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26 13:08:13瀏覽306|回應3|推薦11 | |
這是個形聲「詞」。使用的方法先要屏息凝神,將這五個字一口氣念出來,然後就可以聽到鑼鼓喧天、看到舞獅耍龍,進入春節的氛圍,如果您的功力到達某個水準,還應該可以見到筆者一蔟新衣、一團和氣、一臉春風、一躬到底,短短五個字還是有聲有色有情節。 這也是個會意「詞」,也有個使用法。要「嗆」什麼呢?對龍是動物提出個不同的看法。 打從「龍的傳人」這首歌曲被唱紅以來,似乎大家都不反對自己有一點龍的基因,不論是宗教、種族或是政治有怎麼樣的差異;不單是我們如此,十多年前經濟風光的時候,國際還稱最知道上進的這幾國為「亞洲四小龍」,在我們看來其實是三小龍外加枝高麗棒子,外國人龍蛇不分我們也就不用計較了,反到是這些阿里郎也不曾抗議反對,可見得他們對龍也想沾親帶故。 就和蔣緯國說的一樣,只有他有資格唱「哥哥爸爸真偉大」,這首「龍的傳人」在兩、百年之前也只有一個人可以唱,那就是太子,只是民國成立,主權在民,大家都是真龍轉世,由獨唱變成大合唱,熱鬧是熱鬧,人人都是皇帝,那公公、宮娥就嚴重地缺貨了,以往的嬪妃娘娘現在則稱小三。 既然龍有些許的文化涵義,真要說清楚「龍是甚麼?」,往往是越說越不清楚;龍不是在農場、動物園、博物館甚至在餐桌上見得著的,也不是在生物學裡「界門綱目科屬種」學得到的,當然我可以想像日後難免會有些白目的會拿出一張光碟說:「拿去看就知道了」,光碟的抬頭是「侏儸紀公園」。因為我們的時代趨勢是離恐龍越來越近、離青龍黃龍越來越遠,哪天難保不會彼龍代此龍,十二生肖換成暴龍擔綱。時屆龍年不能不有此一憂。 既然證明龍的物證從缺,難道龍就不存在嗎?這樣當龍的傳人就像是個空心大湯圓,而且還是虛擬的,而事實上是有人看過,所以物證沒有,人證是有的。這人證可不是甚麼名嘴,根據我的經驗,名嘴的話可信度大概是得打折的,對摺再對摺是算好的;還有一些則是乘以零,講的都是子虛烏有,這也還好,算是消遣;最糟的是加個負號,就是他說的就是別有用心,挖好坑要人跳的。這位人證就是家父。 小的時候就聽過他說看見過龍,這種話題一經提起自然只有打破砂鍋─問到底了,也就是5W1H,何時、何處、何人等等。 事情事發生在三十八年渡海來台的船上,那時的家父比現在他的孫子大不了多少,年紀雖較大知道的卻不比現在的少年郎多,一則是教育程度、二則是網路時代,現在的小孩谷歌一下都是博古通今,絕非接觸線裝書的可以望其項背。在這種生死未卜、背井離鄉的情境下,心情自然不會像豪華郵輪十日遊一般,就在甲板上見到遠處一片烏雲自下端盪﹝垂﹞下一條尾巴,當時看到此景家父就驚呼快來看龍,一下子甲板上萬頭攢動,目睹奇景。 龍尾自雲端慢慢地垂到海面喝水﹝家父就是這麼講的﹞,喝了一會兒那條尾巴又收回雲裡然後就是一陣雨落在眾人身上。這就是整個經過。 或許您已經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也覺得沒好大驚小怪的,但是這段經歷參照一般對龍的形容竟然是符節合拍。「風從虎、雲從龍」,這是龍行動的主要特徵,光是想像烈日晴空,一條龍孤拎拎地在天際遨遊就讓人鼻酸;因為有雲所以才「神龍見尾不見首」,絕對不會有全身的寫真;龍一現身就是「行雲佈雨」,這也是西遊記裡對龍王職責的形容。所以說歷來對龍的形容,就像是家父所見的,而當時的目睹者似乎也沒有異議,認定那就是龍。 這次回台灣我又提到這件事,家父也老實的承認當時少講了兩個字「捲風」,看了這麼多年「發現」、「國家地理雜誌」頻道自然不會不知道當年看到的是甚麼,但是古人卻沒有這個機會,認定天上有一個這麼大的生物是合情合理的。 既然知道了龍不是某種動物,十二生肖的其他自然也應該不是那種生物,而是它們所表現的特質,今年是龍年就說龍的特質,一句話「力拔山兮氣蓋世」,至於這表示什麼就是半仙、鐵嘴的事了。 當太陽不再神、月球不再娘﹝奇怪嗎?不然台語月亮要怎麼說?﹞,龍捲風就不再是龍應該是不奇怪的事,奇怪的是唱起「龍的傳人」人們還是很有感情,很是動容,或許文字的魔法創造了這個生物,如果是這樣,家父還真的是看到了龍。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