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傳統文化中可能含藏的貪腐因子
2014/09/23 21:51:19瀏覽1386|回應4|推薦16

我是一個文化論者。我基本上認為文化對人群、社會、民族、國家的影響力是無遠弗屆的。好像釋尊所說的, 它是如影隨形,跟著你一輩子的。

 

為何貪腐的民進黨下台之後,繼起的國民黨在貪腐的表現上,也一樣毫不遜色的鴉鴉烏呢看到葉世文、林益世賴素如、李朝卿、許財利等等,他們與中國大陸的周永康、薄西來等,不都是偉大的黨所培育出來的菁英份子嗎?何以他們的收入都在中人以上,還是要貪呢?

 

兩岸中國人的三個政黨,大家都在貪腐的路上,前仆後繼,奮勇直前,你不覺得很可怪異嗎?何以同樣是中國人統治的香港、新加坡就可以做到清廉排名,居全球頭幾名呢?

 

中國從孔子的春秋時代起算,歷朝歷代,有哪一個朝代弊絕風清呢?包青天之所以被中國千年以下人民所崇拜,不就是痛恨貪腐的心理反射嗎?

 

我的看法當然這與文化有關。因為香港、新加坡這兩個地方,都曾經被英國人長期統治過,它原本深厚底蘊的中國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強力沖擊下,最後終被打得不支倒地。也由於此一文化上的挫敗,使得千年以下濃得化不開的中華文化厚幕,在港新兩地開啟了一條縫隙。這個縫隙的打開,就造成它不斷自我融合成長的機會,最後綻放了精彩絕倫,使人驚豔的清廉花朵。

 

簡直的說,中國文化的確有它陰暗面的。我認為中國文化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誠。中庸說「不誠無物」。孔子也說過:「鄉愿,德之賊也」。按鄉愿就是外表忠誠謹慎,實際上一腦子壞思想,欺世盜名。深究鄉愿的本質,就是不誠。

 

同樣,許多亞非拉美的第三世界國家一樣的貪污充斥,我認為與中國文化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的政治清廉一樣,它同樣的是受到文化的影響(包括西班牙殖民文化、天主教文化及本地文化綜合影響)。這是另一個大題目,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除了道德不落實外,文字也扮演著一定的角色。由於中國文字橫看成嶺側成峰。常常一句話,卻產生了許多解釋。這就使得法律條文無法清晰確定。它可以這樣解釋;也可以那樣解釋,通通言之成理。有一個著名的故事頗能說明中國文字的巧妙(或謂含混不清)。清末大將曾國藩在接連吃敗仗下,擬了一份奏章給咸豐皇帝,自責帶兵作戰,老是「屢戰屢敗」;但師爺建議將這句修改成「屢敗屢戰」。咸豐看了這一份奏章後,被曾國藩愈挫愈勇的精神所感動,反而更加信任曾,不再責怪曾國藩作戰屢吃敗仗的事情。

 

再舉一例。有一句話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話非常清楚,不需要解釋。但又有一句話,就是人同此心,心同其理。單看這句話,也很清楚。但是兩句話放到一起,你認為如何呢

 

又如,中華隊大勝韓國隊及中華隊大敗韓國隊,你覺得如何呢?到底是誰贏誰呢?又如「眾志成城」,比喻眾人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但另有一句話:「人多嘴雜」,就是說人多反而壞事。你覺得如何呢

 

所以文字上的不夠嚴謹,特別是漢字的一音多字乃至一字多義,造成許多法令規章,滋生多義。特別在中國歷史上特有的官場幕僚師爺制度下,就越發的令人高深莫策。往往一個聲明或是重要談話出來後,每個人看了都有不同解釋。

 

所以國際上重要的宣告,不是英文就是法文,是有它道理的。

 

總之,中國4600年傳承的美妙文字,在藝術處理上(如詩詞歌賦)是非常優越的載具,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若用在法律上時,則有它相當的限制。蓋法令如果無法定於一義,它的解釋是飄浮的,它就無法像西方法律一樣的嚴謹,也就非常容易誘導貪污。聰明的官員,往往隨機解釋,藉此刁難民眾。而民眾則由於法令的飄浮,只好賄賂官員,以求提高辦事效率。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17505887

 回應文章

Zoe 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貪腐因子
2014/11/02 10:57
貪腐因子是含藏在人性中, 全世界都一樣 文明愈發達愈久遠的地方則愈烈。
需要靠制度和法治來約束它

麵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27 14:56
千里為官只為財,當官發財的想法進入中國人的DNA裡有千年以上,一時之間想根除是很難的。

恐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文不能入法
2014/09/26 22:41

貪污是因為法條不嚴。法官律師都好辦事。中文沒有英語嚴謹,香港有關法律的說明都加上以英語說明為準。在法庭都以英語發言,而律師或是有關人都要有發音訓練才能上庭。

所以國家要先進不是用説的。


reaizuguo*😻 忠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白話文
2014/09/24 23:09

白話文的目的和作用之一就是讓中文這種語言,
變得更精確,更嚴謹。
比拼音文字,有過之而無不及。

(白話文大大減少中文同音字的困擾,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