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金閣寺到法源寺
2006/08/31 01:33:42瀏覽1557|回應4|推薦11

從金閣寺到法源寺

 

「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消失。與神對話

It is not our abilities that show who we truly are. It is our choices.

-Professor Dumbledore in Harry Potter 

  

面對真實的自己

在根本佛法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裡,佛陀教導我們解脫的原理是在去除苦的根源即「無明」與「愛取」,而愛染的終究去除是有階段性的,並非一步登天式的否定人性。 

在次第上透過聞、思和長期的修習止觀,以見道的初果(初地菩薩)斷三結──身見、戒禁取、疑為近程目標;去除部份無明,而愛染習氣的完全除去則要在阿羅漢(八地菩薩以上)(註一、註二),也就是說在接近終點之前,愛染是我們學佛旅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課題與考驗,若以中道超越相對的智慧來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所以行者每一次面對愛取考驗,都可能是修行境界昇華的契機或更接近終點。佛陀成道之前有三個考驗,在那之前,還  不知道他經歷了多少成功或失敗的試煉,吾人去佛陀何遠,正是不可以道里計, 

所以此刻如果一個人心如止水,無牽無掛,精進於解脫道或是菩提道上,那是幸福可喜的,但是如果是正在或是曾經經歷感情的掙扎,也該慶幸,「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即使失敗,在長時大空裡,將來也就是差一個考驗成佛罷了。 

透過「懺悔」決意「不再作」,不管成功或失敗,相信這些生命經驗,都終將會轉換為菩提種子。現舉出一些公案,希望有助於提供一些新的角度、視野於轉煩惱為菩提、以智化情的可能性。

危機與轉機

最先讀到關於愛情與佛法修行矛盾的主題,當數六世達賴喇嘛(註三、註四)的六十六首情詩,根據簡傳來看,他是一位至情至性,忠實表達自己的修行者,在當時初的複雜政治環境裡,他的愛情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但是由他在二十四歲自行選擇圓寂來看,他應該是有相當境界的, 

短暫的二十四年比之龍樹菩薩的(傳說)兩百歲一樣擲地有聲,我以為他們的可貴不只是後來的成就,他們不是一開始就是「真命天子」,而是在陷入愛取糾結之後,終於能以智慧如同太極拳一般借力使力,轉嚴苛的考驗為成就者, 

以下摘錄六世達賴喇嘛的三首詩,以示其愛情與佛法修行的掙扎,乃至最後的覺悟:

靜時修止動修觀 歷歷情人掛眼前 肯把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十地莊嚴住法王 誓言訶護有金剛 神通大力知無敵盡逐魔軍去八荒

一番轟轟烈烈的戀愛就這樣表現無遺,看不出法王以多少時間超越了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吾人可見最後一首詩,頗有佛陀最後通過考驗成道的磅礡氣勢。不論歷(藏)史對六世達賴喇嘛的評價如何,我以為他這樣的現身說法是非常慈悲的。  

現代文學對佛教的終極關懷也有一番思考;三島由紀夫在他的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金閣寺》(註五)中,固然表達了日本人有些病態的審美觀(菊花與劍、優雅與暴力的雙重性格),例如在最後結局,小和尚把這一京都古寺燒掉的理由是:「我對金閣寺的美感到嫉妒」, 

吾人看到它其實呈現的是一個(以佛法觀點)不能通過愛取考驗的負面範例與歷史悲劇(現在的金閣寺是1955年後原址重建的)。東大法學背景而擅長邏輯的三島由紀夫以第一人稱的思惟,表現了小和尚的並不簡單的心路歷程。在三島由紀夫眼裡,愛取可以是障礙,同時也可以是修行上,面對自己不熟悉的弱點進行提升的機會。 

在他另一篇歷史文學解讀:「志賀寺上人之戀」(註六)裡,他提供了一個類似六世達賴喇嘛的正面公案:「‧‧‧上人不自覺地望向那邊。然後,被那美麗震撼了。‧‧‧靜止的現世突然從畫中起身、開始動了起來。彷彿站在王城大道車馬喧囂中,雙手遮住耳朵後很快地鬆開手,噪音迅速的在身邊升起那樣。‧‧‧」 

非常深刻的表達了這種修行者陷入愛情的困境,故事的最後高潮是志賀寺上人以直接面對的態度,經過長期止觀能量的累積之後,在他愛慕的御息所(天皇妃子)前痛哭一場,而由這段感情中釋放昇華了自己,從容圓寂往生,其間人性(humanity)的掙扎,而到自由解脫放下的心路歷程,令人為之動容。

