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時間與等待
2007/06/08 03:15:43瀏覽2113|回應6|推薦48

 

Time is

too slow for those who wait,
too swift for those who fear,
too long for those who grieve,
too short for those who rejoice,

but for those who love, time is eternity.     

                                                                             ─ Henry Van Dyke

關於時間與等待

旅途目的地以外

最近翻出一些剛來美國讀書時的舊照片,一時往事浮現,那時,來去都是匆匆,不像現在比較有時間可以佇足沉思 ,三十歲那一年的我,還是很天真的,台灣頭到台灣尾,參加過山地服務隊,鄉村城市多少都走過,但從未出國旅遊什麼的,生平第一次出國,就是跑去芝加哥讀書,甚至在上飛機之前,Chicago 或是大學所在的那個小鎮  Evanston,對我而言,也都還只是一個陌生的地理名詞而已。

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當時心想如果等到計劃周詳,錢存夠,大概遙遙無期,成不了行了,所以只帶了工作兩年的存款、東拼西湊的第一年學費,就打包準備出發了,現在想來,似乎也不全然是衝動,除了對未來的浪漫幻想以外,會再做一個三十歲的老學生,似乎也有一種宿命的冥冥安排、一個自己曾經選擇過的生命功課;譬如,我的GRE/TOFEL 成績平平,卻剛好過博士班入學的最低標 (隔年就調高了),以及後來剛好銜接上的第二年的助教獎學金等等。

初來乍到的興奮,很快的就被現實的生活與課業問題所包圍壓迫,忙碌不堪。三年後的某一天在實驗室,看到隔桌,同一指導老師的老研究生,十年都還沒畢業,我突然有一種恐慌: 想道,會不會我研究裡的假設是有問題的,也許我的數學證明也有問題,更也許最後實作出來的結果,根本不會比發表過的更好…白費了時間…等等。雖然其實後來如期畢業,但口試委員的恭賀,和拿到那一紙學位,卻並不令我特別興奮;而那段等待的煎熬,才是我真正感激,能認識接納自己心理的脆弱,得到生命裡,精神成長最多的意外禮物:

原來,在我們習慣的三維或四維「線性思考」裡,起點與終點的時空距離,以及與它們帶來的焦慮共處,就是我們看到自己精神的極限性,與獲得無意義對抗的經驗的機會,這種了解與經驗,我以為,是一個平凡人類可以超越外在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性,找到內在最後,身心平靜安止的重要依據。

時空的相對性

讀書期間,除了上述的長期精神層次表象意義的焦慮與等待,有另一個實際的問題,也曾讓我覺得身心上很折騰:台北芝加哥的旅程連四小時在成田機場等候轉機,共需22個小時以上,所以每年暑假回一趟家就像打一場仗一樣,事後疲憊不堪;很多人可能跟我當時一樣;在飛機上最初三小時,還能忍著不看手錶,到後來,萬一電影不好看,幾乎是每十分鐘,就會看一次錶,還覺得時間慢的可怕。

我後來實驗應用一些禪修「身念處」的技巧:例如注意呼吸進出鼻端的感覺,放慢動作等等,把注意力拉回自己的身上的感覺,用「心念處」跳出來觀看那份注意時間的快慢,長途旅行的焦慮等待的是什麼,心理穩定下來,慢慢的這樣的等待就不太困擾我了。

剛工作以後頭幾年,每年總固定有幾個商展conference洛杉磯聖地牙哥,我們公司要參加,距矽谷約一小時多飛機航程,開車則約六到八小時,九一一那一陣機場安檢費時,有一兩個同事不太願意坐飛機,所以有一回我們就開車下去,一路上聊天吃飯,完全不感到時間很長或是去工作的壓力,不知不覺的就到了,也不覺得疲勞,回想起來,那還是工作以後比較有趣的部分。

觀察這樣心理經驗、感受時間的旅途過程,同樣的旅程,我們的「心理狀態」會決定「過程」的體驗。同樣,也常見於人生旅途的追求過程,在裡面,什麼是多餘的呢 ? 我們到的了也罷,到不了也罷,早到晚到,一切都看因緣的湊合,自己的努力是因緣,別人的賞識是因緣,大環境的天時地利是因緣,在成王敗寇的「不公平」裡,自有它的「公平」性,「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的心無得失,理所當然的做了君子;而小人怨天尤人,憂憂慮慮的,是冤枉的做了小人,精神內耗又疲倦。不論到不到得了目的地,就理論而言,憂慮的多餘,以智者而言,是無庸置疑的,反而,靜下來欣賞沿路的好(或不好的)風景,與隨行人物,往往覺得不知不覺就到達目的地。

憂慮的解脫需要心理經驗

開始上班以後也曾有過下面的經驗:已經找到下一個工作,要離職前,發現看internet 等下班的日子還真是漫長,反而,轉個念,再試著全心全意的參與工作,想著怎麼為同事把事做好 going extra miles for others,時間就突然變的不夠用,一下就到了下班時間。這樣的經驗,後來,總是讓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可能性,即使不太有希望有光明的到來,學會關心過程本身超過關心目的地時,也似乎可以超越等待的焦慮。易經裡也有「無成有終」的觀察,凡事心安理得於盡力的當下,即使「無成」也可以是「有終」的善了。

