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07 02:14:54瀏覽2650|回應2|推薦5 | ||||||||||||||||||||||||||||||||||||||
欲界心與色界心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讀書心得 (一) 綱要 (1) 阿毗達摩論藏是佛教心理學(2) 五蘊之色、心、與心所(3) 三界的 89或 120心(4) 欲界因果─欲界心與其果報心(5) 色界因果─色界心與其果報心 (1) 阿毗達摩論藏是佛教心理學本文為研讀《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 的摘要與心得分享;菩提比丘原英譯本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2] 包含了阿耨樓陀尊者所著的《阿毗達摩概要》(Abhidhammatthasavgaha)的巴利原文、英譯及助讀說明。在所有的上座部佛教國家裡,《阿毗達摩概要》是修學《阿毗達摩論》之主要入門書。《阿毗達摩概要》有九章。它以列舉心、心所、色與涅槃 (consciousness, mental factors, matter, and Nibbana) 四種究竟法為始。首六章涵蓋了對這四種究竟法的詳細解釋。第七章是「類別之概要」,以種種方式把相關的究竟法分門別類。第八章是「緣之概要」,分析諸名法(心法)與色法之間互相牽連的關係,最後一章是「業處之概要」,它詳細解釋《清淨道論》裡的一切業處,也簡要地述及修習止觀兩種禪法的進展層次。 第一章是「心之概要」,詮釋與分別了八十九(或一百二十一)種心。這一章先依三界分析諸心,然後再依品德的素質作第二層的分析。我讀完第一章有兩個心得,覺得與行者日常用功的心理狀態有關,在此提出分享:(A) 關於欲界心生起的因果與學習正見、持戒的關係,和 (B) 認識色界五禪心以幫助禪修時如何有效的對治欲界五蓋。 (2) 五蘊之色、心、與心所 在經教裡,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為五種究竟法,即:色、受、想、行、識五蘊。於《阿毗達摩》論教,諸究竟法則歸納為四種類別。
首三種──心、心所與色──包含了一切有為法(因緣和合而成之法)。經教裡的五蘊相等於這三種究竟法。識蘊(vibbana)在此列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於代表基於其相應心所而得以分門別類的諸「識」。在論教方面,五蘊的中間三蘊(受、想、行)則被列入心所(cetasika)之內;心所與識同生(俱生),執行種種不同的作用。在《阿毗達摩論》所列出的五十二心所當中:受蘊與想蘊各是一種心所;行蘊(sankharakkhandha)則再分為五十種心所。而色蘊則當然是相等於《阿毗達摩論》裡的二十八「色」。 除了這三種有為究竟法之外,還有第四種究竟法,屬於無為的究竟法(不是由於因緣和合而成之法)。這不包括在五蘊之內的究竟法即是涅槃(Nibbana):脫離諸有為法之苦,而達至最終解脫之法。 (3) 三界的八十九或一百廿一心第一章「心之概要」裡,心法有四種:一、欲界心;二、色界心;三、無色界心;四、出世間(三界)心。出世間心是証果解脫的過程與狀態,根據佛陀的教導,無色界心深度禪定並非解脫的必須,以大多數初學者而言,正見、持戒、止禪,觀禪的用功修行心理狀態應該主要是在欲界、與色界為主,所以本文以下以討論一、欲界心;二、色界心為主,以下是[1,2]第一章第三節八十九或一百廿一心「心法」的總表列 (89 = 54+15+12+8):
論中以四鑑別法 一、 相(lakkhana), 二、 作用(rasa,亦作味),任務(kicca)或成就(sampatti); 三、 現起(paccu-patthana),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的方式; 四、 近因(padatthana) 以描述「心」為 一、 特相─「識知」目標(vijanana)。 二、 作用─作為諸心所的前導者(pubbangama),因為它領導心所。 三、 現起─禪修者的體驗裡為一相續不斷的過程(sandhana)。 四、 近因─名色(namarupa,精神與物質),因為心不能毫不依靠心所(受、想、思等)與色法地單獨生起。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