轉小愛為大愛

從《金閣寺》,我也連想到,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品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註七),手法類似三島由紀夫的歷史文學解讀,但是風格迴異,主題是戊戌政變,唯一的女主角是慈禧太后, 

變法失敗後,作者從譚嗣同能逃走而不走,被處決之前的留書「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相對於康有為的他走日本而推論譚嗣同是犧牲自己,以表白變法的不可行,庭的不可救藥,而終於啟發了後來的革命,以免來人步其後塵。 

固然這是一個理想主義知識份子的良知(conscience),作者更以為這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菩薩精神,書裡第七章「迴向」是一段佛法的對話,似乎不是很正確的理解佛教,但其強調大乘佛法精神確是正面的。 

按作者考據,譚嗣同是有深厚佛學背景的人,所以放下自己對改革理念的執取,轉而以死諫以免其他同志的犧牲是其動機,如果作者的解讀屬實,那麼顯然無私的愛(慈悲),是可以超越嚴苛的考驗而成就菩薩行果,可以說在大乘佛法來看,愛是刀的兩背,不是絕對邪惡的,菩薩的「善法欲」甚至可能是取證的要素(註二)。

如前所述:即使達到見法位也仍然是有愛染的習性,何況是在凡夫位的眾生?考驗的出現不足為奇,不論成功失敗,只要菩提心繼續增上,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慈悲、寬容) 

而不用批判那些考驗失敗的人,因為那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真正的修行者不在他們不犯錯誤,而是在考驗失敗,經過一番大死之後的大生,進而浴火重生,吾人類推金剛經的邏輯可知:「佛說考驗者,即非考驗,是為考驗。」個人也深信佛法的光明慈悲是不捨一個眾生的,而終究會轉所有的愛取煩惱為菩提種子。*

註:

 (1)《 成佛之道》pp.238-248 印順法師 正聞

 (2)《 以佛法研究佛法 》pp.369-382 印順法師 正聞

 (3) http://buddhanet.com.tw/tibet/ggab-42.htm

(4) http://www.ucchusma.idv.tw/poem/4.htm

(5)《金閣寺》 三島由紀夫著 沈時雨譯 華成出版

(6) http://skuo.lu.googlepages.com/chih_he_ssu.htm

(7) 《北京法源寺 》李敖 桂冠圖書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425346

 回應文章

wit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多謝解說
2007/04/06 16:46
謝謝你,讓我上了一課,獲益匪淺!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十回向,還不到登地;涅槃是終點,不是一半
2007/03/31 15:20

列舉其三如下:

(1) 次第問題:

書中(pp130 中間)說: 「主張 "已成" 菩薩道的人,還得回向人間...」

即 <成就菩薩道> => 再<回向>

其實是相反: <回向> => <成就菩薩道>

i.e., (華嚴也好 般若也好 [註一]) 菩薩道次第是

十信=>三十位(  十住 十行 十迴向) =>十地=>等覺/圓覺=>佛(涅槃)=>"荘嚴國土"

(初地相當於解脫道初果;七地菩薩相當於解脫道阿羅漢)

成就十回向在十地之前,還不到登地菩薩,所以仍是「有學」

並非「已成就菩薩道」之後!

(2) 涅槃是終點,不是一半

書中(pp130 左半邊)說:「...涅槃...只走一半...必須再迴向」

即<涅槃>=><迴向>

這也與經中不合,牽強了一點,應是「荘嚴國土」之誤,但就不支持作者捨身之說了

其實捨身不必在成道之後(這樣反而是小乘了!)

(3)誤解吃素是戒律

書中(pp131)說:「老僧...何惜如來一戒...」故事感人,但是

吃素是中國佛教的慈悲「傳統」;但五戒,八戒,十善業並無吃素一「戒」

換句話說,吃素不是佛教重點(雖然我自己吃素多年;也贊成吃素),身心五蘊外求法是為外道。

(4)...

書中(pp131)說

[註一] 成佛之道 pp 399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0/yinshun10-16.html


wit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迴向
2007/03/29 03:58

您提到李敖書中對“迴向”的理解似不正確,能稍微解釋一下嗎?

我看《華嚴經‧迴向品》似乎有他說的含義在啊?例如:“愍念眾生,心無變易。”

還是您覺得他的講法太激烈呢?因為迴向品確實沒有用到“捨身”這個字眼?

多謝指教!


我樂苦多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意
2007/01/17 07:55

愛取可以是障礙,同時也可以是修行上,面對自己不熟悉的弱點進行提升的機會

ps.你的文可得用心的咀嚼才行,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