「時間」不是那一格一格刻在錶上的刻度,而只是時空的相對推移現象;如果我們固執的以我們的固有成見來感覺一個小時,那我們的思考也就被自己的時間概念限制住,而無法想像「無量」的可能性;我們做義工幫助別人,或是在辦公室工作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時候,就這麼有意無意的算著一個小時,兩個小時,超越時間的「數量化」的心理障礙,我們才可能不覺得疲勞,對生命有熱誠、感到無限無量的可能性。一如近代西方精神導師Krishnamurti  (1895-1986) 說:「有了洞悉力的熱情,促使你不停的動,不停的給,就像洶湧的河水淹沒了堤岸一般。」

經驗身心狀態從量變到質變

[1] ,我列舉過龍樹《中論》裡闡示藉由窮舉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三者的人為假想切割線是不存在的,而推論時間本體也是不存在的;說明「時間」、「空間」本體性空,而只是相對緣起的暫相,也是《般若》系統一貫的論証內容[2]

這種了解有什麼意義呢? 為什麼佛陀要一再透過它來傳達身心解脫的方法論呢? 這可能是建立「冰淇淋很好吃」的信心;我以為,單純的了解真理,就像看著一杯好吃的冰淇淋而已,只有親口嚐到它的味道,觸覺與心理經驗合一,我們才能相信不疑。

愛因斯坦曾以火爐與美女的比喻,來說明時間長短的相對性(在火爐邊一小時遠比坐在美女邊上長的多);正是說明「心理經驗」與「解脫時間等待憂慮」的關係。瞭解時間長短的相對性,目的地的遠近,才不至困惑我們使得巨大「量化」的時空「等待」成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能專心體驗記住曾在美女邊上有過的美好「心理經驗」,當不得不與火爐相處時,當下也能注意到雖然心本體是空,但是心確有慣性主導性可以「去量化」感到同樣一如在美女邊的自在時,那就是「無量」無限「心能轉境」的身心狀態,我想,這樣的人應該才是一個真正自由不在任何限制內的「真(性情)人」。謹以本文獻給那些曾在我焦慮等待時,在我旁邊的人們;在共處的同一幅圖裡[3],或有言或無言的使我看到焦慮等待的暫態不實性。

就在我發覺以前,我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Before I knew it, I already got there...)

[1] 可以再用心一點看生命嗎 ?

[2] 法空的數學證明

[3] 都在一幅大圖畫裡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1011637

 回應文章

chen alex
2021/08/14 23:04
很開心 你穿這件黑長大衣拍照好看 這是你赴美時 我去東區頂好買給你的送行禮物 並不是很值錢 但也要1/3月薪資 很想念你 大哥(a0932320566@gmail.com)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何必急
2008/04/19 02:31
一向深信﹐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一直覺得生命像坐火車旅行﹐ 遲早會到﹐ 途中點
點滴滴﹐下了車便如過眼煙雲﹐何必在乎?何必急? 還是好好欣賞沿路的風景吧﹗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8-04-19 11:01 回覆:

等待結果或終點時 快樂也是一天 愁眉不展也是一天

不管結果如何 中間真要快樂一天 就賺一天 !

十多年前怕不能畢業 無顏見江東父老

的焦慮感 依然是記憶猶新 那時沒有心情

把中西部看個夠  想來真是大損失 ...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每年暑假回一趟家,好幸福!
2007/07/15 07:44
Reed 只帶了2000元保證金,不知天高地厚地來到美利堅唸暑期班!
秋季開學,幸運拿到研究助學金,還可免學費。
次年春季為婚姻自由鬧家庭革命,咬緊牙關將2000元保證金寄還雙親大人!
想家,只能在夢中....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Empty Traveler (emptytraveler) 於 2007-07-17 13:08 回覆:

RA 很好 應不用幹不相干的活

我只輪到 TA  助教一星期兩天要代課Lab 解習題 改作業等等

不過總是解決了巨額學費問題 省出一張機票 :)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2007/06/09 02:23

To: Wit

是的,"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所以我想必要的「恐慌」能刺激我們的生存潛能,

腎上激素增強反應等

不過根據氣脈理論,太刺激就傷腎氣

年輕還行 恢復的快 過 25 歲

就該修身養性 喜怒中節 保養一點 :)

To: 梅花居士

"seeing pot is never boil" 真是經驗智慧的諺語

其實我們真的可以透過練習 與 pot 打成一片

手忙心不忙 就只是觀察 能量就不致內耗


「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漸漸消失。」 ─與神對話

梅花居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對論
2007/06/08 15:20
seeing pot is never boil,你注意時間,時間的腳步就越走越慢。

wit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喜歡恐慌
2007/06/08 10:20

喜歡那一段:對自己研究假設、數學證明的懷疑與恐慌。

於是,關鍵變成:繼續懷疑與恐慌或是再一次詳加檢驗自己的假設與推理過程。

許多人停留在前者,我喜歡進行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