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恐懼 是生命的限制與走向救贖的開始
2007/05/04 04:47:52瀏覽2133|回應4|推薦44

引用文章有時自以為是'愛' 卻可能剛好是一種'害

恐懼 是生命的限制與走向救贖的開始

恐懼是什麼?

記得年輕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被老師處罰也甘之如飴,但那個年代,當兵倒似乎是會讓年輕男孩子們有點擔心的未來: 生活中斷,失去個人自由,與朋友分離,甚至常聽到的演習意外等等 第一次在生命中,我有一種等待的恐懼,我的運氣也真的「很好」;那一年大學畢業全班十五個預官(三十二期),兩個抽到海軍陸戰隊,我是其中一個(該說是「第二好的」,後來知道另一個同學抽到空降特戰旅;退伍前要跳七次傘 ),不知現況如何,當時的陸戰隊是採用美軍的教典,所以訓練標準要求比一般野戰師高,奇怪的是,軍旅生活身心的壓力比之前「想像」的大的多,行軍訓練,荒郊野外,墳墓邊都睡過;也曾在師、團對抗演習中見到意外死亡和經歷一些奇遇,但是卻沒有太多恐懼,事實上,一年十個月給了我這一生從未有過的寶貴成長「經驗」:從菜鳥到老兵,從老兵帶新兵,都是我不能輕易忘懷的血汗歲月。我才了解為什麼麥克阿瑟將軍說的:「如果能高價賣出我的記憶,我不願意,但叫我再經驗一次,我也絕不願意。」

死亡如此接近

隨著年紀增長,恐懼的事情,當然越來越多,最大的恐懼,應該是死亡了,特別是參加葬禮,漸漸比婚禮多的多了,一般人很少去想過死亡的問題,或者覺得自己還年輕,還健康,或者不敢想,過去聽說在大陸,年紀大的人們都安排好待辦事項,自己挑選棺材,晚上有時候也睡在裡面,習慣一下,過世時,就照事先計劃進行。我小時候也看過鄉下地方,過世者的長輩墳墓就在四合院的邊上,或剛入殮的棺材就在大廳,小孩們就在邊上遊玩作息,似乎也很自在,在農業社會、年老到生命結束似乎不是那麼困難接受的。現代文明,生活進步了,似乎死亡只有在醫院,出了陰暗的病房,陽光下就沒有死亡了。

最近剛看完一部在舊金山首映的電影 Two Weeks,這是關於生命末期、臨終關懷主題的電影,這個主題當然不會和其他好萊塢電影一樣賣座,老牌演員莎莉菲爾德主演一位在家中進入安寧療養的癌末患者,電影很寫實幽默的描述了一個典型美國家庭,是如何度過這樣一個過程,化解情緒上的衝突,到最後的沒有遺憾。

讀罷「有時自以為是'' 卻可能剛好是一種''」,也很有感觸: 其實所謂「生命末期」(End of Life)病患(即醫生確定沒有可能治癒,並正式告知家屬或病患本身)在醫院裡,文中的故事或狀況其實都很常見,並不誇張;只是沒有事先了解,恐懼避而不談,當然就沒有應變計劃,沒有了解,也就談不上選項,不管是什麼導尿管、腹管,管子插入、拔岀都很痛的,若事前無法律有效文件,根據醫療倫理,醫生是一定再插回去的,誰會尊重不能言語(甚至昏迷)的病人意願、尊嚴、生命品質呢?

死亡話題一直是中國人親子、家庭、社會的忌諱話題,欠缺宣導教育,但就像將要進大學、就業、婚禮一樣,可以事先意願清楚時,從容準備事前指示(Advance Health Care Directive)選擇不插管,不做心肺急救(對癌末很沒有必要的電擊,又很messy 的過程...)(1)

符號與經驗

據說,古代印度多出聖人,因為路邊隨處都有死屍曝野(有錢人才付得起火葬),朝聖者(沙門)行者遇到了,就很恭敬的一邊坐下觀想無常、不淨(像醫學院學生一樣),提醒自己,每一個身體,最後也是終將如此;不是悲觀,而是中性理性的智慧觀察此不可避免的自然律或苦勝諦。(...「此法常住, 法住法界」... )

