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看生命
感恩節的前一天早上,我照常快速的開過幾個從家裡出來
熟悉的彎道,心裡正掛著,儘快上 Highway,今天想早點
到公司,早點回家,不知道 I-680 開始塞了沒,9點了,
應該不會了吧? 有時候連上 Mission 的ramp 都得等很久,
唉,三個孩子嘻笑的跑到馬路中間撿球,只好慢下來,
一大早,他們的家長呢 ? 突然,思緒,被眼前路旁夾道,
紅黃相間的樹海美景停住‧‧‧我每天早晨打這兒經過,
盯著馬路趕路,卻從未有意識的抬起頭過,現在,我隱約
記得日前,它們曾經一片火紅過,但是何時開始變黃的呢?
‧‧‧我就這樣停在路中間,有好一會兒,定格於這一個畫
面‧‧‧這種融入圖畫的驚艷、物我兩忘、平靜的感覺,
在這一天若隱若現,long weekend 的期盼似乎也變的不是
那麼重要了。
「下一站,天國!」
最近有機會再看了一遍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2004年
導演的電 影 ”After Life”; 中文譯為[下一站,天國] (4),
藉此分享一些觀 後感。 不論一個人是「有神論」,
「無神論」,「無佛(解脫)論」,相不相信死後的生命輪迴,
且讓我們暫時駐足回顧,向我們自己發問;如果覺得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太大,那麼「到目前
為止,那一段記憶是最難忘懷的呢?」如何?
是枝裕和以電影提出這樣的問題,除非,我們完全不覺得
有必要付與生命意義:生命過程就像單細胞的阿米巴原蟲
一樣,只是消耗,否則,如果我們能不帶批判的再一次檢視
過去,這樣的問題本身,以及我們找尋答案當中,都可能對
生命的過程有新的視野和角度,甚至在尋找過程中,我們可
能會發現,比找到答案更重要的啟發。
在電影開始,在灰濛神秘的晨霧裡,甫過世的人們一一來
到一個生命剛結束的「中繼站」報到,這裡有許多似乎也
有自己困擾的「輔導員」,輔導員會正式告知新報到的人
們,他們的生命已經結束,他們的「天堂」將會是他們個人
選擇的唯一的一個特別記憶,於是,每一個人展開了各自的
回顧:
多數人輕易的就確定那一個特別的記憶;或是上初中
時,坐在電車前排,清風拂面的記憶、或是小時候,爸爸
背著的感覺、或是與情人初會的甜美記憶‧‧‧等。
但是也有人遲遲不能確定,甚至懷疑,他到底有沒有專心
活過,因為當他回顧生命時,大部分時候,他沒有太在意
過身邊究竟發生過什麼。最戲劇化的,應該是男主角自己
最後發現,在苦思不著自己最珍貴的記憶時,發現自己卻
曾是別人難忘記憶的一部份;而這份真相揭露的當下成了
他最珍貴的記憶‧‧‧
那麼,什麼是記憶呢 ? 究竟,又,
什麼是快樂的記憶 ? 什麼是痛苦的記憶呢 ?
它們究竟是真是假 ? 如果是假 ,為什麼常常是那麼
刻骨銘心 ? 如果是真,此刻,為什麼旁人沒有一樣的經驗 ?
