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6 11:00:16瀏覽1388|回應0|推薦0 | |
許陽明:「前日軍台北衛戍醫院北投分院」------一棟見證日俄戰爭與北投溫泉發展的市定古蹟 這兩年由於致力於北投溫泉鄉的重建,與推動「北投生活環境博物園區」的工作,便有計畫的陳請保存有關北投溫泉開發的系列古蹟,所以平時便對北投的老舊建築特別地注意。1997年初有一天,從北投新民國中前的中心街,也是「國軍八一八醫院」(今年七月一日起改為「國軍北投醫院」)後門的僻靜小路經過,突然發現有一棟大型的木構平房,這很明顯是舊軍營營房建築,也是類似過去台灣中小學尚未全面改建前,日治時期留下來的那種木構學校建築。 看到這棟建築,腦海中不禁浮起日治時期的北投地圖,我直覺地感到在這僻靜小路上,讓我驚豔的這棟美麗建築,可能即是日治時期「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的建築。回去後,經過一陣子詳細比對老地圖,再多方探訪北投耆老與該地隔鄰的眷村人士,終於確定該棟建築不但是前日本「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碩果僅存的一棟建築,其實也是該院最原始的正門。難怪該建築的入口石階會極為氣派,整體環境也散發著一股歷史悠久的氛圍。 日治初期當時的日本台灣守備軍醫部長從二等功三級藤田嗣章,因久駐在台北,而看中北投溫泉場,於是建設了「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自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六月一日開工,該工程的承包商為鐵田米吉氏,當時的工作人員每日約六百人,同年八月即完工。在北投創建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的平田源吾氏,即曾在其著作的「北投溫泉誌」中敘述,聽說該建設的費用為十萬日圓。 明治二十八年十二月四日藤田軍醫監,即與樺山總督同行視察北投,當時因日人領台初期,兵舍衛生上不能完備,所以看上北投溫泉的藤田極力主張在北投購買陸軍用地,以作為病患療養之需,這即是「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建設的由來。 最初木村軍醫、酒井軍醫、渡邊軍醫分別以一、二年期間擔任過北投分院的院長。但是自明治三十五年起,可能因為各軍營的設備日佳,已沒有分院存在的必要,所以改派二個中隊擔任守備,至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守備隊也撤除,遂一度成為空屋。但是當年為日本世紀大事的日俄(露)戰爭之年,在遼東半島作戰的傷兵又大量送到氣候溫和,又有溫泉的北投療養,當年又發現地熱谷與北投溪中存有放射性物質,從地熱谷流出的「鐳溫泉--青磺」,因此被認為非常具有療效的溫泉,遂更進一步帶動北投的發展,北投溫泉也因此一醫院的復甦,傷兵來來去去而間接地被介紹出去,於是聲名日益遠播,成為遠近馳名的溫泉鄉。 因此之故,平田源吾於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所出版的「北投溫泉誌」中,遂推崇藤田總醫監為「北投溫泉場的先登開拓者」。所以日本「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對北投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說「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是日俄戰爭,與北投溫泉發展的見證。 「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歷經演變,成為今日的「國軍北投醫院」,今日之地址是北投新民路六十號。如依當時的北投地圖看,今日北投逸仙國小、新民國中校地,應都是當年「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的院址,而國軍八一八醫院內現門扁上掛著「向陽學苑」的建築,正是其中三大棟院舍中,碩果僅存的一棟。當年的「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早就轉變成為「國軍八一八醫院」,今年七月一日起又改名為「國軍北投醫院」,一直是治療軍中精神病患的總醫院,整個院區已是現代化的建築設備,唯獨「向陽學苑」與其周邊庭院,尚未改建,才能留下見證當年歷史的因緣際會。其一度曾充當庫房,也一度充當過托兒所,現在則是煙癮復健、會議、心理治療、尿液檢驗的部門。 「向陽學苑」可說是日治時期「內地移植型」的代表性建築,所謂的「內地移植型」,其中的「內地」即指「日本」,亦是說該棟建築是日治初期由日本移植過來的日式建築,從今日來看,該類型的建築,在台灣已經是拆除殆盡了。而且該建築的大門上亦鑲著台灣式的陶製花磚,顯示該建築類型移植來台灣的適應,其珍貴可想而知。所以「向陽學苑」雖然年歲已久,處處可看出腐朽的痕跡,內部空間也已歷經變革,不過就建築整體而言,美觀氣派,其所附屬的庭院,百年樹木高大森立,處處發出令人思古之幽情。 北投溫泉鄉作為一個生活環境博物園區(ECO-MUSEUM),應該完整展現北投各式與各時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以展現北投豐富的溫泉文化面貌,「向陽學苑」正是一棟可以見證北投溫泉發展的重要歷史性的代表建築。今年初筆者詳附資料,連同其他多件建築向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提出古蹟陳請,五月二十八日蒙民政局安排學者專家現場會勘,會勘的學者專家一致推崇該建築,與其周邊森立樹木的珍貴與希罕性,七月二十三日民政局舉行古蹟審查會,通過「國軍八一八醫院」院內的「向陽學苑」為台北直轄市定古蹟,並薦請定名為「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八月十八日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確定為台北市直轄市定古蹟,這棟見證北投溫泉鄉發展歷史的建築,終獲確定保存,距離發現該建築並展開保存搶救,約歷時一年半,北投區也在這一年餘的時間內,增添十件以上的古蹟,台北市政府的效率之快,與保存古蹟文化的誠意,實在令人感到快意與欣慰。
|
|
( 心情隨筆|其他 ) |