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千江有水千江月
2006/08/30 12:01:24瀏覽1662|回應7|推薦33

千江有水千江月

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的老中,必然常感到中西文化對生命看法的矛盾性,甚至是衝突性:西方文化裡充滿著對生命熱誠參與的向外的積極性,譬如電影Serendipity中描述古希臘人在喪禮中對逝者唯一的蓋棺論定就是問道: “Did he have passion ? ” 。

宗教學者Joseph Campbell Power of Myth談到即使知道了生命的真象是這樣的痛苦,我們是這樣的常常被傷害、被拒絕、被遺棄,我們還是要不帶個人恩怨的參與,行其所當行,不孤息壞人,不讓好人寂寞,而不迎不拒世間的美麗與醜陋(就是不落兩邊的「中道」啦…),正是「獨留情義落江湖,留得清白在人間」高度的生命熱誠。

而在東方文化裡,佛陀和孔孟則充滿了對生命向內自省的智慧,譬如說對個人貪嗔的去除,「趨向涅槃寂靜,向於(苦的)滅」或是「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的正念,這兩者角色、態度(也是兩邊?)的選擇成為我們在往真理朝聖路途中的重要課題。

而在真實生活裡對周遭的觀察常看到的一般現象則是,「英雄到老都學佛」;往往都在人生失意下坡的時候(譬如有一天突然發現你四十歲了,而還不是很確定生命的真實在那裡?或是有沒有這個真實?),才由向外轉而向內的自省,而有「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提升,但似乎還是沒有走出生命的悲情,或是Self-pity。特別是萬一在此刻接受更多挫折的時後(Murphys Law: If you are feeling good, dont worry, you will get over it.), 可能「又是老一套」簡直連佛法都忘了。
 

記得剛學佛不久,聽說學佛有三個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凡夫執著的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知道一些緣起法了)再到「見山還是山,見水又是水」(大做夢中佛事的菩薩境界)。經過一些時日的思考(勉強算是正思惟吧…),自己終於在實際生活裡失去至親摯愛和滿足順境的時空矛盾裡體會到一些親切的中道(法性、空性)統一性與積極性,

突然覺悟到「熱誠參與的過程就是目的本身」、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才能不取兩邊而看到自己跨入第三種境界的可能性。學習佛法已有一段時日,但是仔細觀察自己,發現越是認同佛法緣起性空的道理,自己越是變得不快樂,因為感覺到世間人事物質的脆弱反復性,厭世幾乎成了必然的結論,

很努力的花了一段時間察看真實的自己,想找出為什麼在瞭解了這生命最終的真實後,自己卻失去了對生命參與的熱誠,記下一些心得於此,希望有助於任何有類似心境,不放棄正念,不以書上的答案為答案的同學共勉;不用抱怨佛菩薩怎麼不在我們需要的時後出現,當場解決我們的問題,佛菩薩們的智慧就像清涼的月亮一樣,只要提得起,它就在你心中映現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ptytraveler&aid=424175

 回應文章

def
2013/10/10 11:10

暱稱不容易
2013/09/21 06:26

暱稱不容易
2013/09/19 14:43

平安書苑《Godnews》果願.溥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受善知識鏡花藍亭推薦前來參訪
2007/12/28 20:22

聽說學佛有三個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凡夫執著的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知道一些緣起法了)再到「見山還是山,見水又是水」(大做夢中佛事的菩薩境界)。

【末學愚見】

上述三個境界,重點是在提醒:誰在見?那個能見的、能分明的是誰?

然後進一步,才能從「觀照緣起」,

了解:諸法聚散的因緣。

當然:「如如不動,不住於相。」

那「本來無一物」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就能「不被境染,不受繫縛。」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仁者愛人
2007/02/16 06:36
路過來此, 拜訪一下, 人生的哲學很不容易, 邊活邊學吧!
有一個不忍的心就是慈愛吧 ... 還在學! 還在學!
新年快樂喔1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信心的一躍
2006/12/08 02:43
所以我之覺悟到「熱誠參與的過程就是目的本身」
其實就是所謂
信心的一躍” (leap of faith) 所以有個人選擇的問題(作意) 

記得我們怎麼學會騎腳踏車嗎 ? 如果我們很保護自己 什麼也不會發生 大乘佛教的精神就這樣夢中佛事裡從解決別人的問題裡 理解到自己的問題 其實不是那麼不得了 ...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容易
2006/12/02 09:38

要跳脫原本的思緒做到

學佛三個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凡夫執著的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知道一些緣起法了)再到「見山還是山,見水又是水」(大做夢中佛事的菩薩境界)。

不容易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