這些都值得一個探尋真理的朝聖者,或是一個深觀
「緣起法」究竟解脫的行者,在時間、空間關係上
去思索的。
三時不可得,繫縛不可得
我們「過去」種種的記憶畫面,是由於種種的因與緣升起,
已發生過的,而「如今」那種種的因緣,可能早已消失;
美麗的,醜陋的,該說而忘了說的感激,該表達忘了表達
的愛;不該造成,而造成的傷害,身、口、意也都種下
「未來」新的因緣,它們不代表個體我,但是個體我的
經驗,也離不開它們,留存的,其實是對它們的慣性
反應,而我們生命接下來的種種判斷,意志決行,
也都與它們有關。
它們現為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相 糾扯不清;
可以是我們的午夜夢魅、與欲愛貪著;從另一角度來看,
也可以是解脫無明,重新看待我們重複失望經驗的著力點;
只有在主觀意識的自覺下,了解時間是相對的定義,
在打破線性時間、空間思考裡,我們慣性產生三者的
假想界線,才能直覺產生對生命的熱情與「堪能性」:
記憶也不會是負擔,反而要在當下,真誠無私的去愛,
愛過不後悔,「無所為」、「無所不為」,
也都不再會是我們的心理負擔。
《中論》在論證繫縛本不可得時(1)(2),就是用三時的
窮舉證法,關於 三時(Three times)的窮舉證法,
乃是指在時間上分為過去、現在、 未來的窮舉,
亦即一般人對時間的分別,總不出這三種情況。
《中論》的解脫觀是即性空而解脫的,不是承認先有繫縳
存在,再從 繫縛中解脫出來,也就是說:本無繫縛,
何來解脫﹖因此,只要論證 繫縛本即是空,當下即是解脫。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 春到枝頭已十分
理性上,我們可以如是以「文字般若」的邏輯來瞭解
相對論、緣起 與解脫,但是直覺解脫的「實相般若」卻是
需要「觀照般若」長時 潛修,以累積動能;從不安苦惱的
此岸,到相對平靜苦滅的彼岸的 過程本身,依然是不違
「三重因緣」:
1.果從因生。2.事待理成。3.有依空立。 (3)
所以當春天與梅花一旦出現時,Are you ready ?
當然,在那之前, 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從容了解記憶,
和它帶給我們的啟發。
是枝裕和的另一部作品 Moboroshi 「幻之光」(5)也是
探討記憶的不真 實,和它如何可以突然從陰暗的角落裡,
讓你措手不及,Hollywood 也有幾部以記憶為主題的
電影 Final Cut (7), Click(8) 等可以一看。
11/22/2006 於 Fremont
參考資料
(1)《中論》〈十 六.7、8〉:
「若可縛先縛,則應縛可縛;而先實無縛,餘如去來答。
縛者無有解,不縛亦無解;縛時有解者,縛解則一時。」(大正30,21a~b)
頌文中 之「餘如去來答」係指〈觀去來品〉第1頌:
「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大正30,3c)
該頌文係從已去、未去、去時等三時觀 察都沒有去,由此而論
證運動之實體不可得。〈縛解品〉說「餘如去來答」,就是仿
照〈去來品〉的三時觀,以論證繫縛之不可得。也就是說:
已縛無有縛,未縛亦 無縛,離已縛未縛,縛時亦無縛。
而且,由於實無三時繫縛,所以三時解脫亦不可得,
所以頌文說:已縛無有解,未縛無有解,縛時亦無解。
要之,無縛無解,都是 用三時的窮舉證法論證而得的結論。
(2) 《中論》解脫思想之論證邏輯 ,劉嘉誠 ,
pp1. 第八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1997)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NX012/mag96915.htm
(3) 《佛法概論》印順法師〈第十章第二節〉
(4) “After Life” 參考影評(Movie Reviews)
中文:
http://blog.yam.com/cathia/archives/1043852.html
English:
http://www.amazon.com/After-Life-Arata/dp/B00004U1F9/sr=1-1/qid=1163266732/ref=pd_bbs_sr_1/104-6957013-3643960?ie=UTF8&s=dvd
(5) “Moboroshi” 參考影評(Movie Reviews)
中文:
http://home.pchome.com.tw/club/dada203/light.htm
English:
http://www.amazon.com/Maborosi-Makiko-Esumi/dp/B00004WIE5/sr=1-2/qid=1163266732/ref=pd_bbs_2/104-6957013-3643960?ie=UTF8&s=dvd
(6)“No Body Knows” 參考影評(Movie Reviews)
中文:
http://www.oui-blog.com/zha/archives/002643.html
English:
http://www.amazon.com/Nobody-Knows-Hirokazu-Koreeda/dp/B000A5044C/sr=1-3/qid=1163266732/ref=pd_bbs_3/104-6957013-3643960?ie=UTF8&s=dvd
(7) “Click” 參考影評 (Movie Reviews)
MPAA Rating:
PG-13 for language, crude and sex related humor and some drug references.
http://movies.yahoo.com/movie/1808715902/info
(8) “Final Cut” 參考影評 (Movie Reviews)
MPAA Rating:
PG-13 for mature thematic material, some violence, sexuality, and language.
http://www.amazon.com/Final-Cut-Robin-Williams/dp/B00079HZOS/sr=1-1/qid=1164241403/ref=pd_bbs_sr_1/104-8544514-0811933?ie=UTF8&s=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