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習大的一帖文化清涼劑
2016/12/07 15:18:07瀏覽1056|回應1|推薦19

轉載媒體報導(2016/11/30):【習近平針對文藝界發表重要講話,盛讚中華傳統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民眾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習在發言中對傳統文化倍加推崇,他表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

 

習近平在發言中稱,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而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參見

 

http://www.ntdtv.com/xtr/b5/2016/12/01/a1299751.html#sthash.pUGAFmz2.dpuf

 

種種跡象看來,「中華文化」已隨「中國製造2025」之逐步開展而進一步有意識的推動。也就是中共高層覺得「中國製造2025」是硬工夫,但卻需要「中華文化」這個軟實力相幫襯。這是中國開始恢復信心,認為170年前鴉片戰爭的受挫,已經翻過一頁,到了全面恢復傳統文化的時候,並且認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習大大語)

 

無獨有偶,海峽此岸的民進黨也在搶奪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的位置,號稱愛台灣的民進黨,怎麼會對中華文化有興趣呢?是哪根筋不對呢?我認為習大是玩真的,而民進黨則純係玩弄兩面手法。事實上,台灣這半年來兩岸關係陷入困境,正是去中離中仇中的結果,一方面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但另一方面卻熱衷搶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的位置,實在顛倒。

 

只要稍稍讀過論語、孟子的中國人就很清楚。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特別講究文化,所以孟子說過:「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意即諸夏若用夷狄文化及夷狄禮儀,那諸夏變成夷狄,如果夷狄用諸夏之禮,那就是夷狄變成諸夏」,這樣就很清楚了。

 

所以明末顧炎武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異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謂之亡天下。」可以看出,亡國猶在其次,但文化不能亡,若文化亡,就是亡天下。

 

這種以文化優先,純粹站在人民立場的立論,當然比西方的民族國家要進步。中國始終以文化(包括道德、道統、儒道釋三教)來維持這麼大的場面。

 

中國自古以來,本就有著濃厚的以人為本,「人民最大」的思維,孟子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皇帝老倌做得不好,人民就可揭竿而起。

 

事實上,中國從來就不是西方定義下的民族國家,它的核心本質一直就是以文化及道統傳承的。洋人不察,一直以西伐利亞的現代國家相對待,日本就是一個例子。人們一直以為它實施的是西方式內閣制民主,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它是搞明暗兩套的。一套是唬弄美國人的內閣制民主,另一套則是派閥體制,由派閥領袖主導所有的政治運作,七十年如一日。

 

中國近代西方式的國家觀念形成的非常晚,事實上,遲至中央軍入川前(1935),中國部份地區仍然是軍閥在統治的。如山西軍閥閻錫山,四川軍閥楊森、鄧錫侯、劉湘、劉文輝等,他們都只知有地盤,不知有國家。


我今對習大強調以文化為主的說法,覺得為這個紛亂的世界開出了一帖清涼劑,我認為西方式的民主,是竭澤而漁的,讓地球毀滅的幹法,中國人的敬天畏天,以民為本的儒家王道精神,確有進一步發揚光大之必要。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84308890

 回應文章

蔡文魁律師炳志綽號烏龜Tortois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伍子胥舉鼎
2016/12/10 13:19

筍子

伍子胥舉鼎是一夜白髮

殷商的鼎是在我座下

辜顯榮家族辜啟允已經被打死警告了

習近平會到監獄納涼

         蔡文魁律師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