根據心理學家的理論:我們的記憶是無限的,但是,是經壓縮、簡化的「符號」原型系統,以簡化思考過程,容格的分析心理學就是藉由解構符號(例如夢境)以進行心理復健,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因為這些符號其實也可能是我們的成見,影響我們的情緒,認知,與判斷,而常常見樹不見林的,視而不見身邊第一手的生命「經驗」;或許這是為什麼,佛陀總是在原始聖典中,不厭其煩的提醒我們要「如實知」,就這一點而言,佛陀可能是最偉大的心理復健師之一。譬如,「死亡」如果是一個符號,那我們對它的反應,很可能想像多過真實,也不一定是正確的處理。然而經驗的獲得必需(自願或被迫的選擇)面對。

可以選擇接納與恐懼共存

緣起相對論,或「中道」(2)是一種捨棄相對抗的兩端: 「我」(主體、能),與「恐懼」(客體,所),選擇直觀當下第一手緣起事實經驗的生活與哲學態度,所以能安住於「… 無卦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而不是牽絆於昨日的懊悔與未來的想像恐懼「符號」裡。靜靜的觀察,或許我們可以與恐懼的符號共存,乃至有一天經驗到它的消失(能所雙亡、主體與客體的人為心理界限消失),就像電影 A Beautiful Mind 一樣,看清楚了,生命就沒有了恐懼。而沒有恐懼的生命將是蘊藏了無限的可能性。

 [1] 在加州,美華關懷就是從事這一方面的華人社區的演講教育

http://www.caccc-usa.org/

台灣好像也有類似法律文件宣導,但可能需要時間慢慢接受,西方主流社會行之有年(根據統計,在美華人terminal disease過世有插管的為其他族裔數目的七倍...)

[2] 龍樹 中論偈頌: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由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937389

 回應文章

梅花居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恐懼
2007/06/08 15:05
恐懼無所不在,大部份來自心識與外界粒子的相應,一般人要去除恐懼,難矣!

淡淡幾筆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生命無解
2007/05/23 12:41

因為沒有標準答案而產生恐懼

自古以來, 尤其是儒家思想均諱言談論死亡

其實, 適當的教導確實有必要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靜觀的對象 靜觀後會消失
2007/05/22 03:05

o 以方法論而言 是的

也沒有必要與其對抗 "希望"其消失

o 但以"究竟"而言 它終究會消失 因為悟者已不以為意

(這個我還沒經驗 ... 印證中  )

其實"所"是不易(不會) 消失的

因為"能" (自我)已太習慣主控性

但正是借力使力的大方便 所以您的看法是對的 :

(1) "見山是山 見水是水" 階段

一般不太用功的人是只被"所"拉著做慣性的反應

而沒有"能"主體的自省

(i.e., 演戲太久以致忘了自己在演戲)

因為"所"不易消失 所以退而求其次 技術上

(2) "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 階段

先練習同時看到兩者只是"相對存在"

(i.e.,龍樹 "中論" 稱為 "作者" 與 "作" 有好幾段邏輯 演繹其只是"相對存在")

然後才有機會 "習慣"(i.e., re-program one's mind set) 以第三者客觀觀察

不迎不拒 "所" 的存在 與其共存

按方法論階段而言 中觀或唯識 都以為最後如同「鑽木出火 火出俱滅」(安止涅槃)

但過程中一定要有起「觀」的對象 即此地的"所"

若不聞不問 形同枯木草石 雖可以成就"定"力 但不足以成「彗」學以解脫

(i.e., seeing the true nature of reality)

(但起碼的"知止而後能定 定而後能學" 少少定力是需要的 不然感官力量太強 什麼都看不到的  )

六祖壇經下面一段對話 正是說"所"(恐懼)存在(與其共存)對彗學學習的重要:

『... 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師以柱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對曰:「亦痛,亦不痛。」

師曰:「吾亦見,亦不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

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

汝若不痛,同其木石;

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

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

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 』


「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漸漸消失。」 ─與神對話

wit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請問
2007/05/20 04:47

我-->能;恐懼(死亡)-->所

何解?

從符號學來看,似乎我、恐懼、死亡,都具有能指和所指的兩重性。

所以,以中道來理解,既要雙遮也要雙照,恐懼該存在又該不存在,該去除又該不去除。所以,恐懼是必要的,但不能太過。

這樣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