗通》 緣起     余甲申自長洲歸,暫憩嘉禾。遘達觀、密藏二衲,若夙契云。日從咨詢禪悅,游意乎方之外。一夕夢履兜羅綿界,覩慈尊容貌甚偉,肅躬伏謁,欽承教語,語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2024/01/13 00:15:56 |瀏覽 429 回應 0 推薦 2 引用 0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解
2022/12/06 20:18:53 |瀏覽 650 回應 1 推薦 1 引用 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原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
斷惑証真
2022/12/06 19:14:58 |瀏覽 468 回應 0 推薦 1 引用 0
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出,廓然大悟,成等正覺,乃歎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得證。』 又『自淨其意』者,《華嚴經》有偈曰: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